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医疗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590&run=13

明、清两代,地方官办医疗机构无考。民国淄川县政府曾设过淄川县卫生院。
建国前私立医院、诊所大都设在较大集镇,广大农村则缺医少药。
1949年6月建立淄川县职工医药合作社,1952年建立全民所有制农村卫生所6
处。 1952~1954年,组建集体所有制联合诊所4处。1956年,联合诊所发展到60
处。之后,又多次演变,至1985年,全区已实现区、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网,
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
一、淄川区医院
1949年6月建立, 前身是淄川县职工医药合作社,后改称淄川县卫生院、淄
川区医院。
1950年建院初期,院址设在精忠街 (今淄城二街北首) 。1954年建门诊用房
150平方米, 利用旧房改建手术室、化验室。1962年迁至菜园村北,1977年新建
门诊楼2000平方米、病房楼1000平方米。1980年定为全国重点县级医院,扩建病
房楼和手术室2309平方米, 爱克斯光机房184平方米。1985年建知识分子住宅楼
2935平方米,建洗衣房220平方米,附设烘干室,房顶设晒衣场。
1950年只设门诊、药房、病房。1954年分设内、外科门诊、手术室、化验室、
药房等。1961年增设中医科、针灸室。1962年分设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
中医科、急症室、化验室、手术室、放射等科室。1979年分设内科,外科,小儿
科、妇产科、中针科、皮肤科、药械科、检验科、放射科、急诊室、手术室、供
应室等12个业务科室。自1980年,又先后增设预防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口
腔科、病理室、理疗室、功能检查室 (心电图、胃镜、脑电图、心向量、A型和B
型超声波)等7个业务科室。后勤设有挂号室、收费处、住院处、食堂、锅炉房、
洗衣房、托儿所等。
1954年日平均门诊40余人(次) 。1962年门诊36346人(次),住院病人2135人
(次)。自1979年随着医疗设施的增加,医疗队伍的壮大,医疗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1976年,妇产科医师赵兰芳参加赴坦桑尼亚医疗队。同年,河北省唐山发生
地震后收治震区伤病员17名,为援外救灾工作做出了贡献。
二、淄川区中医院
1981年4月15日, 淄城公社卫生院改为淄川区中医院,其性质为集体所有制
卫生事业单位。1983年3月1日恢复原淄城公社卫生院,新建全民所有制的淄川区
中医院, 4月12日正式开诊。医院主要医疗设备有200毫安爱克斯光机l台、心电
图机1台、微波针灸仪1台、常规化验和简易理疗设备等。常备中草药达400余种,
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三、淄川区卫生防疫站
1950年8月,县卫生院配有专职防疫人员,分管全县卫生防疫工作。
1956年2月,建区卫生防疫站。1968年4月,区卫生防疫站撤销,在淄川区医
院设防治组分管全区卫生防疫工作。 1972年6月,复建区卫生防疫站,下设防疫
卫生、劳动卫生、化验和行政组(室)。
1982年,区卫生防疫站的各业务组(室)改设为流行病科、地方病科、卫生监
测科、劳动卫生监测科、检验科、宣传组。1983年改宣传组为宣传科。
四、淄川区妇幼保健站
1956年建立,1985年有工作人员23人,设妇幼保健门诊、儿童保健门诊、计
划生育咨询门诊。
五、淄川区皮肤病防治机构
1959年在口头公社建淄川区圣水寺疗养院,负责全区麻风病的调查、治疗、
管理、科研工作。1964年12月,区圣水寺疗养院迁至王村宝山,改称为淄川区宝
山皮肤病防治院。1973年秋,撤销区宝山皮肤病防治院,在区卫生防疫站设皮肤
病防治组,专管全区皮肤病防治工作。淄川区应入院治疗的麻风病人由淄博市皮
肤病防治院收治。
六、淄川区机关门诊部
1962年设立,1977年撤销,1980年1月复建。
七、淄川区卫生干部进修学校
1979年筹建教学楼600平方米,1980年6月27日落成,1983年设教学和总务办
公室。
八、淄川区结核病防治站
1980年1月建立, 配有专职人员6名,站址初设淄城一街南首,1983年3月迁
至淄川区中医院门诊楼。
九、区分院、乡镇卫生院
1950年建立淄川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下设淄城、昆仑、罗村、寨里、磁村、
龙泉、杨寨、峪林、萌水、沣水、南仇11个区分会。个体开业医生和散在的中西
药卫生人员入会者169人,承担着当地的医疗预防工作。
1952年,在二区孤山,三区龙口、五区南石口峪、七区池子头、八区杨寨、
九区罗村建立全民所有制的卫生所。
1952~1954年,个体开业医生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先后在昆仑、淄城、王
村集资组建集体所有制联合诊所4处。 1956年发展到60处。是年,瓦村、金岭、
阴柳、蕉庄联合诊所转为全民所有制卫生所。1957年,联合诊所改称乡(镇)卫生
所。
1958年6月, 杨寨、池子头、南石口峪、金岭、瓦村、蕉庄、洪山,罗村等
公立卫生所和傅家医药门市部改称为地段医院,同时将乡(镇)卫生所改称乡(镇)
医院。是年底,原博山县太河、峨庄、口头、东坪、边河、南仇、蓼坞、田庄公
社的医疗机构划归淄川区。
1959年,全民所有制的地段医院和公社驻地的乡(镇)医院合并调整,建立23
处集体所有制公社医院。1962年3月,建商家公社医院。8月,公社医院和查王、
二里、黄家铺、中埠、湖田卫生所改称为公社卫生院(所)。1964年,全区共有卫
生院34处。 1971年区划调整后,全区共有公社卫生院23处。1972年2月,太河、
西河、峨庄、寨里、田庄、岭子、昆仑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卫生院转为全民所有制
的区医院分院,集体职工2167名转为国家职工。
1981年4月,淄城公社卫生院改为淄川区中医院。1983年3月,恢复淄城公社
卫生院。1985年有乡镇卫生院16处,区分院7处。
十、村级医疗机构
农村医疗预防点是在生产大队保健站(卫生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1985
年,全区设有村卫生所(保健站)539处,其中村或群众集体办的435处,乡村医生
或卫生员联合办的l处,乡(镇)卫生院设点5处,个体办的92处,其他6处。
十一、厂、矿、学校医院(保健站)
建国以来,随着工业生产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区境内较大厂矿、学校、
企事业单位陆续建立起医院(保健站)。1985年,工矿企业共有保健站51个,配有
医疗卫生人员140人。学校卫生室共有医疗卫生人员12人。
区境内另有市属淄博市精神病医院。市属以上工矿企业卫生医疗单位有:淄
博矿务局洪山中心医院、昆仑分院及其厂矿保健站,山东省生建机械厂医院,黑
旺铁矿医院,淄博瓷厂医院、淄博陶瓷机械厂、淄川陶瓷厂、洪山铝土矿等厂矿
保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