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衣食住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648&run=13

衣 淄川人民崇尚俭朴。建国前,劳动人民的服装皆以土粗布为主,一年四
季只有单衣、棉衣之分。贫困者一件衣服要穿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新
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服多见。较富者除穿土粗布衣外还穿细布,
并有夹衣。地主资本家的衣服要分单、夹、棉、皮,多为绸缎,皮衣有的还讲究
“冬穿小羔,小雪穿羔皮,大雪穿毛皮,数九穿狐皮”。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人们的衣着也随着改善。20世纪50年代普遍穿细布,60年代增添了人
造棉,70年代化纤布普及,80年代毛呢料开始增多。解放前所没有的内衣,现已
全面普及。内衣分线衣、衬衣、绒衣和羊毛衫等。现今,较高级的毛尼料服和羽
绒服也逐步普及。
鞋帽,建国前群众全靠自己手工做布鞋穿,样式不等。清朝秀才穿缎靴。帽
子为帽垫(分为红、黑疙瘩)、皮帽、风帽和群众自己缝制的“三大扇”。建国后
增加了胶鞋、皮鞋,80年代青年女子穿高跟皮鞋。冬天有布棉鞋、皮棉鞋。帽子
形式变化较大,20世纪50年代初帽垫、风帽、毡帽逐步消失,增加了遮沿帽、解
放帽,冬天普遍戴无前沿的栽绒三大扇棉帽,冬季御寒的还有围巾(俗称围脖)。
袜子,解放前多为笨布袜,建国后线织袜逐步代替布袜,现在多为尼龙袜,花色
式样新颖。
服装样式:建国前多为手工缝制,单裤单褂、棉裤棉袄皆为中式,裤腿稍肥,
习惯扎腿。男上衣多对襟,老人习惯穿大襟袄。男子有的还穿长衫(大褂)、棉袍,
穿制服较少。女上衣老幼皆为大襟,结婚时女扎裙子。富豪家的女子出门也扎裙
子。清朝至民国初年,以蓝袍、青套为正礼服,蓝袍、青马褂为常礼服。建国后,
服装样式变化较大。青年男子逐渐穿制服,多为中山服、国防服、青年服,还有
学生服、铁路服等。60年代短大衣(或称“小大”)、大衣多见。青年女子上衣多
为对襟,中式西式多变,裤子西式中式都有。80年代青年女子又穿毛尼料大衣、
外套。随着经济政策的开放,西式服装开始多见,冬季一般内有棉衣,外有罩衣,
穿着舒适,保暖、大方。
服装颜色:清朝至民国以大红、大绿、大黄、青色(红青)为正色,其他为杂
色。地主官僚家女子,妻可穿大红、大绿,妾只能穿淡青、淡绿、粉红、藕荷等
杂色。解放前后,群众多穿蓝色、黑色。建国前多为老蓝土粗布,建国后多为细
布蓝色、灰色、深浅多种及杂色。青年女子多穿红、紫、蓝、灰、咖啡(古铜)等
各色。冬天又喜欢穿素色素花罩衣。
食 粮食以小麦(面粉)为细粮。玉米、谷子(小米)、豆子、高粱、地瓜等为
粗粮。过去以粗粮为主,细粮多为过节日、待客之用。近数年来,城市近郊以细
粮为主,辅以粗杂粮。多数地区粗细各半,东西两山区粗多细少。熟食以煎饼、
馒头、面条为常用食品。改善生活或待客吃水饺。市场销售的锅饼、火烧、烧饼、
油条、麻花、油饼、蒸包等皆为淄川传统熟食。山区农民在建国初期从农历十月
一日到春节多为一日两餐,现为一日三餐。蔬菜冬春为白菜、萝卜等,夏秋为黄
瓜、芹菜、青椒、瓜豆等。从50年代开始,西红柿普及,为广大群众喜爱的菜果。
调味品有大葱、生姜、大蒜等。
住农村多为聚族而居,一般为一户一院,城镇则有一院数户。清朝住房有明
显的阶级区别,地主富豪多为四合院,官僚统治者多建一楼三厅 (道厅、过厅、
锁皮厅) 六厢。住房建筑形式较为复杂。科举时代所谓金榜题名或官宦之家,其
房屋建筑上安装哈吧狗、钢钗兽(百姓俗称之) ,影壁为麒麟兽(一般为“福”字
壁) 。广大群众主要讲究坚固实用,标准形式均因地而选,亦多为四合院,北屋
为上房,一上一厢或一上两厢。大门多在东南角,厕所栏圈多在西南角。住屋的
建筑材料多为石砌脚,土坯(或石头)为墙,麦秸披顶,砖瓦房子很少。有的半草
半瓦,名日“海青“。砖瓦结构房屋多为地主富豪和官僚之家才有。现在城镇居
民多住公房,楼房、平房不一。农村多以原住房整修扩建,大都座北无偏房,多
数为一户一院,少数几户一院,住房排列整齐,多为砖瓦结构,房内设施实用大
方。
行建国前,赶集上店,亲朋往来多为步行,老弱妇女有的用独轮小推车接送,
山区骑驴。解放后,交通事业逐渐发达,人们多乘汽车、火车,自行车不分城乡
已成为普通的代步工具,轻便摩托车已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