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肥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0&rec=90&run=13

  1986年始,全区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每周测土壤
水分1次,编发土壤墒情测报,每年15~22期。至2002年,编发340期,发放2 万
份。根据土壤墒情测报,及时指导农作物播种、施肥、浇水和病虫草害防治等。

  1986 年,在杨寨乡、黄家铺乡推行秸秆还田技术,麦穰覆盖还田 66.67 公
顷。其做法是:7 月上中旬,完成夏玉米追施攻穗肥及除草等田间作业后,将麦
穰、麦糠等均匀撒于植株行间,每亩覆盖250~300公斤。麦穰盖田后,0~20 厘
米土层含水量提高10.1%,杂草株数减少91%,增产8~12 %。一年后,土壤容
重每立方厘米降低 0.05 克,蚯蚓数量增多,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熟化程度提
高。至1989年,先后在淄城、罗村、查王、冶头、西河5 乡镇累计推广麦穰覆盖
还田 1000 公顷。由于麦穰覆盖还田正值高温季节,用工量较大,田间操作不方
便,1990年始不再推广。

  1987年,在杨寨、双沟、磁村3乡推行玉米秸秆还田100公顷。采用秸杆还田
机或铡草机,将玉米秸粉碎至长度2~3寸,均匀撒于地表,耕翻入土,每亩还田
玉米秸杆400~500公斤。两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0.08%,碱解氮增加百万分之十
八,速效磷增加百万分之六,容重每立方厘米减少0.06克。1988年,玉米秸秆还
田全部实现机械化,推广面积1333.3公顷。2002年,秸秆还田4533.3公顷。

  1990年,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农家肥的基
础上,将含氮、磷、钾的化肥和中微量元素,采用合理的配方,将各种肥料掺混
造粒,制成玉米专用肥。玉米专用肥用做基肥、种肥或沟穴施用皆可。有两种配
方:水浇地玉米专用肥,含氮3.5 %、五氧化二磷 4.5 %、氧化钾 2.5 %、锌
1.5%、硼0.5%;旱地玉米专用肥,含氮 4.5 %、五氧化二磷 3.5 %、氧化钾
2.5%、锌1.5%、硼0.5%。是年,全区推广使用玉米专用肥面积1357.3 公顷,
每亩50公斤,共用玉米专用肥101.8万公斤。翌年,推广面积1052.84公顷,使用
玉米专用肥79万公斤。平均亩产玉米489.6公斤,亩增55.8 公斤。在速效氮含量
较低的地块,配施部分氮肥,增产效果明显。

  1994年,引进种衣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主要技
术措施:精选种子;播种前15~30天使用机械对种子包衣,小麦药种比为1∶ 50
~60,玉米、花生药种比为1∶40~50;播种期提前2~3 天,适当增加播种量。
至1996年12月,全区累计应用种衣剂43050公斤,播种面积29600公顷。应用种衣
剂包衣处理的小麦平均亩产324.6公斤,亩增25.8公斤;玉米平均亩产434公斤,
亩增55.5公斤;花生平均亩产154.09公斤,亩增26.69公斤。

  1999年,用小麦根际固氮菌液体菌剂拌种50万公斤,播种3360公顷,小麦亩
产348.4公斤,亩增41.1 公斤。是年始,推广应用保水剂。根据旱田土壤特性、
作物布局和栽培特点,采用保水剂处理土壤与肥料混施等方法,推广应用23.3公
顷。翌年在黑旺、张庄和淄河 3 乡镇累计推广应用 43.3 公顷, 其中小麦增产
10%,玉米增产15%,烟草增产26.8%,越夏西红柿增产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