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林木种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76&run=13

清乾隆四十一年《淄川县志》载:“百年前山多茂树,邑之取材者轮困连
抱, 不可胜用也”。淄川境内300年前林业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后来山民伐树烧
炭,加之兵燹连年,林业资源遭到破坏,至清咸丰时邑境始生林已荡然无存。清
末仅马鞍山、岳阳山、岳陵山、龙湾峪、大马陵、千松岭、三台山等处尚存次生
林。
民国初期,政府劝业植树,林木有所发展,后因日本侵略者在境内采矿需大
量木材,对林木实行掠夺性采伐,加之战争频仍,林业资源破坏严重,至1949年
全县仅存残林3.71万亩。
建国后,林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至1983年全区共绿化山滩面积39万亩,林
木覆盖率达15.95%。
一、 四旁植树-淄邑古有种树习惯,清代官吏即有劝民“蓐食之暇,于田胜
多种树木之举”。民国4年(1915年) 规定“清明”为植树节,民国17年(1928年)
改植树节为3月12日。 至时,县府发动职员、学生,在河岸、荒山、道旁栽树,
劝导民众在宅旁院内、私有田园栽树,并把植树作为考察政绩的内容之一。民国
9年(1920年)4月淄川县劝业所建立,以竭力劝导官绅乡农植树栽桑为要旨。
1937年以后,以植行道路为主,河川隙地为副,至1942年道路绿化115公里,
共栽杨、柳树12·5万株,河川隙地栽杨、柳、柏树2万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每年发动群众栽树,1979年2月,全国五
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决定3月12日为植树节,届时植树成为全民的自觉行
动。至1985年
全区四旁植树共4656.1万株。
“四旁植树” 除村旁、 宅旁、水旁绿化外,重点进行了公路、铁路绿化。
1951年先绿化了张博公路淄川境20公里路程,栽杨树8000株。1959年冬~1960年
春在张博、 胶济铁路和张博、辛黑、南邢、淄黑四条干线公路栽树150万株,其
中铁路两侧共植乔灌树32·4万株。 1963年,张博公路展宽后重新进行了绿化,
按6行栽植, 株距4米,每公里750株,植树l·5万株,其他公路植树3.5万株。
树种为加杨、毛白杨和柳树。1964年在淄黑、辛佛、罗南、湖沈、昆王、济青、
张博、淄洪、沈矾、昆西、口西、口太、淄周等13条路段的两侧植树3.6万株;
昆王、罗南、黄杨、张博及济青路(金湖段)的70.5公里路段,植杨树5.87/株,
棉槐2.3万墩。 1965年对全区7条铁路沿线的8处公社116个大队颁发了《铁路两
侧国有土地植树造林所有证》,对铁路原有树木实行国有队管,国七队三分成,
新栽树木林权归大队。林权落实后,社员在铁路两侧积极进行绿化植树,张博、
胶济、王(村)宋(家庄)、昆(仑)南(石谷)四条铁路77.95公里的路段植树30万株
(墩),其中,乔木2.6万株,灌木27.4万墩。其余三条铁路沿线也栽植了灌木,
同时还完成了14条公路的灌木栽植任务。1973年~1975年绿化了湖南、口涝及8条
社级公路。1977年全区绿化道路99条(段) ,长998.5公里,植树12.7万株,并
更新了昆王(昆磁段)、湖南(北沈——龙泉段)、孙涝(涝洼——盘车沟段)路段的
树株。1978年绿化道路123条(段) ,长203.5公里。到1983年底,区境内五条铁
路,除辛泰铁路两侧不宜植树外,其余四条83.85公里均已绿化。较大的公路21
条,总里程274.9公里,植树6.9万株。区内道路全部绿化,形成了纵横交错的
林网。

二、荒山、荒滩造林荒山、荒滩造林始于民国10年(1921年),知县方作霖派
专人对孝妇河两岸最宜植树之处,绘图勘丈,植树造林。接任者继之,以兴林业。
至民国20年(19311IZ),造林351亩(其中官有林16哺,民有林191亩)全县树木229
·8万株,数处山岭成为林区。民国21年(1932年),在皇姑庵山造林170亩,栽树
1.1万株,成活 O.77万株。是年底,全县林场发展到5处,造林面积1680亩。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在努力保护残林的同时,号召全县人民封山育林,增加
林木资源,提倡“在河流两岸栽植杨、柳及枰柳,山沟栽植白腊、簸箕柳、棉槐
及枰柳,营造堤岸保护林及傈田护村林,控制水土流失”。1950年春,县长亲自
带领县直机关干部、工人、学生500余人在孝妇河滩栽加杨19650株。1952年,县
苗圃又在北石谷孝妇河滩栽美杨、柳树2500株。
1953~1962年, 以营造矿柱林和用材林为主,同时营造经济林和防护林。在
山的中下部栽刺槐,在河滩及两岸栽枰柳、柳、美杨、榆、苦楝等,山顶植侧柏。
1964~1967年,以荒山、荒滩造林为主。1964年绿化杜坡山,皇姑庵山、环
山,文峰山、山神庙、大奎山、昆仑山、山嘴头、东笠山、西笠山、南山、西宝
山、塔山、冲山、西峪、卧虎山、簸箕山、葫芦山、金山、花山、王母山、大洪
山、四宝山、大头山、拱家峪、西山、三教堂、悬羊山、马鞍山、孟子山、马虎
台、老树顶、玉皇山、三台山、禹王山等30多个山头,造林4617亩 (原有林1290
亩)。封山96座,封山育林面积22851亩。1965年春季在淄河、孝妇河、范阳河河
滩造林3474亩,雨季营造防护林11841亩,使280个山头戴了帽。1966年又治理了
山头123个,造林101260亩,其中,用材林50830亩,经济林7853亩,防护林8697
亩,其他林33880亩。
“文化大革命”期间,政策多变,权属混乱,植树造林工作受到影响,原有
林木也遭乱砍滥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林业生产重新步入正规,林种安
排渐趋合理,山区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重点,平原以四旁植树、农田林网为主,
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三、植树造林形式建国前,除政府劝导官绅乡民植树造林外,民众多自发的
进行零星植树。建国后,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义务植树、互助合作、矿群合作、
国队合作、国社合作、社员家庭承包等多种植树造林形式应运而生,对林业生产
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义务植树最早的一次是1950年春,在肖庄造林100余亩。同时县直各单位
在淄城植树ll万株,绿化了城区。1953~1956年,淄博矿务局团委与淄川、洪山
两区团委共同发动矿工和部分乡(镇) 的团员青年进行国营造林(矿务局提供树苗
和技术指导,林权国有) ,在淄川区藏梓窝、苏王等处造林96.1l亩,在龙泉、
昆仑两乡(镇)造林lO亩。
1965年区政府发动驻淄川、洪山的机关、厂矿、企事业、部队、学校等2000
多人,在杜坡山整地造林1225亩。
1978年发动驻淄川、洪山的150个单位,7万多人(次)在万米山洞沿线44个山
头和31个山坡进行了绿化大会战,整穴4280万个,植树15万株。1979年全国五届
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 义务植树活动开展的更加深入
广泛。每逢植树节,男女老幼踊跃植树,万米山洞义务植树每年达1万人(次) ,
至1980年沿线山头均已绿化。
2.互助合作造林1950年淄川县建立林业互助组4个,妇女造林队1个,共120
户,150人,造林300余亩,8800株。1952年造林互助组发展到1032个,10500人,
其中妇女664人,自筹树苗273970株,自采种2万余斤,直播造林6716亩,植树造
林3927亩。 1953年全县组织林业合作社l处,造林互助组1227个,造林队26个。
1955年林业合作社发展到2处,43户,林业互助组423个,3694户,农林结合互助
组290个, 2145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互助合作组织是农民进行封山育林的主
要组织形式。互助组本着“自愿、互利、民主”的原则,以土地、种苗、劳力为
股份,入股造林,按股分红。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造林形式由社队集体造林
所代替。
3.矿群合作造林1953~1956年淄博矿务局为“实现矿柱自给”,与淄川区、
洪山区、博山县各乡村进行合作造林。由乡村出地(荒山)和劳力,矿务局提供树
苗和技术指导,林权共有,林木成材群七矿三分成。在淄川区佛村、夏禹河、千
峪、 坡地、 响泉、西石西、中石、西石东、东石以及戴庄、岳东、岳西、蛟龙
(今属博山区) 造林1276.65亩,568770株;在洪山区南、北镇(即西河)造林248
.68亩,95921株;在博山县口头、田庄、太河以及边河(今属临淄区) 等区造林
13935.58亩,4782979株。主要树种为刺槐、枰柳、柳、榆、美杨、侧柏、苦楝、
四月雪等。
1956年9月, 淄博矿务局将三处林区分别移交给淄川区,洪山区、博山县人
民委员会合作科管理。
4.国队合作造林系国家投资(包括树苗、工资、管理抚育、工具补贴等) ,
造林每亩2.5至12元, 抚育1元,生产大队出地,投工,管理权归队,采伐权归
国家,木材分成国三队七。1962年春与太河公社东同古、西同古、南马麓、北马
麓、后峪5个队在淄河滩建立国队合作林场1处,面积3000亩。到1965年国队合作
造林发展到15个公社,5i个大队,4年共造林8017亩。
1973年9月,国队合作造林保存面积1142亩。其中,可培养成材面积852亩,
木材蓄积量2196.5立方米。
5.国社合营造林 系公社出地和投工造林, 国家支付造林、抚育费,造林
一亩12元, 抚育1元。采伐权归国家,木材按国七社三分成。1962年在西河公社
的龙湾峪大队试办国社合营林场l处, 荒山造林1000余亩。至1983年木材蓄积量
已达250立方米。
6.社员家庭承包造林 1979年后, 随着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出现的一种林
业生产形式。对适栽防护林的山顶、山岭分片划段,承包给专业户、重点户造林,
大队依成活率、按亩(或株)数付给报酬;防护林以下的荒山、荒坡、荒滩作为自
留山滩,划分到户。区政府发给《自留山滩林权证书》,至少30年不变;村旁闲
散地、撂荒地按居住条件,就近划给社员植树,收益二八分成或三七分成,大头
归社员。到1983年底发证自留山滩135505亩,共有林业专业承包户5250户,承包
面积67723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