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0&rec=630&run=13

  1986年,巩固和加强三级卫生防疫网,严格执行疫情管理和疫情报告制度。
发现疫情及时派人深入疫(区)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防治措施;重大疫
情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协调有关部门发动群众进行群防群
治。是年,传染病发病2346例。其中,乙型脑炎1例、斑疹伤寒45例、痢疾 1187
例、伤寒副伤寒4例、猩红热15例、流脑10例、麻疹3例、百日咳25例、传染性肝
炎737例、出血热39 例。当年,淄川区下发《关于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的紧急通
知》,部署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

  1987年,二里乡河洼村、昆仑镇聂村幼儿园及杨寨、岭子、罗村3个乡镇的6
个村先后暴发甲型肝炎,区卫生防疫站及时派出防治人员,采取病人隔离治疗、
疫点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注射免疫球蛋白、服用茵陈大枣汤等措施,控
制了甲肝流行。

  1988年2月—5月,二里乡白庙村、口头乡北镇后村肝炎暴发,区防疫站及时
对疫点进行调查处理,控制疫情。10月19日,张庄乡一狂犬先后窜至5 个村咬伤
14人及家犬3只、猪1头、驴1 头。事发后区卫生防疫站、公安局、兽医站立即前
往,采取应急措施,控制疫情。是年,城区落实“管、免、灭”综合防治措施,
捕杀禁养家犬,农村实行家犬免疫拴养。

  1989年7月—9月,峨庄乡峨庄、东东峪、西东峪、土泉、响泉、十亩地、下
端士7 个村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发病 63 例。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防治工
作,区卫生局从区直卫生医疗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医疗队,赴疫区设立临时病房,
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全面落实防治措施,控制疫情发展。

  1990年始,对脊髓灰质炎进行强化免疫。成立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领导小组
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淄川区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实施方案》。对0~47 个月
婴、幼儿强化免疫,每年12月5日及次年1月5 日各服苗一次。服苗前,举办培训
班,摸底登记;服苗后,家长及服苗工作人员在登记表上签字。是年始,使用病
毒性肝炎疫点处理回执单,落实疫点处理和管理工作责任制,确保防治效果。

  1991年,加强脊髓灰质炎监测工作,建立疑似病人报告制度。对市、区医院
儿科门诊及病房进行监测记录,严格控制疫情。

  1992年,口头乡6个村甲型肝炎暴发,发病30 例,区卫生防疫站及时进行调
查处理,控制疫情。

  1993年,组织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接种,年龄扩大到30岁,重点人群扩大
到45岁。是年,接种33万人。

  1994年8月,《传染病防治法》实施 5 周年,组织对淄川区医院、卫生防疫
站、矿务局中心医院、两个乡镇卫生院、淄博医用器械有限公司、区自来水公司
及较大建筑工地进行疫情管理大检查。

  1995年,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霍乱(埃尔托物型)暴发,淄川区及时采取综
合性预防措施,杜绝疫情传入。

  1997年,峨庄乡柳花村报告1例脊髓灰质炎可疑病人,对密切接触者采粪便5
份,送省卫生防疫站监测,其中1份检出脊髓灰质炎I型病毒(报告书97369 ),
后经省脊髓灰质炎监测中心及日本专家鉴定,无症状体征,排除疫情。

  1998年,淄川区达到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各项标准。

  1999年7月31日始,淄城、洪山、城南、黄家铺4乡镇霍乱流行,发病27人,
是淄川自1956年建立卫生防疫站以来首次发生的霍乱疫情;区政府召开有关部门
会议,部署防治任务,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技术指导,公安、
教委、城乡建委、自来水公司、建筑工地、学校、有关乡镇、 村, 按照各自分
工,落实责任制,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积极防治,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
群。至8月26日,防治工作全面完成,无继发病例。

  2000年,接种甲型肝炎疫苗7800人份,乙型肝炎疫苗5000人份。处理肝炎疫
点248个,城区处理率100%,农村处理率95%以上。腹泻病门诊对1062名病人全
部粪检,SPA快诊27人,全部阴性。800名被犬咬伤者全部注射狂犬疫苗,78名被
严重咬伤者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2001年,接种甲型肝炎疫苗3800 人次,处理肝炎疫点 213 个,城区处理率
100%,农村处理率97.39%。

  2002年,传染病发病916例,其中乙型脑炎3例、痢疾361例、猩红热1例、麻
疹4例、布鲁氏菌病2例、病毒性肝炎24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136例、淋病21例、
结核病140例,比1986年下降61 %。用疫苗可以预防的白喉、脊髓灰质炎基本消
灭。危害严重、发病猖獗的乙型脑炎、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
发病率控制在省计划免疫指标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