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志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0&rec=1&run=13

  《淄川区志》由淄川区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李文, 副主编李振敖、 王
志。1990年1月由齐鲁出版社出版发行,印刷5000册,16开精装本,全书127.4万
字,卷首有淄川区地图、淄城城区图及照片32幅。

  《淄川区志》上限1840年,下限1985年,大事记延至1987年。是淄川区建置
后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区志。全书共34篇,前有序、凡例、概述,后有编后记。篇
目依次是:大事记、建置、自然地理、民族 人口、农业、林业、水利、 煤炭、
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供销合作社、对外贸易 物资、粮油、 金
融、工商行政管理 物价、财政 税务 审计、党派 社团、政务、政法、 民政 信
访、劳动 人事、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宗教、人物、 风土习
俗、附录。

  1985年,全区面积999.065 平方公里,设淄城、罗村、昆仑、洪山、岭子、
龙泉、西河、黑旺、寨里 9 镇,杨寨、双沟、黄家铺、二里、冶头、商家、 磁
村、黄家峪、查王、东坪、口头、张庄、太河、峨庄14乡,共482 个行政村。全
区居住着汉、蒙古、回、满、藏、壮、朝鲜、侗、土家9个民族,总人口62.6 万
人。

  淄川资源丰富。可利用土地面积109.99万亩,占总面积的73.4%。气候四季
分明,年平均日照2563.8小时,占本地可照时数的 58 %,太阳能平均总辐射量
122.91千卡/cm2,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无霜期196天,年平均降水量692.9
毫米,径流量34565.5 万立方米。煤、铁矿石、铝矾土、耐火原材料、大理石、
花岗岩、石灰石、紫砂石、石英石等储量大,磷矿石、白垩土也有分布,煤矸石
遍及矿区。

  淄川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清同治元年(1862年),刘德培率众抗漕起
义,自立为“大汉德主”,震撼清廷。之后,民众抗税抗租之事频发。19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山东党组织的领导人王尽美、邓恩铭先后
来到淄川传播革命火种。1923年2 月,洪山周宪章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淄博地
区第一个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 淄川人民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奋起参
战。1937年12月,洪沟、瓦村分别建立抗日游击小组。此后,淄川又相继建立了
山东人民抗日第五军第十四中队、第二十三中队、第二中队、第六中队、淄川县
独立营、淄川县青年大队等人民军队。1938年3月15 日,人民军队攻克淄城,捣
毁伪淄川县地方治安维持会,淄城第一次解放。1938年6 月,中国共产党淄川县
委员会建立。1939年6 月,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诞生。淄川人民在党和民主政府
领导下,以东西两山区为革命根据地,拔除据点,破袭铁路,突袭敌营,打击敌
人,坚持斗争,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淄川人民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青年踊跃参军,全民支援前线,全县共有3600余名青年参加了中
国人民解放军,15万人次奔赴前线为解放战争服务。军民协同作战,打败了国民
党政府军轮番进攻,四次解放淄城;粉碎了地主还乡团的复辟倒算,开展了轰轰
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3 月,淄川最终获得解放,淄川人民真正成为国家
主人。

  农业是淄川人民的传统产业。新中国建立前,农业生产落后,单位面积产量
低而不稳。建国后,淄川人民为了改变生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展了大
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水浇地面积由建国
前的 4 万亩发展到 19.3 万亩。建成高产稳产田 14.35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31.86%。农业机械在区内全面推广使用,农机总动力313578马力;机耕面积 23
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 50.86 %; 机播面积 13.56 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 的
29.99%。粮食亩产量由1949年的116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394公斤。

  淄川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淄川人民重视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大汶口文
化时期,生活在口头一带的先民们已开始烧制和使用陶器。北齐时,淄川是中国
北方青瓷的重要产区,寨里镇大张古窑址是1300年前的青瓷窑炉。境内民众在隋
唐时期已开发利用煤炭,磁村古窑址是唐代以煤炭为燃料烧制陶瓷的窑炉;北宋
年间淄川煤炭进入京都市场;1888年,苏家堤煤矿使用蒸汽机排水,淄川煤矿出
现机械采煤;1906年,淄川炭矿所在地洪山建起了发电所;1924年悦升公司在西
河开办机修厂、铁工厂。20世纪初,淄川的煤炭开采权先后被德国、日本侵占,
资源遭受掠夺。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国民党统治者横征暴敛,工业发展缓慢。新
中国建立后,淄川工业获得了新生。1985年,区内有市属以上工矿企业44个,区
属工矿企业25个,乡镇办厂矿企业185个,村办企业 736 个,全区拥有采矿、制
造、加工、机械、陶瓷、建材、化工、冶金、电子、纺织等多种工业门类,产品
达数百种,年产值31374万元(不含市属以上企业)。淄博矿务局所辖9大国营统
配煤矿有7家在淄川境内,乡镇办煤井遍布境内,年产煤炭百万吨以上。20 世纪
70年代,淄博无线电五厂生产出全国第一台海底地貌勘测仪,成为全国海洋勘测
仪器重点生产厂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内建材工业发展迅猛,乡镇村
办建材企业遍布全区,1985 年建材企业总产值达 815 万元,成为新兴的建材之
乡。

  1949年,境内私营商业户4000余户,在业人员8000余人,其经营额占整个社
会商品零售额的90%。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合作商业逐
步成为商业流通的主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营、集体、个体商业皆有
新发展。1985年,区内商业零售网点共5588个,从业人员21959 人;个体商业户
4108户,从业人员4704人;社会零售总额27176 万元,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对
外贸易出口产品主要有土特产品、化工产品、轻工产品、矿产品、五金制品、工
艺品,出口25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出口总额907.5万元。

  淄川古城,曾为郡、州、路、府、县治所,历经兵患战乱,新中国建立时已
破烂不堪。建国后,城市建设以淄(城)、洪(山)、昆(仑)为重点,同时建
设乡镇驻地集镇,淄川城区孝妇河上千米内建有公路、铁路大桥4 座。城西南,
拦孝妇河和般河水筑坝成湖,辟为留仙湖公园。城东杜坡山麓由北到南辟为新兴
工业区、文化区。新中国建立后,淄川交通运输业日新月异,辛泰、张博铁路贯
穿南北,济青、张博等干线公路穿境而过。乡镇政府驻地皆通公共汽车,村村有
公路,交通方便。

  淄川名胜古迹遍布全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蒲松龄故居、马鞍山抗日
遗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大张、磁村、郝家、西坡地4 处古瓷窑址,刘德
培起义“大汉德主”政府遗址,太河惨案纪念地——钓鱼台,杨寨塔,苏相墓。
此外,还有莲花庵、青云寺、大奎山摩崖石刻、金鸡峪摩崖造像等。古迹名胜反
映了淄川人民的智慧,记录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建立后,淄川的文化事业从无
到有,1985年区内文化馆(站)24个,图书馆(室)265个,影剧院24 个,电视
转播台13座,有线广播站25个。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1985 年区内小学 410
所,普通中学70所,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68739人,小学教育已经
普及。建国前境内仅有散在的民间乡医,医疗条件落后。建国后,卫生事业逐步
发展,1985年全区有卫生医疗机构30个、床位722张、医务人员1150 人,农村普
遍有卫生室或保健站,区内先后消灭了天花、鼠疫、霍乱、地甲病、黑热病、性
病等,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摆脱了新
中国建立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农民生活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状况。1985年,集体
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942元,国营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1015 元;农民人均年收入
现金529元,口粮284.5公斤。

  淄川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明末清初,名医翟良,品质高尚,不图富贵,甘
居乡里,为民众解除病患,被誉为“神医”。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借鬼妖喻
人世,倾激情于笔端,著成《聊斋志异》刊布四海,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清末民初,孙 琨致力于讲学、著述,名传陕、甘、豫、鲁等省, 为一代儒学名
流。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光祥为拯救民族危亡,弃医从戎,参加十三人聚义,挺
身组织抗日武装。解放战争中,女英雄刘志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革命。在社
会主义建设中,孙兆珍率众治水,建成“赛龙”工程,名扬全省;女青年张美花
道德高尚、舍己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成为全市青年学习的榜样。

  《淄川区志》既记述社会发展全貌, 又突出地方特色, 将煤炭作为专篇单
设。淄川煤炭储量大,开采早,产值高,在全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淄川区志》出版发行后,社会各界反映良好。1991年9 月,获淄博市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3 月,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革命博物馆、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联合评为全国新编地方志成果展览会山东优秀 成 果
奖。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