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 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0&rec=44&run=13

  淄川区土壤分布受地形、地貌和母岩的影响,总的分布规律是,自东西两翼
向中部逐渐倾斜,孝妇河最低,构成淄川洪积扇,由南向北开口,成为淄博楔状
盆地。自东向西依次为褐土性土——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褐土——
褐土性土。由南向北分布着褐土性土(杂色砂页岩)——褐土(第四系沉淀物)
——潮褐土(第四系沉淀物)。土壤类型分布与地貌类型相吻合。垂直分布也呈
现有规律变化。以太河乡双崮堆山为例,该山海拔703 米,山的顶部为石灰岩戴
帽,上部为中性闪长岩,中下部为石灰岩。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着钙质岩褐土性土
——中性岩褐土性土——钙质岩褐土性土——褐土。农业土壤受人为生产活动的
影响较深,分布规律具有特殊性,即以村庄为圆心,呈同心圆分布状态,距村庄
愈远熟化程度愈低。反之,则熟化程度愈高。

  全区土壤属于褐土类,下分4个亚类,10个土属,35个土种。

  褐土性土 俗称石渣土。是由山丘上部石灰岩、中性岩或杂色砂页岩风化而
成。土层浅薄,含有大量砾石、粗砂,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多生杂草或种植
林木,耕地可种杂粮。面积31358.18公顷。

  淋溶褐土 俗称山红土。是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在干旱条件下形成的红色风
化层堆积而成,分布于石灰岩山丘外围的缓坡上。上部土层无石灰反应,耕作层
棕色,低部红棕色,有粘化现象。土体干旱,表土质地适中,保肥保水性强,透
水性较差,适耕期较短,发老苗不发小苗,有后劲,适宜种植小麦、玉米,主要
分布在张庄、峨庄、西河等乡镇,面积1945.96公顷。

  褐土 俗称黄土。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山丘中下部阶地和洪积扇上,所处部位
在褐土性土之下。其特性是土层厚薄不等,石灰反应有强有弱,酸碱度呈中性到
微碱性,中下部有粘化层。一般质地适中,适耕期长,通气透水性良好,发苗,
保肥保水性水平不一,产量高低悬殊。 面积 37801.85 公顷, 占可利用面积的
51.5%。

  潮褐土 俗称油黑土或黄壤土。分布于丘间洼地或洪积平原下部,所处部位
在褐土之下。土壤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发育而成。土层深厚,颜色暗褐,石灰反
应弱,酸碱度属中性,下部在潮湿条件下形成绣纹、绣斑和铁锰结核,有粘化现
象。表土质地一般是中壤,耕性适中。地下水源充足,保肥保水性好,熟化程度
高,发老苗有后劲。主要分布在杨寨镇,罗村、 城南、 磁村等乡镇也有零星分
布。面积2219.78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3%。

  2000 年秋种前,对全区土壤耕层中养分进行的监测结果为: 土壤有机质为
1.45%,碱解氮为69ppm,速效磷为19ppm,速效钾为129ppm,与1981年相比,碱
解氮、速效磷分别上升11ppm、7ppm;有机质、速效钾分别下降0.18%、2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