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务体系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0&rec=80&run=13

  1986年,乡镇、村积极为农村提供服务,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帮助农户
引进良种、联系种苗、动物防疫等。

  1987年,37名农业技术人员与11个林果村、16个养殖场(村)、10个吨粮田
开发村建立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关系。

  1988年,全区开展“两高一优”活动,即评选高产优质果园、高效文明养殖
场和农业优质服务单位,解决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买难卖难等问
题。

  1989年3 月,全区开展农业服务达标活动,制定农业管理标准和农业生产服
务部门服务标准,建立检查、考核、奖惩制度,使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内容指
标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考核制度化。

  1990年,区投资1200万元,新建改建农业服务场所及服务公司 65 个,全区
360个村建起农业服务站或农业服务办公室。是年,全区25 个直接和间接为农业
服务的部门中,17个达到服务标准;75个农口乡镇服务站达到服务标准;483 个
村中有 280 个村农业服务站达到服务标准。区、乡两级直接为农业服务者 1500
人,村级3100人。区域化种植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75 %以上,小麦统一供种率达
85%,玉米统一供种率达95%,统一供化肥率81%,统一供农药率达78%。

  1991年9月25日—27 日,全省农村社会化服务规范化试点检查验收会议在淄
川区召开,淄川区农村社会化服务工作受到与会者好评,被列为全省农村社会化
服务规范化试点县。

  1992年6 月,区委、区政府下发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试点工作意
见。是年,全区各级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936个,其中区级龙头服务组织 58
个、乡镇级服务组织182个、村级696个。

  1994 年底,区、乡、村各类农业服务人员 11900 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
5%。

  1996年,全区特色农业成果展先后在留仙湖公园、区政府门前、华联商厦门
前及有关乡镇巡回展出,推出名、优、特、奇农副产品23种。同时,开展咨询服
务,接待观众及咨询人员3万人次。

  1997年,全区种子、农药、化肥经营网点161个,植物医院19 家,饲料经营
网点52个,动物医院24家。

  1999年4 月,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峨庄乡
响泉村农民焦裕良牵头组建散养山鸡合作社,社员200 户;制定合作社章程,注
册“川山”牌商标,经营山鸡蛋、咸菜、山珍八鲜生粥料等。

  2002年底,峨庄散养山鸡合作社辐射本区及周边地区的9 个区县, 36 个乡
镇,480个行政村,吸纳社员1600户,年销售鸡蛋50 万公斤。是年底,全区各类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个,会员2100人,带动2万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