第二辑 集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4&rec=74&run=13

民生油坊 1949年3月,淄川县城区(后改称第一区)人民政府投资4000元(北
海币) ,对停产近12年的永聚油坊进行整修,购骡子3头,设民生油坊。村人张树
春任经理, 杨於祥任副经理,黄衍禹任会计,张嘉礼任营业员。是年8月,遭马树
子土匪抢劫后关闭。
泉龙砖厂 1963年4月,第二生产队在窑洼园建砖厂一处,占地8亩。有圆窑1只,
草房3间,职工13人 。采用人工和泥倒坯,传统圆窑烧成工艺生产青砖。烧成工由
专职窑匠担任,负责观察火候、调控窑温、闭火饮窑等工序,连续烧3~4昼夜,方
可闭火出窑。 为间歇式生产方式。
1965年改为大队管理,辟地20亩,建圆窑2只,草房4间。采用定额管理、多劳
多得的计酬方法, 激发工人劳动热情,由每工日完成标准定额300块砖坯,提高到
600~800块,最高者达到1200块。
1979年,大队建筑队为砖厂承建30米烟囱和地下转窑,制作锤式粉碎机、搅龙
式压砖机和往复式切砖机,采用循环式烧成工艺生产机制红砖。后由大队筹资购买
280型双辊压砖机,产品产量质量大有提高。1982年,实行承包经营,有工人30人,
年产粘土砖200万块。上交利润由1966年的3250元增加到3万元。杨仲信、张志华、
黄庆春、张道华、朱顺昌、张建国先后担任砖厂负责人。
1983年,因粘土资源枯竭,将砖厂转让东关大队。

泉龙砖厂部分年份收入情况表
┌─────┬───────┬─────┬───────┐
│ 年 份 │ 收入 (元) │ 年 份 │ 收入(元) │
├─────┼───────┼─────┼───────┤
│ 1966 │ 3205 │ 1972 │ 19970 │
├─────┼───────┼─────┼───────┤
│ 1967 │ 6538 │ 1973 │ 8071 │
├─────┼───────┼─────┼───────┤
│ 1968 │ 4484 │ 1975 │ 474 │
├─────┼───────┼─────┼───────┤
│ 1969 │ 4484 │ 1978 │ 10000 │
├─────┼───────┼─────┼───────┤
│ 1971 │ 13724 │ 1982 │ 30000 │
└─────┴───────┴─────┴───────┘

泉龙粉坊 设于村北原关帝庙内。 1964年10月由泉龙大队第一生产队创办。聘
三里沟大队冯衍宏任技术指导,在农闲季节组织生产。原料来自本队生产的鲜地瓜
和绿豆。采用人工切片、驴拉石磨制取淀粉,再经吊包、制坨、人工打芡、手工下
粉、场院晾晒等传统工艺生产粉皮、粉丝、生粉。产品可以按一定比例兑换瓜干、
玉米等原料,亦可用现金购买。副产品粉渣作为养猪饲料。
1969年收归大队管理,遂派员赴青岛学习机械制作粉条、粉皮技术。1970年自
力更生仿制两台锤式粉碎机,实现半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有较大提
高。原料由区调拨,常年为蔬菜公司加工粉条、粉皮等,为定点加工单位之一。时
有简易厂房7间, 职工12人, 年产淀粉制品9000公斤。 负责人黄衍龙。1971年和
1972年, 年收入分别为3347元和3926元。1978年停产。
泉龙描图组 1968年大队成立描图组, 地点设在黄家大北屋。购置描图、晒图
设备和工具, 聘请技术指导老师,选拔本村有一定文化知识的6名青年当学徒,边
教边学边生产。备有C630、C620车床和B665牛头刨床等标准机械图纸,承接淄博地
区有关单位机械蓝图的绘制工作,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972年收入4540元。张文
志、田淑滨先后任负责人。1973年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
泉龙塑料袋加工组 1976年淄城公社工业办公室在泉龙包队, 帮助大队创办塑
料袋加工组, 遂购热合机2台。初期由工办提供塑料薄膜,后期由大队自购。主要
加工各类食品、副食品袋或其他包装用袋。无生产计划和固定用户,生产时断时续。
生产工人5人,负责人张志广。1982年停产。
山东淄川泉龙化工厂 位于雁阳路16号。1982年秋,大队聘请技术员1人和工人
4人, 在大队院内南屋生产鞋油。因销路不畅,于1983年2月停产。
1983年3月,在淄博化工站扶持下,于雁阳路建淄博市淄川泉龙化工厂,占地6
亩,建简易厂房,采用风选式粉碎、三级沉淀工艺,生产精制脱酸硫磺粉,年产量
1000吨,主要为化工站加工。
1990年,采用淄博石油化工厂技术,研制生产聚丙烯酰胺,广泛用于钻井采油、
选矿絮凝、净水造纸,产品销往全国。
1992年,采用固定床催化水合生产丙烯酰胺单体,完善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时为淄川区第一套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是年7月28日,经淄川区经委批准,更名
为山东淄川泉龙化工厂。
1996年,采用北京化纤学院技术,研制开发甲叉基聚丙烯酰胺,供中原、胜利
油田作压裂液用。
1998年,收购淄博化工厂破产后的土地、厂房和T304生产设备,采用原技术生
产油品添加剂。翌年投资80万元购置冷冻机、干燥器,采用冷冻结晶、甩干脱水、
蒸气干燥等工艺生产丙烯酰胺晶体,具备了生产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系列的生产
能力。至2001年,主要生产精制脱酸硫磺粉,丙烯酰胺系列,非离子型、阴离子型
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和油品添加剂。
自建厂以来,化工厂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采用输送技术骨干到北京化工
学院、淄博师专学习和聘请专家授课指导及通过科技创新等方式,培养造就了自己
的技术队伍, 拥有大专生2人,中专生6人,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人,初级专业
职称6人。
化工厂本着发展是出路,安全是保障,质量是生命,管理出效益的思路一步一
个脚印稳步发展。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的研制开发,填补了省内空白,列入省科技开
发计划、省星火计划。先后获发明专利3项,科技成果进步奖2次,国际发明博览会
银奖1次。 1997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为中型二档乡镇企业。1998年5
月20日通过国际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是省、市工商局命名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市技术监督局命名的计量先进单位、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
2001年末,在册职工52人,其中属泉龙村籍30人,占58%。

泉龙化工厂厂长副厂长任职情况表
┌────┬──────┬──────────┐
│ 职 务│ 姓 名 │ 任 职 起 止 年 月 │
├────┼──────┼──────────┤
│ │ 张道华 │ 1983.3~1986.4 │
│ ├──────┼──────────┤
│ │ 黄衍兴 │ 1986.4~1996.3 │
│ 厂 长 ├──────┼──────────┤
│ │ 张建国 │ 1996.3~2001.9 │
│ ├──────┼──────────┤
│ │ 田 鹏 │ 2001.9~ │
├────┼──────┼──────────┤
│ │ 田淑永 │ 1983.4~1992.9 │
│ ├──────┼──────────┤
│ │ 崔光远 │ 1987~1992 │
│ ├──────┼──────────┤
│ │ 田 鹏 │ 1989.3~2001.9 │
│ ├──────┼──────────┤
│ │ 张继山 │ 1992.5~1996.10 │
│ 副厂长 ├──────┼──────────┤
│ │ 黄长峰 │ 1992.9~1996.10 │
│ ├──────┼──────────┤
│ │ 朱兆义 │ 1996.3~ │
│ ├──────┼──────────┤
│ │ 张建国 │ 2001.9~ │
│ ├──────┼──────────┤
│ │ 黄中长 │ 2001.9~ │
└────┴──────┴──────────┘

泉龙化工厂部分年份经营情况表 单位: 万元
┌────┬────┬─────┬─────┬────┬───────┐
│ 年 份│ 产 值│ 销售收入│ 利 税 │固定资产│ 年末职工人数│
├────┼────┼─────┼─────┼────┼───────┤
│ 1984 │ 50 │ 50 │ 6 │ 5 │ 8 │
├────┼────┼─────┼─────┼────┼───────┤
│ 1988 │ 185 │ 180 │ 32 │ 40 │ 20 │
├────┼────┼─────┼─────┼────┼───────┤
│ 1992 │ 100 │ 90 │ -5 │ 40 │ 20 │
├────┼────┼─────┼─────┼────┼───────┤
│ 1996 │ 320 │ 315 │ 28 │ 215 │ 36 │
├────┼────┼─────┼─────┼────┼───────┤
│ 2001 │ 580 │ 565 │ 55 │ 360 │ 52 │
└────┴────┴─────┴─────┴────┴───────┘

泉龙预制厂 创建于1983年3月,位于雁阳路南侧,占地12亩。投资20万元购置
水泥搅拌机、张拉机、调直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和楼板、檩条模具等。
1985年实现产值14万元,利税2万元;1988年产值25万元,利税2万元。效益最好的
1995年,实现产值49万元,利税16万元。时拥有职工50人。厂长韩福承。1996年停
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