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消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4&rec=118&run=13

泉龙人保持着勤劳节俭、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持家理财习惯。从建国前到70
年代, 消费的重点是吃饭问题, 其他次之。 1959年8月,泉龙村对1949、1951和
1955年村民消费情况作了调查。以中农为例,三个年份人均购买力分别为11元、12
元和15元,是人均收入的33.3%、37.5%和 30.2%。80年代后期始,村民收入增长较
快,对饮食以外的衣着、住房、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及社会
交往消费比重有较大增加。生活需求已由低标准的吃穿消费,逐步发展到较高标准、
较为丰富的多元化消费。2001年,生活消费占总收入的75.5%。
饮食 建国前, 因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多,村民年年岁岁不得温饱。正常年
景,一日三餐,以玉米、高粱等粗粮制作的煎饼为主食,伴以稀饭、米粥、米汤等。
遇雨天柴湿,便蒸窝窝头代替煎饼。细粮(小麦加工的面粉)多为过年、过节或待
客用。其制成品有水饺、蒸包、面条、油饼、馒头、花卷、单饼等。大豆列为副食,
用来做豆腐、小豆腐或生豆芽做菜吃。蔬菜以萝卜、白菜等粗菜为主,很少动荤。
有半数以上农户常年干粮伴咸菜度日。逢旱、涝、虫等灾荒之年,则用野菜、树叶
加少量粮食,制作菜团充饥。建国后,村民开始走摆脱贫困、互助合作、公社化道
路。但步履曲折维艰。到70年代,仅能解决温饱问题。1964~1977年,村民年平均
吃粮165.5公斤,略低于淄城公社17个生产大队人均吃粮水平。大队自产粮食不足,
吃国家供应粮79万公斤,年均5643公斤。口粮中细粮比例由40%增加到70%。蔬菜数
量增多,但品种较少,四季不均。新年、春节、中秋节,大队集体杀猪,分配到户。
家有职工或市民户口的,还可凭票到食品公司肉食店割肉。糕点凭粮票到国营商店
或供销社购买。淄城供销社城张门市部为让群众中秋节吃上月饼,还连续数年实行
以粮(玉米)代票的办法,按户定量供应月饼。春节前购冻鲜鱼,需到国营商店或
供销社排队挨号才能买到。 这一时期,村民饮食消费,占收入的70%以上。80~90
年代,泉龙村在搞好农业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特别是个体
民营企业。经济收入增长较快,村民的“菜篮子”日渐丰富。饮食结构由“吃粗”、
“吃饱”向“吃细”、“吃好”讲营养发展。除传统的馒头、面条、油条、稀饭外,
大米饭、水饺、蒸包、油饼、火烧、牛奶、面包、蛋糕、牛羊猪肉及其制品、鸡、
鱼、蛋等食品已成为家常便饭。各类火锅、北京烤鸭、时令海鲜和地方名吃等餐馆
多有人光顾。还偶尔品尝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包、三明治、比萨饼等“洋”快餐。
饮水已不局限于自来水,诸多居民购买饮水机,饮用桶装矿泉水、纯净水和高氧水。
一年四季可吃上苹果、梨、桃、葡萄等北方水果。过去鲜为人见的龙眼、荔枝、菠
萝、柑桔、芒果、柚子、香蕉等南方水果和果汁亦可随处买到。90年代后期,村民
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和品位,调整改善饮食结构,出现了粗粮价格高于细粮的倒置现
象。一直视为粗粮的煎饼,尽管价格高于馒头的一倍,但爱吃的人却不计较花钱多
少; 小米、 大米及绿豆、红小豆、豇豆等小杂粮成为村民饮食不可缺少的部分。
2001年饮食消费占总消费的33.5%。衣着 建国前,就多数村民而言,因家境贫寒,
对衣着只求有穿,无甚奢望。衣服自集市购粗布缝制。寒来暑往,冬棉夏单,春秋
两季无衣更换。布色花纹单调,款式多年不变。以新衣为例,成年男性,棉衣布料
一般为上青下蓝, 里子是白色或其 他颜色的旧布。单衣上身多为白色,下身青蓝
都有,短裤还有白色的。无论青蓝,上衣多做成对襟样式。老年人中有穿左襟棉大
袄的。成年女性,下身与男性基本相同,上身间有花布,且为左大襟样式。儿童衣
着,随父母爱好而异。男孩衣服用布与成人无异,女孩多穿带花的。裤,上缝背褡,
下边开裆,穿起来方便。贫户人家一件衣服要穿几年,甚至十几年。“新三年,旧
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常年下地劳作或推车谋生的
老农,夏天不穿褂子,脊背被太阳晒黑。有90%以上的农户,衣服破了舍不得扔掉,
或以大改小,给孩子穿,或打成袼褙,做鞋子用。鞋袜和帽子也因年龄性别不同而
有差异。 成年男子,一般穿铲鞋、拉尖鞋和“没脸”鞋 。前两种鞋,帮底坚固,
耐磨耐穿; 后一种鞋较为轻便。 还有冬季穿的棉耳靴、毡靴等。袜子有用布做的
“笨袜子”和机织粗线袜,多在冬季穿。帽子有帽垫、毡帽、三大扇(可护头盖耳),
满头撸(掩面盖脖只露两眼)等。帽垫为春秋戴,其余都是冬季戴。成年女子穿花
鞋、尖足鞋,冬穿棉耳鞋,多数人常年穿袜子,粗细线不等。老年女性冬戴“老婆
帽” 。婴幼儿多穿猫头鞋 、猪耳朵鞋和线袜,戴虎头帽。富裕人家的衣服多为机
织平纹布制做,时称“洋布”,并备夹衣夹袄,四季有别,随时更换。有的穿戴十
分讲究,男子头戴礼帽,足穿皮底鞋,身着长袍马褂。妇女多穿锦镶边小袄及旗袍
等。婴幼儿冬着花哔叽或绸缎做的斗篷。从款式到质量,贫富悬殊很大。建国后衣
着变化明显。不仅用料由土织粗布改为机织细布,而且在款式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
印记。20世纪50年代,男子多穿中山服、青年服、学生服;女子多穿中式大襟上衣
和列宁服。苏联大花布一度被人们喜爱。手工做一九蓝褂亦成为中年妇女衣着中一
个亮点。不论男女,冬季开始增穿短棉大衣、大衣及衬衣、秋衣、秋裤、绒衣、绒
裤等内衣。春秋季穿球鞋和五眼鞋,雨天穿水鞋。60年代,增加了遮沿帽、解放帽、
皮鞋和塑料凉鞋 。冬季男戴长围巾,女戴方围巾。有50%左右的青年妇女,出坡或
在场间劳动,以围巾包头,防尘护发。“文化大革命”前,女子盛穿连衣裙。“文
化大革命”期间,青少年喜穿草绿色军装和解放鞋。其他人穿着依旧。不论男女老
幼都喜欢穿尼龙袜、 锦纶丝袜。至7 0年代末,村民做衣服用过的布料主要有青、
蓝、灰、白色平纹、斜纹、卡其、华达呢、国呢、小帆布、灯芯绒、平绒、凡尔丁、
毛哔叽;花色哔叽、平纹、斜纹;草绿色平纹、斜纹、卡其、华达呢、凡尔丁;烟
色灯芯绒、凡尔丁及各色人造棉、的确良等。80年代到21世纪初,由于经济条件好
转,人们的穿戴逐渐被西服、革履、毛呢所代替,真丝、仿真丝面料已进入寻常百
姓之家。四季时装,款式新颖,紧步时代潮流。80年代,时兴穿呢料大衣、外套。
冬季一般内有棉衣,外罩大衣或风雪衣。青年男女穿鞋讲究款式、档次、品牌,多
穿皮鞋 、旅游鞋等,中老年人多穿舒适的圆口布鞋、紧口布鞋、皮鞋 、保健鞋等。
90年代,女性裙装达到盛期。未婚女子多穿短裙、超短裙、迷尔裙,有的颜色鲜艳,
有的浅淡素雅;中青年妇女多穿长裙、连衣裙。除春夏秋三季穿裙装外,冬季也有
穿裙者。裙装已成为女子不可缺少的服装。大凡着裙者,多穿丝织长袜、高筒袜或
连裤袜。青年男女多穿西服,系领带及档次不一的皮衣、茄克衫、休闲服、牛仔服
等。老年人的衣着跟不上年青人的步伐,但各种款式的服装在年长者人群中随处可
见。尤其女性长者中穿红着绿,大花上衣是建国后未曾有过的。儿童服装花样繁多,
但仍有人喜欢用传统的虎头帽、 猫头鞋 、猪耳朵鞋来装扮孩子,斗蓬已被各式各
样的外套所取代。 2001年,衣着消费占总消费的9.1%。居住 20世纪40~60年代,
多数村民住在坯墙草顶、黄泥加麦穰抹墙、小木棂窗、实心木门的房子里,空间较
小,光线较暗,有的几代人同住一屋。70年代,建房纳入大队集体规划,统一标准,
统一施工,住房状况有所改善。旧时住房不搞装修,年久失修,墙皮斑驳,外墙靠
小修小补,若出现向外张斜,则垒一“壮汉”支撑,内墙一年或数年用现粉现兑的
石灰水浆刷一次,且多在春节前或男子结婚前进行。还有的将报纸、画报、年画等
贴于墙上,以图干净好看。1991年始实行旧村改造,村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有显
著改善。 至2001年,全村223户住进新居民楼,户均93平方米。多为三室一厅,设
前后阳台, 铝合金或塑钢窗,光线充足。90%以上的户作了装修,内墙刮瓷或刷乳
胶漆,门窗口用装饰材料包镶,地面铺地砖或木竹地板。尚住平房的村民,多数对
原住房进行扩建、改造、装修,住房面积扩大,质量、结构和外观都为之一新。不
论住楼房还是平房, 室内陈设都不同以往。有80%以上的户都添置了沙发、茶几、
组合式大床、 柜橱,装有日光灯、吊灯或吸顶灯。有30%的户安装了空调。有的在
客厅、书房悬挂油画、字画等文化品位较高的装饰品。大漆方桌、锁地抽斗、圆葵
椅、挑山几、罗汉床、成套箱柜等旧式木制家具,在青年中已无人使用。2001年,
住房消费占总消费的23.8%。交通通信 建国初,村民走亲访友,赶集上店或办事多
为步行。如出远门,需到三里沟火车站(今淄川站)搭车。60年代,购买“国防”、
“金鹿”、“永久”、“飞鸽”牌自行车的人渐多,一作代步工具,二可载人载货。
1964年10月, 淄博1路公共汽车淄川停车站的设立为村民外出提供了方便。70年代
自行车基本普及。80年代后期,购买摩托车的户大增,至90年代,有的一户数辆。
1996年后,少数家庭出于生产或经营业务需要,购买轿车、面包车、客货车、出租
车。村民出行除自备交通工具外,搭乘公交车、出租车、火车都非常方便。有的还
乘坐飞机经商、旅游、探亲。90年代,各种通信工具发展迅猛。先是有线通信程控
电话进入各个家庭,继而寻呼机、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接踵而至。1998年以来,功
能齐全、款式新颖、小巧玲珑的彩屏手机赢得各个群体特别是中青年人的青睐,且
成为一种时尚,随时随地进行通信联系,给村民生产、经营、生活、社交、出行提
供了便捷条件。 2001年,用于交通、通信方面消费占总消费的7.2%。家庭用品 50
~70年代,村民收入低,居住条件差,在吃饱饭的前提下,俭省节约、因陋就简,
适当添置少量价廉和急需用品。80年代以来,在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观
念也在逐步转变,添置家庭用品的势头和档次逐年增高,消费比重随之增加。一是
影视用品。先是淘汰黑白电视机和小屏幕彩色电视机,更换大屏幕、高清、纯平电
视机, 有的户已购置43吋背投彩电。诸如影视柜、VCD、DVD等音响、影像器材 亦
不鲜见。二是空气调节设备。经历了由小台扇、落地扇、吊扇到空气调节器的发展
过程,消费由几十元到几千元或近万元。三是厨房用品。告别了煤炉柴灶铁锅,使
用液化石油汽炉灶、吸排油烟机、压力锅、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及电冰箱、组
合橱柜等厨房用具。四是卫生洁具。除购房已配套的卫生洁具外,大多数村民安装
太阳能或电热淋浴器、浴缸或整体浴室,配以浴霸、暖风机等保温设施。各户均购
置洗衣机,容量大小不一,波轮、滚筒式均有。2001年,村民用于家庭用品消费占
总消费的6.4%。医疗保险 建国前,农村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加之农民收入低,
人们生病常用土方、验方,要么“拖”下去或“扛”过去,如染大病也因无钱早治,
往往失去救治 机会, 故医疗消费相对较少。50~70年代,国家重视农村防疫和医
疗网点建设。1970年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资金来源由大队公益金中按每人每年
3元提取,社员每人每年从年终分配中坐扣1.5元。社员治病药费,视病情和数额报
销全部或部分。1971年,试行公社大队两级合作医疗,泉龙大队筹集合作医疗经费
50%拨给淄城公社卫生院代管, 享受合作医疗的社员,因病转公社卫生院治疗或住
院, 可报销70%左右费用。1981年,大队卫生室实行乡村医生个人承包,大队提供
房屋、设备,其余由承包者自负。村民就近看病,费用比大医院低。1985年合作医
疗停办,村民看病全部自费。随着村民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
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珍惜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已形成共识。2001年,医疗保健费
用占总消费的7%。文化教育 建国前,村民子女上学者较少,更无力接受高等教育,
教育消费甚微。50~80年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民子女有了接受初级教育的
机会,但教育消费不超过年收入的5%。90年代,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和校舍扩建改造,
各类大学扩大招生,村民除接受小学、初中教育外,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机会显著增
加,用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逐年上升,家长不仅要满足子女的就学费用,还要根
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购置电脑、复读机、体育器材、文化用品。只要子女能
考入大学,家长会竭尽全力筹集资金供上学用。2001年,用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
占总消费的9.2%。 其他 主要包括燃料费、水电费、卫生费、物业管理费、设施维
护费、有线电视接收费、馈赠亲友及社交习俗、礼仪等支出,多为90年代才出现的
消费项目,且有逐年增加之势。2001年其他消费占总消费的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