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特色文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0&rec=569&run=13

  商家大鼓表演 商家大鼓表演在商家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村村有大鼓队,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娃娃,会打者甚多。商家大鼓打击鼓谱常用
的有“扁鼓歌诀”、“丈八歌诀”、“杏花天歌诀”、“长淌花歌诀”等。鼓谱
有的欢快、热烈;有的粗犷、强悍;有的激昂、紧张;有的速度稍快,但却舒畅
怡然。煞板式时,不管前面打什么鼓点或前曲反复多少次,都必须结束在鼓点紧
凑、节奏平顺的“长淌花歌诀”上。商家大鼓表演独特的韵味和震天动地的喜庆
效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

  鼓谱之一:丈八歌诀

  咚 呛 | 咚呛 (那个) 咚呛 咚呛 咚呛 (那个) 咚呛 咚呛 咚呛 呛 |
呛 呛咚呛 咚 (那个)呛|

  咚咚 呛 | 咚 咚 呛呛 | 咚咚 呛 | 咚 呛 ( 那个) 咚呛 咚呛 | 咚呛
(那个)咚呛 咚呛 | 咚(不)呛(那个) 呛呛 咚呛 咚(不冷不) 呛 |

  咚(那个) 咚(不) 咚 | 咚 咚 呛(那个) 咚(不) 咚 | 呛(那个)
呛(那个)咚(不) 咚 | 呛(那个) 呛( 那个) 呛 | 咚呛 ( 那个) 呛
(那个) 呛(那个) 呛(那个) | 咚(不) 呛 咚( 不) 呛 ( 那个) 咚
(不) 呛 | 咚(不) (冷不) 呛 | 咚(不)(冷不) 呛 | (那个) 咚呛
| 咚呛(不) 呛(那个) 咚呛 咚呛 | 咚(不) 呛(那个) 呛 呛 咚呛 咚
(不冷不) 呛 |

  1984年始,商家镇每年都组织大鼓队参加全区的元宵节民间艺术表演。

  1986年始,喜庆活动邀请商家大鼓表演助兴增彩者越来越多。商家镇因势利
导,顺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组织协调全镇的大鼓队,由纯娱乐项目逐步发展成
为有偿服务的艺术表演队进入市场。商家大鼓队先后被聘请到东营、 烟台、 泰
安、济南、南京等地进行表演。

  1995年始,东商村村民张恒久组建“五世同堂大鼓队”和制鼓厂,并连续 7
年参加全区元宵节艺术表演。其中年龄最大的101岁,最小的6岁。家庭大鼓队的
建立,为发展家庭经济闯出了一条新路。

  1997年始,商家镇先后组织举办“庆新春”、“新千年”、“七河杯”等 7
次大鼓比赛。

  1999年,成立商家大鼓协会,制订章程,发展会员1500余名。

  2001年,商家镇组织400 多人的大鼓队,参加中国(淄博)国际陶琉节,运
送人员和器械大客车8辆、货车3辆。

  2002年,商家镇大鼓队参加《聊斋志异》特种邮票首发式、中国淄博国际聊
斋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等大型庆典活动。年底,全镇有大鼓1200面,用于经营的有
500面。制鼓厂2家,大鼓销售点4 个。全镇大鼓表演经营年收入达百万元。商家
大鼓的名声越来越大,经营越来越红火。正如群众歌谣所唱:商家大鼓震天响,
男女老少喜洋洋。金锣敲出太平年,银鼓驱恶安善良。五谷丰登人增寿,国泰民
安幸福长。《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
体对商家大鼓表演进行专题报道。

  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整理创作的独具特色的地方小曲, 也称俗曲或
杂曲。聊斋俚曲有《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
曲》、《琴瑟乐》、《蓬莱宴》等14种。

  聊斋俚曲所用的曲牌有耍孩儿、银纽丝、叠断桥、呀呀油、劈破玉、跌落金
钱、倒板浆、房四娘、皂罗袍、黄莺儿等45个。

  聊斋俚曲为群众喜闻乐见。每逢正月十五扮玩,蒲家庄一带的村民便将俚曲
的片段作为“扮玩”的唱词,有的还装扮成俚曲中的大乖、二乖、王银匠、仙姑
彩鸾、狐精施舜华等,到城区、乡镇演出。尤其是蒲松龄以耍孩儿、呀呀油、玉
娥郎、哭皇天等常用曲牌写成的俚曲,更是老少尽晓,田间路途、街头巷尾随处
可闻。

  1998年—2001年,磁村镇、淄城镇泉龙村先后成立淄川俚曲戏剧团、泉龙聊
斋俚曲戏剧团。排演《人鬼缘》、《祯姑》、《凤仙》、《青梅》、《求骂》、
《学道》等剧目,创作《有钱就是爹》、《为孙女干杯》等现代聊斋俚曲戏。

  2002年,聊斋俚曲《青梅》拍摄成实景电视剧。

  磁村花鼓表演 磁村花鼓的鼓形似腰鼓, 鼓锤是两根软线粗绳, 绳头系疙
瘩,表演时舞者击打背在身后的鼓面,全凭舞者娴熟的击打技能、时空意念和舞
蹈感觉来掌握锤绳的长和短、收与放。在表演时由于绳锤在背后上下、左右翻飞
击打,显得舞蹈灵巧、舒展、欢快。

  磁村花鼓的曲调有“花鼓调”、“十二花季”等。唱词淳朴、形象,充满乡
土气息。如:“好命苦来好命苦, 一辈子没摊上个好丈夫, 人家的丈夫把买卖
做,俺的丈夫打花鼓”。生活情趣很浓,舞蹈难度大,初学者难以掌握,表演形
式慢慢地演变成胸前击鼓,不蹦不跳。

  1959年,磁村青年文艺爱好者李慎濂在80多岁的花鼓传人陆克信指导下,学
会了花鼓的表演路数和技巧。 带领花鼓队在全市迎新春文艺汇演中获优秀节 目
奖,并参加山东省群众文艺调演,获优秀节目、表演、演员奖。

  1960年,市群众艺术馆与省军区前卫文工团、市歌舞团的专业工作者三次到
磁村挖掘整理花鼓表演艺术,并将这种鼓舞艺术定名为“磁村花鼓”。此后,磁
村花鼓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沉寂了20多年。

  1986年,李慎濂组织成立磁村民间艺术团,表演磁村花鼓,并在当年的全乡
文艺汇演中受到表彰。

  1989年,由于演员分散,不便管理,艺术团活动停止。

  1996年3 月,磁村中学聘请市艺术馆退休的吴冬寒和老艺人李慎濂做指导,
对磁村花鼓表演艺术进行整理创新,挑选48名男女学生,排练了大型鼓舞磁村花
鼓。 5 月,参加全区第三届“小星星”艺术节获一等奖,并在市、 区电视台播
放。11月,参加临淄齐国商城文艺汇演,中央电视台进行录制,12月6 日在《田
园大舞台》栏目播放。

  至2002年底,磁村花鼓队先后5 次参加全区元宵节民间艺术表演,获得优秀
表演奖。

  打铁花 打铁花是西关一村的传统娱乐活动,始于清道光元年。当时, 西关
六龙桥一带冶炼、铸造、制车(木轮车)诸业兴旺,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岁末年
初,工匠们凑在一起,扮玩取乐。铸锅匠们别出心裁, 把剩余的铁汁, 对空击
打,铁花四溅,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尔后,这种娱乐形式在西关一村世代
相传,成为传统节目,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技日臻完善。每年元宵节期间,夜
幕降临,西关一村便选择河滩临水平坦地段,扎一松门,砌好熔炉,将碎铁熔成
铁汁,表演者手托特制木板,板上用锯末围一圆圈,站在炉旁,用坩锅勺舀入铁
汁,面向河心水面方向,将铁汁抛起,待下落时, 以木板用力击向空中。 随着
“啪啪啪”的击打声响,朵朵铁花飞向天空。近看如泼金撒银,天女散花;远看
似金蛇狂舞,闪电裂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1986年元宵节,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节目主持人沈力及著名播音员赵忠
祥带领摄制组到淄川拍摄打铁花节目,并作为《九州方圆》节目片头播映。

  1991年始,每届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都邀请西关一村赴淄博人民公园表演打
铁花。

  1992年元宵节,台湾影视界著名导演凌峰率领《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一
行5人,专程至西关一村录制打铁花,对这一艺术奇葩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