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制陶工艺及产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3&rec=50&run=13

渭头河陶瓷是以瓮为主,渭头河大瓮闻名遐迩。按其术语称,共有15种缸(瓮)
名。即:脚缸(大一缸)、窑角(大二缸)、无计(大三)、青瓮(大四)、顶头(大五)、
大羌羊(中一甲) 、大羊(中一) 、蓝浅(中二、中三、中四)、二雷包(中五)、小羊
(小一)、大帽(小二)、三雷包(小三)、盆子(小四)、花帽(小五)、脚缸小帽(小六)。

雷包
旧时窑业工种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掌作,二是匠人,三是打烧。掌作主要承
担泥、抬出抬进,收干凉湿等工序;匠人主要承担放坯、接扇、按脖、按沿 (大
缸分4节成型)等工序。打烧主要承担打扇、烧成等工序。掌作头可管理所有工匠指
挥生产中的所有环节。打烧头负责窑前的严格验收事务,并亲自动手检验瓮坯,测
出正次品。凡是正品,则用葛条将瓮沿系住,作为验收合格标记,窑工方可将其入
窑,无标记者不准入窑烧成。
原料及其加工1、 制缸的原料是用青土和黄土,产于当地,青土主骨架,黄土
主粘接,黄土在制陶中比重较大,大瓮、盆、罐、粗碗等均以此作胎。
2、 原料加工:过去一直靠牛拉碾粉碎原料,人工淘泥。沉淀泥料脚踩人,
手捻制泥。现已被轮碾机(电碾)、雷蒙机、球磨机、滤泥机、真空练泥机所代替,
并且实现了原料湿式作业,泥料管道输送的连续化生产。最早的陶釉制作,是将原
料(药土)检选后,置于缸中以水簸法淘洗去掉料中粗粒和杂质,然后再将所得细料
加水反复搅拌,经沉浮后使用(俗称提药)。
制品成型渭头河大瓮的生产工艺,从它的兴起、发展,直至建国初期一直沿用
较原始的生产方式:用手摇轮、手拉坯,分四节成型,干燥靠太阳晒或地炕烘干。
1954年淄川窑厂工人朱文中试制成功大缸三截成型法,比原来四截成型法减少
一道工序提高生产效率20%。 同期,烧成工人司志申创造了干坯装窑快速烧窑的先
进经验。
1955年春,淄川窑厂从徐州清山陶瓷厂请来制缸工人交流经验,改变大缸造型,
加厚缸壁、缸底,保证烧窑过程中缸柱的安全,减少缸柱倒塌事故,提高产品合格
率。
1959年10月,该厂何福山等工人试制成功了制坛机。
1961年,工人高允河等人试制成功了小缸成型机。
1962年至1963年2月, 高允河等人发明制成大缸刀板成型机,为大辐度减轻工
人劳动强度做出贡献。 1965年2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大缸成型机创造发明
三等奖”。
1979年底由邵厚举、张其武、王泽生等人发明创造的大缸滚压成型自动线,通
过技术鉴定1982年7月20日荣获“国家科委创造发明三等奖”。
淄川陶瓷厂先后研制成功小缸成型机、制盆机、中缸成型机、大缸刀板成型机,
从此缸盆生产全部改用机械。
陶瓷烧成烧成是陶瓷生产的关键工序,渭头河陶瓷烧成一直沿用园窑(馒头窑)
又叫直焰窑烧制,50年代将直焰窑(馒头窑)改造成倒焰或半倒焰窑。
1965年, 使用煤烧日用陶瓷隧道窑,使产品烧成周期由12天缩短为1天。70年
代淄博硅酸盐研究所与工厂配合,研制成功间歇式自动烧成梭窑,把烧成周期缩短
到1 0个小时之内。烧成用的燃料,以煤为主,中间曾改制过烧煤气(土煤气) ,隧
道窑曾使用过烧重油。1982年6月,淄川陶瓷厂旧园窑全部淘汰。
产品及装饰渭头河制陶业生产的产品,大致经过了几个过程:
缸类: 自清代中叶至2000年已有200余年历史,产品仍畅销,几经改进,传统
大缸已成名牌产品--龙泉大缸。1963年,淄川陶瓷厂学习宜兴龙缸生产技术,制作
龙缸、虾缸、鱼缸、花缸等新产品,其内施绿釉,外以色泥堆花雕龙。最后罩上一
层黄色透明釉,极其美观。淄博日用陶瓷厂的支柱产品为渭头河大缸(瓮)。
碗类:按釉色和容量大小不同,分为青釉碗、黑釉碗、棕红釉碗三类。有大、
中、小、特大等15种规格。自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孙氏建窑生产碗类开始到清末
民国至建国初期,渭头河碗窑主要生产黑碗和棕红釉碗,60年代初淘汰。
盆类:古已有之,历代相传,为敞口平底盛器,大都施黑釉、棕红釉,其釉有
的只施器内,有的里外皆施。清代品种最多,其产品名称大都沿用传统叫法。主要
有大丹盆、大乌盆、古子盆、沿盆、元奎盆、兰浅盆、套三盆、小碗盆等10余种,
20多个规格。建国后淄陶产量最高。1983年,淄博日用陶瓷厂开始生产。
坛罐类:历史悠久,是一种口小腰大的容器。通常体大、无鼻、口小者曰坛;
体小口大,口边安2个或4个等距离鼻子的叫罐。汉代以前皆不施釉。唐宋时期品种
有所增加,釉色有青釉、黄釉、黑釉、酱色釉,产品几经改进,延续至建国前,坛
类产品计有14种,罐类产品12种。渭头河的产品主要是黑釉、棕红釉、酱色釉。建
国后,在保留某些传统产品的同时,发展了一批新品种。坛类产品有鱼鳞坛 (穿口
坛) 、平口坛、水封坛等。计16个品种规格,罐类有大、二、三罐,油罐等10个品
种,淄博日用陶瓷厂、淄博柳泉陶瓷厂均生产。
瓶类:明清品种最多。主要品种有醋瓶、黄酒瓶、茶瓶等。八、九十年代,淄
博日用陶瓷厂生产过酒瓶。
杂件:是指蒜臼子、凉枕、夜壶、温瓶、挂衣钩、挂衣架、灯碗、灯台等产品。
除挂衣架为70年代新产品外,其它,建国前均有生产,淄博日用陶瓷厂曾生产蒜臼
子。
园林陶瓷:建国前品种少,产量低,多为粗瓷鱼缸、盆、钵等。建国后,亦有
生产,60年代,开始向精细大件发展。1963年,淄陶派人到宜兴学习,生产出第一
代堆雕龙缸。70年代以后,园林陶瓷逐步形成品种系列化,拥有花盆、花缸、花钵、
花架、鱼盆、陶桌、大型陈设瓷、卫生箱等八大类产品70多个花色品种。淄川陶瓷
厂生产的园林陈设陶瓷, 主要有瓶类和大型雕塑品两大类。生产的一号瓶高3米、
直径0.3米,重650公斤,被称为“陶瓷巨人”,国内首创,进入北京中南海和人民
大会堂陈设,从80年代开始,淄博日用瓷厂、淄博柳泉陶瓷厂均产园林陶瓷。
建筑化工陶瓷:自1953年开始生产陶管、耐酸管。1954年,淄川窑厂开始生产
耐酸坛。1958年,生产出硫酸缸、硫酸塔等化工陶瓷。1960年,曾试制成功,并投
产耐酸陶瓷泵,产品内外施釉、釉面呈棕色,所用原料主要有焦宝石、黄土、青土、
药土。 陶管规格有长1米,内径6.8、10、12、14、18寸等6种。80年代后,陶管生
产由原来的手工制作改为机械化生产。淄博柳泉陶瓷厂生产的柳泉牌陶管成为名牌
产品。陶管生产成为渭二村的支柱产品。除陶管外。尚有墙地釉面砖生产。
电瓷: 1984年,镇办陶瓷一厂改产电瓷。1987年5月转给渭二村。淄博柳泉电
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各种规格型号的高、低、压电瓷产品销售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