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行政区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8&run=13

清代,县下初设8乡:

正东乡:辖东关、开河庄、纸坊、马家庄、省庄、蒲家庄等47个村(庄)。

东南乡:辖公孙庄、麓村、万山庄、东坪、田庄、塔山、龙口等41个村(庄)。

正南乡:辖南关、茶王庄、北石谷、苏王庄、大昆仑、宋家坊、域城、西流
泉、自塔、天门峪等66个村(庄)。

西南乡:辖将军头、石门庄、三台庄、磁窑坞、桃花泉、东厢庄、西厢庄等
60个村(庄)。

正西乡:辖西关、山王庄、三教堂、冶头、王村、临池、猪头湾、岔河庄等
lOO个村(庄)。

西北乡:辖招村、井家河、池子头、南侯、新韩庄、陈家庄、北安庄等48个
村(庄)。

正北乡:辖北关、菜园、贾村、黄家铺、常旺庄、于家庄、便衣铺、庵头庄
等50个村(庄)。

东北乡:辖一里沟、三里沟、沈马庄、十里铺、双沟、罗家庄、道口等83个
村(庄)。

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8乡为lO路,即有正东路、东南路、正南路、西南路、
正西路、右西路、正北路、东北路、西北路、右北路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淄川县建置沿清制。废州改道后,属济南道。1928
年,取消道,淄川县直属省辖。1930年,县下10路改为9个区。

1937年12月27日, 日本侵略军侵占淄川城,于1938年6月29日建立了日伪淄
川县公署,至日本侵略者投降,县内区划为9个区68个乡(镇)、579个村(庄)。

1942年初,博山县原山区、章丘县青山区、莱芜县茶叶区、台头区先后划入
淄川县。

1945年8月,原山、青山、茶叶、台头4区相继回归原县。益都县第四区 (胶
济铁路以南淄河以西地区) 划入淄川县。建国初县辖城区、洪山区、龙泉区、昆
仑区、 金寨区、 冲山区、萌山区、商河区、蟠龙区、崔军区、蓼河区11个区、
601个自然村。

1950年3月, 改按数字顺序排列为第一至第十一区,同时建立了乡政权,共
有乡、镇136个。1953年1月,桓台县第七区的镇南、镇东、镇西、黄金、披甲、
铁山、商家、焦宋、湖田9个乡共25个自然村划入淄川县,为第十二区。

1954年初,大临池以北的35个村庄划归长山县。

1955年4月,淄川县建制撤销,原县境划为杨寨、昆仑、洪山3个区,属淄博
市。同时原淄川县东部的南仇、蓼坞、田庄等23个乡划归博山县,原淄川县北部
的崔军、沣水、瓦村等20个乡划归张店区。长山县的张楼、高塘、孟家堰等33个
自然村划入杨寨区。

1956年2月撤销昆仑、 杨寨两区建制,设淄川区。原杨寨区全境和原昆仑区
的查王等8个乡归属淄川区。同时,洪山区的淄城等14个乡、博山区的域城等7个
乡、 黑山区的岳庄等7个乡、张店区的沣水等15个乡划入淄川区。区下设有10个
办事处,2个镇,106个乡,569个自然村。同年10月撤销了办事处,将全区106个
乡(镇)并为38个大乡(镇)。1956年底坡地乡、黄崖乡划归洪山区。

1958年4月, 洪山区建制撤销,其所属6个乡3个镇并入淄川区,同时域城、
岳庄等6个乡归属博山区。是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原乡(镇)名称
撤销,成立了15个人民公社。11月博山县建制撤销,其所属东坪、口头、峨庄、
太河、 南仇、田庄、蓼坞、边河8个公社划归淄川区,淄川区所辖的原孟家堰、
苏孔两乡划归周村区。原傅家乡18个自然村划归张店区。

1961年11月,龙门公社和磁村、昆仑两公社的一部分共59个自然村划归博山
区。

1963年3月,沣水公社的10个自然村、杨寨公社的两个自然村划归张店区。

1965年5月,中埠、湖田、金岭、大武、沣水5个公社划归张店区。

1969年12月,边河、南仇、王寨3个公社划归临淄区。

1970年10月,王村、彭阳、萌水3个公社划归周村区。

1981年,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公社革命委员会名称取消。

1982年1月,恢复洪山、昆仑两镇,建立罗村镇,并建城关街道办事处。

1984年4月,地方建制改革,公社之名撤销。1985年1月,撤销城关街道办事
处,所辖并入淄城镇。至此,全区共辖9镇14乡,482个行政村(485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