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桑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85&run=13

一、建国前 淄川历史上是山东重点蚕区之一。民间有“地里种粮,地边长
桑,男耕女织,有吃有穿”的民谣。淄川的养蚕业历史悠久,口头乡幸福溜一石
碑载称:“光绪十四年秋,商贾云集,贸易丝米,廛肆货财宏开利市,而兴隆之
象称显矣。刀光绪末年《淄川乡土志》云:“蚕为本境天然之大宗,每届春令比
户饲之, 乡民一年之需多伴仰给于此, 以饲蚕之盛衰定年岁之丰歉耳。”谓之
“桑树满田园,户户皆养蚕。”那时,蚕桑生产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卖出
1斤蚕茧, 可买回20~30斤小麦。进入20世纪30年代,人造丝输入,以麻代丝,
蚕茧滞销,茧价日跌,饲蚕者渐少,桑树大量被伐作柴薪,桑蚕生产渐衰。民国
22年(1933年)山东省政府制定了《山东省各县蚕桑奖励章程》,以刺激农户种桑
养蚕,淄川的植桑养蚕又有所恢复。民国25年(1936年),全县桑树恢复为40多万
株,多杂植子田间、地边。尔后,日军侵入,社会动乱,桑蚕生产衰败。
二、建国后建国后,淄川的蚕桑生产,采取了大栽其桑,调整茧价,改良蚕
种,改进养蚕技术,发放贷款和预付蚕茧订金等一系列措施,使其得到了恢复与
发展。
在栽植形式上,由建国前的农田间作和地边种桑发展为农田间作、地边栽植,
无干密植等形式。
地边栽桑,是建国以来淄川栽桑的主要形式。沿梯田堰边单行栽植,株距不
等,多为2~3米。可充分利用空间、光能,减少欺地,不妨碍农田耕作。高干养
成,又可充分发挥树大、干粗、根深、叶茂、抗旱的优点。截止1985年,地边栽
桑已发展到60多万株。
农田间作栽植,在田间按一定株、行距进行栽植,这种栽植形式,采桑和农
田耕作都不方便,所以,种植较少。
无干密植,自1978年随着湖桑的引进始有无干密植栽培,、至1985年,全区
有无干密植桑园120亩。 其栽培方式比较规范,一般亩栽1000株。其优点是收效
快, 当年栽种,当年采叶养蚕。.栽后四五年,亩产叶4000斤以上,产茧300斤
左右,是蚕桑生产的一条新途径。但栽后要注意水肥管理,方达到预期效果。
淄川的蚕桑生产,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
指引下,已逐渐移至淄河流域。至1985年,全区的养蚕业集中在淄川东部的口头、
东坪、西河、张庄、黑旺、太河、峨庄等乡(镇)。
清末至民国年间,淄川蚕农多饲养三眠蚕种,经济效益低,茧层率通常在15
%左右,且蚕体弱、多病、难喂养。1953年开始推广优质高产的中日一代杂交四
眠蚕种。30多年来,先后更新了三次。20世纪50年代为法翰×华九和润文X华十,
60~70年代为苏16×苏17, 80年代又推广菁松X皓月。这些品种的特点是优质、
高产、 多丝量。法翰X华九的茧层率为18%左右,苏16 X苏17为20%左右,菁松
×皓月为22%左右,深受蚕农喜爱。
改进饲育技术,30多年来,在桑蚕饲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一是共同催
青。长期以来,蚕农对蚕种的催青方法是极端落后的。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出
版的((中国实业志》载: “每到催青时,养蚕者将蚕种置于厨房中或放在被窝
里或揣在怀里,以孵化蚕儿,于温湿度之适否,空气之清浊,均鲜加注意。较进
步者,则用火烘催,及达‘点青’时用松针熏迫或用棉花包裹曝晒,但为数甚少。”
建国后,改用集体催青,确保蚕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新鲜空气等环境
中发育,待蚕种“转青”时,再发至农户。这样,既保证了蚕种催青期的绝对安
全,又能获得健壮的蚁蚕,为蚕茧丰收打下个好基础;二是稚蚕共育。自20世纪
50年代初即行提倡推广。现在每逢蚕期,部分蚕农三户一组,两户一伙,将稚蚕
集中在一处,由养蚕经验丰富的人喂养,待蚕儿发育到二令喂一、二回桑叶后,
即分户喂养,这个办法,既省工节费,又保证稚蚕的良好发育;三是养蚕多次化。
长期以来,一年只养一次春蚕,自20世纪50年代末,即开始试养中秋蚕 (八月上
旬收蚁) ,至1985年已普及全区。秋蚕的饲养量依桑树的栽培形式而不第伺。如
用乔木桑养秋蚕,其饲养量约为春蚕饲养量的五分之一,如用无干密植桑树,其
饲养量则不少于春蚕。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也增加了
蚕农的收益;四是簇具的改进。以往簇蚕一直沿用谷草做成的伞式簇簇蚕法,黄
斑、柴印茧多,好茧率低。建国后,改用麦秸作成的蜈蚣簇簇蚕,上茧率高达80
%左右。进入20世纪80年代,又推行草板纸作成的方格簇,用此法簇蚕,上茧率
可达100%。1985年,全区已有20%以上的养蚕户采用方格簇簇蚕法。
为了促进蚕茧生产的发展,35年来,国家为蚕茧的收购价格进行过多次调整,
每次调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85年比1951年苗价提高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