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果树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81&run=13

一、管理形式
建国前,淄川区果树栽培均是个体分散经营,管理技术十分落后。
建国初期仍沿袭旧法。自1954年开始,果树折价入农业社,即由初级社 (或
互助组)集体管理,1958年公社化后,则由大队统一经营。1959年实行包产到户。
1961落实中央林业“十八条”,各大队先后成立果树管理专业队。1962年,全区
果树专业队有30个,队员172人。到1981年,专业队发展到290个,队员5711人,
专业队都配备队长、技术员。
1982年,随着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出现了新的果树管理形式——专业户
承包。即将分散果树随地片承包给社员户,成片果园承包给有一定管理技术的人
员经营,对树株作价保本,实行包干交利,一定4~6年或更长一些时间不变。到
1985年这种管理形式已在全区普遍推行。
二、技术培训
1·举办果树训练班 1954年县农技站配备果树干部1名, 指导果树生产。
1962年增至4名。 是年,开始举办果树技术训练班,为社队培训果树技术人才。
自此以后,每年冬季和夏季都举办不同形式的训练班,其中1983年培训人员多达
lOOO人(次)。
2·建立技术交流网 1972年, 除按季节办果树训练班外,还建立果树科技
网20处,区、社科技人员常年深入果园进行技术指导。1978年科技网发展到23处,
达到每个公社一处,加快了果树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到1985年,全区有专职果树
技术员10人, 乡镇林业站7处,15人,与果树承包专业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技术
交流网,每年定期开交流网会6~8次。
3·建立林业学校 1966年2月,建立淄川区林业学校,校址在淄川区林场,
是年招收本区学员54人,实行半工半读,即一周授课,一周在林场劳动 (所得报
酬补助伙食) 。课程设置政治、语文、数学、育苗造林、果树栽培、栽桑养蚕、
病虫害防治等, 学员毕业后为初中学历。这期学员于1968年6月毕业,多数学员
返回社队以后成为果树栽培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