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古迹名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3&rec=129&run=13

渭头河村地处般河源头,三面青山环绕,自古以来,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又
加制陶业发达,经济文化繁盛,文物古迹、风景名胜颇多。
八大古庙神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工具,在中国无处不在。渭
头河村从宋朝开始到清末,先后建起了八大古庙,分布在村中和周围的山上。这些
古建筑,同时也是珍贵的文物,形成了渭头河一带独特的风景名胜。可惜的是,这
些古庙大都毁于“文化大革命”中,所存无几。
龙王庙建筑群:龙王庙坐落在东西走向的般河北岸上,庙的西边是古代通往淄
川的铺石道,稍南便是般河大桥。龙王庙群始建于1376年(明洪武九年),之后又陆
续建成玉皇阁、炉姑庙,逐渐形成庙群。整个庙群占地3亩,分3个院落。建庙碑碣
已毁,依庙在西边建有学堂。此庙群在50年代改作学校,60年代后期用作生产队办
公室。9 0年代旧村改造,辟为渭二广场。
土地庙七圣庙:土地庙位于村中老大堰道东,两进院落。始建年代失考,庙内
有159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 重修七圣庙碑记,有古柏数株,树龄在400年以上,门
前大堰有一古槐。土地庙娄叶建在村边上,现已处在村中间,故可看出年代之久远。
庙内供奉土地、阎罗等神像。
七圣庙在土地庙北侧,始建年代失考,庙内供奉观音菩萨、二郎神、福神、财
神、关公、关平、周仓7座圣像,故名“七圣庙”,亦称“七圣殿”。是村民祭神、
娱乐的地方。每逢春秋农忙时节,庙前设有短工市,此地亦是村南头的商业中心。
旧村改建时拆毁七圣庙。
志公祠: 座落在苍松翠柏的志公山上, 始建年代无考。志公山原名青龙山,
169 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始建志公老爷祠而改称为志公山。志公为雨神,查史料,
志公应作“宝志或保志”,原籍金城(今兰州西北),俗姓朱(今人皆呼牛志公),南
朝齐时人。齐武帝忿其惑众,下之狱,民竟见于市井,武帝闻,反敬为志公。鲁山
一带关于志公的神话传说为:有放牛娃居山中,夜有儿童来娱玩。久之,主人命以
红线缠腰,次晨随线找去,得人参一大株,牧童煮而食之,化为仙。其狗饮参汤化
为虎,牧童乘虎上天即为牛志公,每年为鲁山下72场浇花雨。渭头河志公山上的志
公老爷传说是一牧牛人从鲁山上背一志公偶像,走到渭头河青龙山上,放下歇歇脚,
但当再想背着走时,却怎么也背不动了,古人虔信以为神不走了,所以建庙奉祀。
过去,每遇大旱,渭头河人则祈祷搬迎志公求雨,仪式似元宵节扮玩。原建庙堂不
大,后在1819年 (清嘉庆廿四年) 又重建,在院的东南角建有两层钟楼,内有高约
1.5米、直径1米、重达500余公斤的铁钟1口。此钟一直放在院内,不知何故未悬起,
后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清道光年间又扩建院墙,东西官厅等,庙内古树
参天。幸而庙内住有本村王氏一家,古建筑得以保存至今。今有善事者,又加以重
修葺。此庙在农历六月十八日、重阳节有两次庙会。1998年渭一、渭二两村联合申
请上报,经淄川区政府批准,定名为龙山古佛寺,现几经善事者修葺成为拥有大小
殿堂16间的佛教寺院,成为渭头河志公祠村的人文景观,供人游览。
真武庙:座落在村西北的小北山上,小北山亦称白虎山。由北向南看则为左青
龙(即志公山),右白虎(即小北山)。真武庙内供奉的是“真武帝君”。建此庙之意
在于镇守村北头,保村民平安。真武帝君左右塑有龟蛇二将,门两旁有桃花姑和周
公端,此二人在神话传说中有一段斗智斗法,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后被真武帝君
收拢为站班。庙内院落不大,院内及外围均植几十株古柏。此庙东临般河,居高临
下,松涛流水相映成趣,是村民休憩纳凉的好地方。此庙毁于十年动乱,庙树荡然
无存,只剩荒山秃岭。
窑神庙:座落在村西,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渭头河窑业陶瓷厂家发展到六、
七家,生意兴隆,兴建窑神庙,南北长30余米,东西宽20余米,占地700余平方米,
分两个院落。南院为庙堂,东西厢房,官厅,碑亭。北院为主持办公用房。庙堂为
七阶台式搂阁重檐斗拱,飞角风铃,雕梁画栋,辉煌壮丽,庙内供奉窑神范蠡,庙
堂门柱有金字楹联:
范金合土,陶铸五行补造化;
食德饮合,俎豆千秋拜免旒。
东西官厅分别有楹联;东官厅为:泉声依树落;云影斜山峰。
西官厅为:流水清且闲;苍松秀而古。大门匾额为:河边遗风。中门门额为:
万古陶宗-(邵英兰题)里门门额为:器不苦窳
院内有古柏两株,树径约0.6米,高约15米以上,树龄在200年左右;西院墙根
下是一常年不断的溪水。岸上绿柳成荫,院内古柏参天,风景如画。每年的正月、
端午节、仲秋节,窑主们均上大供,祭神灵,香火鼎盛。
解放后淄川陶瓷厂拆神像,庙堂改为科室、车间办公室。今遗址尚在,庙不复
存,被渭一德利厂翻建为生产厂房。
范蠡:被制陶行业奉为祖师而受到供奉。范蠡的塑像是位面白清秀,身穿斜袍,
头束发髻,生有白须的长者形象,每年制陶业的工人都要供奉范蠡,以保佑行业兴
旺发达。
范蠡原为越国的大夫,曾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一举灭吴。相传范蠡
早已与西施相爱,越王灭吴后,他便带着西施到宜兴丁山下的台山村隐居,他在那
里教百姓手泥做坯,烧土制陶,以后他又从西施烧火做饭中,得到启示,悟出了烧
制陶器的道理,经多次试验,终于烧制出了缸、盆、瓶、茶壶、砂锅等陶器。范蠡
把这些工艺传给百姓。相传,范蠡首创制陶业,因此被制陶业奉为始祖,称为窑神
而世代供奉。
关帝庙:渭头河先后建有北、南、中三处关帝庙。北边一处座落在龙王庙西南
般河桥南,此庙塑的是“关羽身着战袍坐像”,“夜读春秋”,两旁分立持刀枪的
关平、周仓;庄南一处坐落在“打水道”顶南向西拐弯处,塑有关公坐像,两旁分
立关平和周仓; 村中1处座落在村中间。此三庙皆毁于修公路和“文化大革命”期
间。
山神庙: 为保佑山林繁茂,五谷丰登,人们平安,先民们在距村2公里之遥的
王山脚下,建一山神庙。此庙建在一天然溶岩之上,下有一清泉,曰“水泉”,在
庙北路边,建一官厅院落。山神庙内供奉山神爷,原有修庙碑记已毁,故所建年代
不详。现树无庙毁,唯有水泉尚在,流淌不息。
另一处山神庙在村东南山的野虎脸处,建在通往坡地的大道旁,石拱桌、石庙。
庙前有一合围2米多的古槐, 夏日,枝繁叶茂,遮荫蔽日,是过往行人歇脚的好地
方。
天主教堂:1860年(清咸丰十年)前后,天主教自临淄、临朐传入淄川县大奎、
渭头河两村。民国初年在渭头河村南头由孙兆恕主持建起了天主教堂,有楼房6间,
大教堂6间及部分平房。 50年代,先改作乡政府办公用房,后又改做学校和渭一大
队办公室、卫生室。随旧村改造已拆除。
八大景观渭头河又名峪头河,系般河的源头,据《淄川县志》载,般河在淄川
县城东南9公里。 淄川旧名般阳,以此得名。水流经龙口村涌泉寺前,汇诗泉。据
说,冬则东温西凉,夏则东凉西温,呼为温凉二河。抵淄川城东南窑头村达南门外
入孝妇河。
般河从渭头河村中间穿流而过,源头水源旺盛,喷涌成泉,其著名的东有“羊
沟泉”,在志公山大桥东桥洞下,水清见底,水质甘洌;其西有沙泉,水珠成串似
珍珠,是优质矿泉水,相传淄邑有一县令,曾专门派人从淄川来这里挑水煮茶。
般河两岸松柏常青,杨柳成荫,水中鱼虾成群,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人文
景观也十分丰富,据查核,当时渭头河一带有八大景观。
志公山揽胜:志公山原名青龙山,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始建志公庙而改名
为志公山。此山原为全村的风水宝地,是公共用以避战乱的。1863年(清同治二年),
在此山周围建有古城堡似的石围墙,墙内侧以护墙土筑成巡逻通道,门顶上端筑有
望台,北门依山势而建,顶上有女儿墙,总高约15米。1940年日伪军曾在北门上设
炮楼,远远望去,俨然一座古城堡,易守难攻。北门上嵌有“临般”阴刻文字,高
约40厘米,宽约35厘米,落款为大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 建,门外有100余石台
阶盘旋而上,气势雄伟壮观。门内西南处有水井1眼,深达15米,上口径0.5米,井
底约2米, 此井直插河底,称之为“井中井”,主要是防备古堡被围时取水用。山
上有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始建的志公祠,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重修,绿瓦
红墙,点缀其间,庙内外及山上有众多自明末以来陆续种植的松柏树,树高都在十
四、 五米,树径0.5-1米,树龄都在三、四百年以上,树根蜿蜒盘绕在岩缝、悬崖
上,尤如龙爪,苍松翠柏,古朴幽雅,再加上黄荆、油莉、酸枣树、蒿草等,植被
繁茂,绿茵如画,风景十分优美。顺台阶而下,向西一拐,便是般源桥,此桥始建
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 ,原为低矮的般河霸桥三洞,1944年重新翻建为3孔石台石
拱桥,桥长16.6米,桥高3.8米,桥宽3.65米,孔跨4米,拱厚0.41米,矢高1.6米,
墩台为重力式。桥的西边原为护石拦杆,1945年时被大水冲毁,顺河砌有翼墙。此
桥为般河源头风景之一,桥下便是般河源头。
般河源头,百泉喷涌。由于渭头河地处博山神头-西河(群山)-张店湖田南北大
断层的中部,是奥陶纪石灰岩层和沉积岩层相接处的凹形中间处,岩层走向是东南
高,西北低,倾斜落差大,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地质环境,淄博地理上称之为渭头河
泉群。 在这里处处有泉水喷涌,最大时喷泉水柱上升离地表20-30厘米,形似济南
趵突泉,景色十分壮观。较著名的泉有羊沟泉、沙泉、东园泉、东堰泉、西堰根泉、
半井泉、水泉、悬泉等等。且泉水不分盛水期和枯水季节,常年喷量不变,般河之
源真可算得上是百泉争涌。隆冬时节,泉水温高遇冷气形成雾,般河源头两岸云雾
缭绕,遇树形成冰挂,景色十分壮观。夏日,绿柳成荫,流水潺潺,正如蒲松龄诗
中所说“般河浅碧映沙清,芦荻萧骚雁鹜鸣。细柳常依官路发,夕阳多向乱流明。”
河中水草顺流飘荡,鱼虾成群,鹅鸭鸣叫,潜游觅食。一派生气勃勃,如诗如画。
古人赞赏志公山风景写诗诵曰:“绝崖峥嵘,百泉喷涌。柳飘鸭鸣,鹰击长空。鱼
翔浅底。幽院叠层,密林蝉声,碧潭倒映,临般石径,遍山苍翠,重阳古观,晚箫
晨钟,严寒隆冬,雅胜画屏,银装素裹,诗意更浓。”
志公山风景如画,成为渭头河的一大景观,吸引着四邻八乡的游人,每逢志公
庙会,善男信女,接踵而来,烧香拜佛,踏青玩水,甚是热闹。为保护这一名胜,
美化绿化这一名山,在1863年(清同治二年)就大量植树。今残存有淄川县正堂加十
级勒石护林封禁碑,内容是“保风脉,禁樵牧”的封山告示和村民为封山造林捐款
人名单。
龙湾崖对松山:在志公山下龙湾两岸。这里两岸悬崖峭壁上苍松翠柏对相呼应,
冬夏常青,龙湾瀑布涛声如雷,水花四溅,湾深水青,鱼翔浅底,是村里人们纳凉
垂钓休闲的好去处。有“石棚会”“牛羊会”进出两个月之说。山上及龙湾的古柏,
多数毁于日伪时期。
戏台地二景:戏台地在村西,1819年建窑神庙宇1座,1937年建戏台1座,戏台
为2层亭式建筑, 飞檐斗拱,4角风铃,4根巨大石柱擎着,戏楼内正上方有山东墨
仙王诺书写的大横匾“神听和平” 4个鎏金大字,前边石柱上有清末秀才马文藻撰
写阳刻楹联:
上联是:莫忘神休且看台舞回凤楼歌听月
下联是:不负佳节更教萧吹桂蕊笛落梅花
上方横批是:移风易俗。由当时的般源镇镇长孙福斋书写。后台是拱卷式三间
化妆室。戏台对面广场40米处建一神台,专供祭窑神用。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气势
宏伟,台两边的山上苍松古柏,悬崖峭壁。戏台北左侧山崖,有楷书摩崖石刻“龙
门”二字。龙门崖瀑布飞流直下,云雾缭绕,煞是好看。北边山上,由于沙页岩风
化,形成一酷似凤凰的悬崖台,又名抚琴名,此台高约三、四米,传说古年间有二
位仙女下凡在此抚琴听戏,风景优美堪称一绝。
杨家园风光位于戏台地西300米处, 杨家园有蛤蟆石、溪水、绿菜地、柳飘蝉
鸣,一派田园风光。水溪边有一偌大古冢,相传为一卢姓大坟,有墓碑。毁于“农
业学大寨”时期,曾出土锡盘、蜡台等文物。
龙湾庙景区:在村北头,般河转弯处,早年建有龙湾庙群,分三大院落。西院
有朱壁青瓦的龙王庙,三间正殿为条石,前托厦,青山墙,飞檐翘角,画栋雕梁。
四海龙王正襟危坐,龙子、夜叉分列两旁,两条雕塑巨龙张口喷水,盘绕在两根巨
梁之上,形象逼真,气势森严。农历六月二十四、九月初六为香火日。届时,村中
百姓及四方善男信女,会集于此,焚香祈祷,顶礼膜拜,求风雨调顺,保五谷丰登。
院中有古柏两株。中院是玉皇阁,大门两边有龟趺碑两通。大门与河对岸南崖上的
大酸枣树正对着,人称“黄罗伞”。此酸枣树有大小两株,只开花,不结果,树龄
约在610年左右。 2000年6月为保护大酸枣树,村投资2万多元在树周围砌一方形石
护栏, 护栏长5米, 宽5米,高0.65米,石栏板雕花装饰,朝北的两根石柱上镌刻
“般河黄罗伞,悬泉蟠龙松”楹联,栏内设置一圆形石桌、石墩供人们小憩,为古
老名胜又添新彩。庙内供奉玉皇大帝,雕梁画栋,梁上有两条巨型雕龙盘旋,威武
壮观。北院北屋供奉炉姑,东屋供奉泰山奶奶画,墙壁均彩绘各种神话故事,并有
半朝銮架仪仗,很是威严。与龙湾庙群对过,隔河南岸中间,有一泉池,称为悬泉,
水质甘洌,为村民生活水源。常年流水不断,流水成溪,淌在下边上水石上,像似
蛟龙出水,蜿蜒辗转注入般河。泉池西边,有一蟠龙松,树龄几百年,此树只开花,
数年才结一次籽,堪称一奇。庙前有几人合抱的柳树数株,夏日柳树成荫,河中鱼
虾成群,是儿童戏玩的好地方。
水泉古槐: 水泉在村南1.5公里许南王山脚下。这里群山叠峦,泉水自石缝中
汩汩流淌,古人在此建一小涵洞池以蓄水,并在洞上建一山神庙以保佑人们平安,
五谷丰登。紧挨山泉在北邻建有官厅1座,并有碑记(毁于80年代) 。庙门对过,有
一古槐,人称“唐槐”,树径两人合围不过,年久远,成树洞,枝叶参天,遮荫蔽
日,传说有一大虫(大蛇)穴居其内,头从树洞伸出到水泉汲水。这里又是通往东山
里的必经之路,是宋元时期古平洲(坡地)陶瓷产品运往淄川的石栈道必经地,当年
有一康姓人定在峪口道旁开一店铺,招待过往客商,故称康家店,后称康家峪。在
通往坡地的古道青石板上,有车轮辗过的痕迹。泉水终年不涸,水质清洌甘美,绵
甜爽口,环境幽静,是过往行人和农夫歇脚的佳境。在这里,盛夏,谷底河水清清,
两面山上郁郁葱葱,秋天,还夹有大量红叶,风景煞是好看。
古围墙: 渭头河地区现存古围墙遗址2处,其一是在村东北王山顶北门处,尚
有古围墙约15米, 高约2米,朝北处有门遗址,寨内有房屋根基,相传为古年间有
一草寇占山为王,打劫过路客商的山寨。其二是志公山围墙,此山为渭头河村一名
山,在清咸丰末、同治初年,村民为躲避捻军战乱,由本村绅士孙亭煊倡导修建,
于1863年(清同治二年)完工,高5.6米,厚0.5米,周长1500余米,设有南北两门,
墙上有垛口,距今有130余年。日伪时期,曾在此山建炮楼。
遮断墙:1942-1943年间,日军为防中共领导的八路军袭击,北从洪山一带起,
沿途经大土屋、龙口、台头、圈子、渭头河村东山,一直延伸到西坡地向南一带,
构筑石围墙(又称遮断墙、防共墙)37公里,高约2-3米,厚0.5米,分段设门,全部
抓民夫建成,这是日军侵略淄川的铁证。解放初期,因建设和村民种地大部分被拆
除,现在渭头河村东南的山上,尚有片段遗址。
遮断墙古树: 渭头河村古树颇多, 建国前志公山古柏、松甚多,至建国初到
“文化大革命” 前,尚有的古树是:村北头北崖和小桥口有古槐4棵,相传为明末
栽植,距今有400余年,树径大都在1米多,三、四个人围不过来。北崖东头那株古
槐树,1947年流血斗争时,国民党还乡团杀害村干部李安民,残忍地将其头颅用镢
刨下,用铁丝穿住,挂在这棵古槐上“示众”五、六天,这是历史的见证。可惜的
是, 这些古槐在1965年修路时伐掉了。庄西窑神庙内的两株柏树,树龄均在200年
以上, 树高近15米,树径约0.8米,在60年代末期也被伐掉了。现存活的古树尚有
两棵,其一是原龙王庙对过南崖上的大酸枣树,树龄均在610年左右(经区林业局科
学鉴定) ,树高15米以上,树围1.93米,至今仍枝叶繁茂;其二是村东松树顶上的
松树, 距今约有400年左右,原来枝叶繁茂,这里还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是一大景
点,由于人为破坏,树干尚在,但枝叶甚少,急待保护。

附:淄川区林业局树木鉴定结果龙泉镇渭二村:
经淄川区林业局技术人员现场勘测,对你村申请鉴定的树木作如下鉴定结果:
1、树种:该树属被子植物门,鼠李科,枣属,树种为酸枣树。
2、树体:经测量,树干胸径周长193厘米,直径61.5厘米,树高13.5米。
3、生物特性:酸枣树多为灌木,花两性。而该树已生长为乔木,花只有雌蕊,
无雄蕊,属单性花,在酸枣树中是稀有的。
4、树龄:据树干胸径和生长年轮推测,该树距今已生长610年左右,根据有关
规定,应列为古树进行保护。

淄博市淄川区林业局(章)2000年7月12日

石刻艺术刻石以载事,刻石以记人。石刻既是历代故事、风俗人情,又不乏精
湛的艺术传世之作。石刻,这种最古老传统的石刻文化,在渭头河村源远流长。最
早的摩崖石刻,当属村西戏台地的“龙门崖”,在悬崖上端,镌刻着正楷“龙门”
二字,古朴大方,苍劲有力。
渭头河过去的石刻主要有以下几种:
石牌坊:原建在小桥口以东治门里,系本村刘姓为刘作序之妻而建的节孝坊,
建立时间约清光绪年间。坊高5米余,宽4米多,一个门洞,石基座分列两旁,上边
有石狮一对,左者为雌踏一小狮,俗称:‘太师太保’,象征子嗣昌盛;右者为雄
踏一绣球,是权力和统一寰宇的象征。顶有朝天兽4只,正上方有“心坚松柏”4个
大字,上端正面刻有“圣旨”二字,正楷,庄重大方。前后石花板刻有龙凤及博古
图案。整个造型古朴凝重,全用本山青石砌成。是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妇女束缚毒害
的见证。此牌坊毁于1958年。
北崖石狮:在庄北头北崖河岸上,有石狮两个,一个在古槐下的拐角处,一个
在临河的石堰下部。两狮一上一下,面对般河雄踞,威武传神,造型粗放,起镇水
兽的作用,亦有“镇妖治邪”之功能。这两个石狮一个毁于1965年,而另一个则在
1997年调河道时埋于地下。
碑碣:渭头河村的石碑碣主要存于庙内和路旁(修路碑记)
在原来的龙王庙群内,直冲玉皇阁的庙门内东西两边,矗立着两通龟趺碑。高
约3米方形盘龙碑首, 宽约1米,厚约0.3米,字迹无法辩认;两石龟刻制精细,翘
首相望,长2米余,宽1米多,全用青石雕刻。在龙王庙群处原存有建庙碑多块,60
年代被毁之。
节孝碑原立在通往淄川的庄北头青石路东侧,设有碑楼,系本村司姓为其孝女
所立贞节碑,阴刻正楷大字“节力松筠”,字体浑厚,为民国初年所立。毁于“文
化大革命”前。
原小桥口嵌在墙内的有四通碑。即:
(1)“化龙桥碑记”。于1614年(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立,记载建化龙桥事宜,
由邑庠生王启睿撰文,李三戒书丹。
(2) “重修化龙桥碑”。于1648年(清顺治五年)因大水冲坏重修化龙桥,并立
碑记之。碑文现已字迹不清,不能辩认。
(3) “重修化龙桥碑”因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秋,山水冲坏化龙桥,遂于
17 99年(清嘉庆四年)复修,由廪膳生司振宗撰文。
(4) “修路碑记”记载清道光年间修石虎道、野虎脸等处道路事宜,由孙崇甫
撰书碑文,于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初三立。上述四通碑现存于村内。
七圣庙内所存石碑有四。其一是1596年(明万历廿四年)“重修七圣庙碑记”,
是迄今渭头河最早的一块碑,碑高1.3米,宽0.7米,字迹清晰。其二是1628年 (明
崇祯元年) 的修路碑记。其三是1670年(清康熙九年)“重修菩萨庙碑记”,与前者
大小相同。其四是嵌于院墙外墙的一块修大堰铺石路石碣,立于1896年 (清光绪二
十二年)六月。上述四碑已于2000年7月移于志公山庙内。
志公山庙内现存有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建庙碑记和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
年)重修碑记,以及1994年的“重修志公庙碑记”。
“护林封禁碑”,1863年(系清同治二年)淄川县令保护志公山树木的封山告示。
“窑神庙碑记”,立于1819年(清嘉庆廿十四年),毁于50年代末期。
渭二村村碑立于1985年7月。

附:碑文
渭头河位于龙口西南两公里,湖田至南庄公路纵穿村中,地处古大道,村境蕴
藏陶土丰富,宋元时期,制陶业初具规模。约于元代形成村落。村址坐落般河之源,
初名为头河,亦名峪头河。据《张氏族谱》载:始祖原藉直隶枣强,明初从居淄川
县为头河庄,住般水之阳。清代各版《淄川县志》皆载称峪头河。清末以谐音改称
渭头河。1957年因行政管理需要分为渭一、渭二两个行政村。
渭二系渭头河两个行政村之一,1959年为渭二大队,1984年改为渭二村,村境
蕴藏石灰石、煤炭、陶土等,村民在党的政策方针指引下,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先
后建起了日用陶瓷厂、陶管厂、电瓷厂、消防器材厂及煤井等,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8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国营淄博柳泉石灰石矿位于村东北。

渭二村民委员会立淄川区地名办公室监制1985年7月

其它石刻:1、渭头河龙王庙前的大桥,石栏杆上均刻有一小石狮,计有16个,
石护栏板均饰以云龙图案,刻工精细。
2、 戏台地支撑楼顶的4根大石柱,高有3米多,半米见方,正面两根刻有楷书
对联,系清末世秀才马文藻撰写。
3、 民俗石刻:渭头河人在建房中以石刻为装饰沿袭已久。在房面的重要部位
用刻字刻花的较大石块进行装饰,既可加固建筑结构,又有装点美化作用。如托尺、
挑尺、门砧、腰砧、迎风石、过门石、柱础等,多刻以“福禄祯祥”“天长地久”
“竹葱松茂”等吉祥语,或刻以“松梅竹兰”、蝙蝠、龙凤狮子、麒麟、八宝等吉
祥图案。解放前,渭二村民建房装饰石刻,最好的当属张于琪的大门楼挑尺上的一
对狮子滚绣球石雕刻了,属深度较大的高浮雕,两个狮子栩栩如生,狮毛线条细腻
流畅, 活龙活现,跃然欲出,刻工精湛,堪称精品。据说当时石匠刻了3个月才完
工。(此院后来改作为大队办公室)
将石刻“福”字嵌于影壁墙,也是渭头河人的一大习俗,同时在边角上饰以龙
凤图案,一是象征福临门,二是使客人进门就有好感。
“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是一种民间信仰,这种石碣也较多。在家宅门墙,
街衢巷口,安置此石用禁压不祥之物,祓禳灾祸,实现保佑太平百业昌盛的愿望。
带有迷信色彩,解放后多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