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小学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4&rec=105&run=13

发展概况 1911年(清宣统三年),于村西观音庙内设立初级小学。1916年3月,
学校设一个班, 有男生48人,女生3人,校长王树生。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教师有
赵儒堂、王训之、范洪谋。
1940年(中华民国29年) ,学校在村北关帝庙复课。占地2亩,分东西两院,
东院为学校。 有大教室一处,位于院南,可容纳学生65人。另有北屋3间,供教师
食宿办公用。教师由县教育科安排。报酬每人每月小米60公斤。首任教师牛心铎,
年余由黄庆祥接任。1941年下半年黄庆祥调出学习。自此至1943年,由王贯一、左
书远任教。王、左两位老师任教期间,选派学生张嘉礼、张志忠参加淄川县会考,
获全县第二名,被授予“成绩斐然”匾额。1943年11月,左书远被日军抓捕,王贯
一涉嫌回家躲避,学校被迫停课。
1951年复学,校址在村西观音庙。复学后的第一任教师是本村人牛传秀。先收
一、二年级学生,计30人,在一个教室上课。1952年,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县文
教科安排, 泉龙、城张、北关、小李家庄4处小学合班办学。每校负责教两个班。
北关小学教师沈其奎带领四年级38名学生到泉龙小学, 原泉龙小学二年级不动 ,
由于合班,二年级学生增至36人。教师牛传秀离校进修。新调入的教师有王厥康、
许干臣、 李光远。 年底,沈其奎调出。1956年朱义符、马克林调泉龙小学任教。
1958年并入北关小学。 1960年7月复学,先是在大队队委会前院北屋,设三年
级一个班。翌年,重返观音庙。1964~1977年,除1973年、1974年、1975年、1977
年各设一个高小班,学生分别为24人、25人、30人和33人外,其余年份只设初小班。
1981年7月按照淄城公社统一部署停办。 时有5个班,学生140人,全部并入城张小
学。
1958~1981年7月, 先后在泉龙小学工作的公办教师有朱义符、马克林、徐向
波、肖方盛、刘精忠。由于学生逐年增加,自1961年起,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经大
队批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田淑敏、张志英、孙启凤、韩淑承、房庆太、张
志训、王德香、牛均刚、韩宗岱、韩静、房庆秀、杨立清、张敏等相继到学校任民
办教师,其中转为公办教师的有田淑敏、韩淑承、张志英、王德香、张敏。
1993年9月, 村两委根据广大村民让子女就近上学的迫切要求和村经济实力,
同小赵村、小李家庄就联合办学并在村东新建教学楼问题作出决定,遂办理征用划
拨土地手续。 是年11月9日,淄博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淄川区淄城镇泉龙村使用
土地的批复》。1994年4月破土动工,施工单位系村建筑安装公司。经过6个月的紧
张施工,新建泉龙小学交付使用。校园占地8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8.09平方米,
为三层教学办公楼,并建有相关配套设施。9月份新校开学,有4个班,学生57人。
1995年3月, 淄城镇党委、政府决定撤销由小赵村、小李家庄、淄博水泥厂联办的
工农联合小学, 学生并入泉龙小学。为适应学生增加的需要,村建安公司于5月份
完成了扩建任务, 教学楼由三层增为四层,达到1600平方米。两期工程总投资120
万元。是月31日,区委副书记、区长岳经一莅临祝贺并题写校名。同日泉龙小学隆
重举行四层教学楼落成剪彩仪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国范、区政府副区长张凤
玲、区政协副主席杨恒凤到校祝贺。新建教学楼集办公、教学、实验为一体,配有
10个标准教室。教室内置闭路电视、收录机、放像机、影碟机、投影机。有语音室
和微机室各一处, 分别配有40座语音设备和20台486微机。按二类标准配备操场及
实验室、 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体育器械室等各种功能教室。办公室配有586
多媒体微机和打印机等。 1999年7月,淄城镇及镇中心学校相继撤销,泉龙小学收
归区属,由区教委直接管理。2000年7月,更名为松龄路小学。时全校有5个班,学
生225人, 教职工23人。2001年末,全校有7个班,学生300人,教职工25人。1995
~2001年,先后荣获镇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市级规范化学校、区花园式单位称号,
被选定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影视文化课实验学校。

部分年份泉龙小学基本情况表
┌────┬──────┬──────┬──────┬──────────┐
│ 年 份 │ 班数(个) │ 学生(人) │ 教师(人) │ 其中民办教师(人) │
├────┼──────┼──────┼──────┼──────────┤
│ 1916 │ 1 │ 52 │ 1 │ │
├────┼──────┼──────┼──────┼──────────┤
│ 1940 │ 1 │ 51 │ 1 │ │
├────┼──────┼──────┼──────┼──────────┤
│ 1943 │ 3 │ 60 │ 2 │ │
├────┼──────┼──────┼──────┼──────────┤
│ 1951 │ 2 │ 30 │ 1 │ │
├────┼──────┼──────┼──────┼──────────┤
│ 1952 │ 2 │ 74 │ 2 │ │
├────┼──────┼──────┼──────┼──────────┤
│ 1956 │ 2 │ 70 │ 2 │ │
├────┼──────┼──────┼──────┼──────────┤
│ 1960 │ 1 │ 39 │ 1 │ │
├────┼──────┼──────┼──────┼──────────┤
│ 1964 │ 2 │ 54 │ 2 │ 1 │
├────┼──────┼──────┼──────┼──────────┤
│ 1965 │ 3 │ 78 │ 3 │ 2 │
├────┼──────┼──────┼──────┼──────────┤
│ 1966 │ 3 │ 87 │ 4 │ 3 │
├────┼──────┼──────┼──────┼──────────┤
│ 1967 │ 3 │ 88 │ 3 │ 2 │
├────┼──────┼──────┼──────┼──────────┤
│ 1968 │ 3 │ 91 │ 3 │ 2 │
├────┼──────┼──────┼──────┼──────────┤
│ 1969 │ 3 │ 90 │ 4 │ 3 │
├────┼──────┼──────┼──────┼──────────┤
│ 1970 │ 4 │ 95 │ 5 │ 3 │
├────┼──────┼──────┼──────┼──────────┤
│ 1971 │ 4 │ 97 │ 5 │ 3 │
├────┼──────┼──────┼──────┼──────────┤
│ 1972 │ 4 │ 89 │ 5 │ 3 │
├────┼──────┼──────┼──────┼──────────┤
│ 1973 │ 4 │ 104 │ 5 │ 2 │
├────┼──────┼──────┼──────┼──────────┤
│ 1974 │ 4 │ 99 │ 5 │ 3 │
├────┼──────┼──────┼──────┼──────────┤
│ 1975 │ 4 │ 110 │ 5 │ 3 │
├────┼──────┼──────┼──────┼──────────┤
│ 1976 │ 4 │ 109 │ 5 │ 4 │
├────┼──────┼──────┼──────┼──────────┤
│ 1977 │ 4 │ 104 │ 5 │ 4 │
├────┼──────┼──────┼──────┼──────────┤
│ 1981 │ 5 │ 140 │ 5 │ 4 │
├────┼──────┼──────┼──────┼──────────┤
│ 1994 │ 4 │ 57 │ 12 │ │
├────┼──────┼──────┼──────┼──────────┤
│ 1995 │ 4 │ 57 │ 12 │ │
├────┼──────┼──────┼──────┼──────────┤
│ 1996 │ 5 │ 102 │ 16 │ │
├────┼──────┼──────┼──────┼──────────┤
│ 1997 │ 5 │ 225 │ 18 │ │
├────┼──────┼──────┼──────┼──────────┤
│ 1998 │ 6 │ 240 │ 20 │ │
├────┼──────┼──────┼──────┼──────────┤
│ 1999 │ 5 │ 240 │ 23 │ │
├────┼──────┼──────┼──────┼──────────┤
│ 2000 │ 6 │ 270 │ 24 │ │
├────┼──────┼──────┼──────┼──────────┤
│ 2001 │ 7 │ 300 │ 25 │ │
└────┴──────┴──────┴──────┴──────────┘

课程设置及教学 民国时期设国语、 算术、修身、常识四门课。教学方法为注
入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后提倡启发式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建国后设语文、 算术、 体育、音乐、美术、珠算及习字指导等课。1955年增
设手工劳动课。1958年增设农业知识。教学中推广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采用讲读
法、谈话法、问答法等,贯彻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等教学原则,备课授课,批
改作业,课外辅导均形成制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学《语录》,背诵“老
三篇”,停课闹革命,工作陷入混乱。1976年起教学活动逐步恢复,1979年一切转
入正常。
1995~2001年,学校设教研室,指导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每周一集体备课,
定期组织听课,观摩教学。并由校长带队,到潍坊、济南、青岛三市及市内张店、
高青等区县参观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全校教职工先后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论文
40篇, 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10篇,市级25篇。有1名教师被评为省骨干教师,2名
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7名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
学校管理 民国前期, 学校由本村主管,业务上受县教育局(科)领导。
日伪时期,由村长主管并报区备案。1941~1943年,黄庆恒、牛公杰负责学校
管理工作。

1951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公办教师由区文教科调配,民办教师由村(大队)
推荐,学校归村领导,设负责人主持工作。业务上受北关小学领导并接受行政督导。

1968年, 大队派贫下中农代表管理学校, 业务行政事宜由公社教育组负责。

1977年,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管理体制。
1994年起,泉龙、小赵、小李家庄三村联办,主要负责建校及办公经费等问题,
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重大活动。行政、业务受镇中心学校领导。校长负责学校全面
工作。1999年7月后归区教委领导。

1952~2001年泉龙小学校长(负责人)任职情况表
┌─────┬───────┬──────────┐
│ 姓 名 │ 校长或负责人 │ 任职起止年月 │
├─────┼───────┼──────────┤
│ 沈其奎 │ 负责人 │ 1952~1953.1 │
├─────┼───────┼──────────┤
│ 李光远 │ 负责人 │ 1953.1~1956.7 │
├─────┼───────┼──────────┤
│ 朱义符 │ 负责人 │ 1956.7~1957.12 │
├─────┼───────┼──────────┤
│ 徐向波 │ 负责人 │ 1959~1964.4 │
├─────┼───────┼──────────┤
│ 肖方盛 │ 负责人 │ 1964.4~1977.7 │
├─────┼───────┼──────────┤
│ 刘精忠 │ 负责人 │ 1977.7~1981.7 │
├─────┼───────┼──────────┤
│ 李爱香 │ 校 长 │ 1994.4~1997.1 │
├─────┼───────┼──────────┤
│ 王桂丽 │ 校 长 │ 1997.1~2001.1 │
├─────┼───────┼──────────┤
│ 孙启新 │ 校 长 │ 20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