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发展与普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546&run=13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般阳书院改为淄川县立高等小学堂,这是淄川的第
一所学校。三十一年(1905年),知县王荩臣筹经费创办民立学堂50余所。
民国6年(1917年),全县分为11个学区,立案学校共118处。1920年,全县有
高等小学2处,女子国民学校1处,城乡国民学校142处。学龄儿童22906人,入国
民学校2109人, 入代用国民学校19303人。 1922年,全县共有小学194处,学生
6800人。
民国17年(1928年),全县有高等小学8处,初等小学300处,学生12000余人,
教师500余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lO%。学校分布极不平衡,广大山区几乎没
有学校。 1929年,在全县实行随粮带征教育经费48000元,教育经费得以充实,
学校有了较大发展。 完小由8所增至16所,初小增至524所,学生21711人,教师
766人。 1931年,全县学龄儿童总数39210名,就学儿童只有15578人,失学儿童
占三分之二。1938年,有完小2处,乡村小学38处。
抗日战争时期,县抗日民主政府积极开办抗日小学。1939年冬,淄东根据地
较大村庄先后办起了小学,并在太平、罗村两乡建立了高小,读抗日民主政府编
印的课本,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学生还积极参加课外政治活动,轮流站岗
放哨、 传递情报、信件。1940年8月,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淄西岳峪村集中根据地
各村小学教师受训一月。之后,在镇门峪一带20余村办起了抗日学校,入校学生
600余人。 抗日学校师生除在学校学习抗日救国的道理外,还辅导妇女识字班学
习,教唱抗日歌曲,组织文娱宣传,参加支前活动。
1945年日军投降后,民主政府立即着手恢复教育。1946年2月,首先在淄城、
洪山、 萌水成立3处完小,采用鲁中南行署编印的语文、算术课本。其他各区、
乡(镇)、村大部分学校也先后开学。
1948年3月,淄川解放,随着社会秩序的安定,教育工作渐次恢复。5月份,
淄城地区恢复了小学3处。6~8月份,省举行教育研究会(青州会议) ,淄川县11
人参加了会议。 9月初,县长晏兴堂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贯彻青州会议精神,恢
复淄川教育。 10月,全县11个学区有7个学区配备了教育助理,同时有领导地重
点设学,年底共有完初小192处,412个班,教职员444人,学生15577人。
1950年,全县有小学348处,在校生24548人,超过解放前在校生历史最高水
平的1倍以上。 1952年,根据党提出的“文化上山,教育归山”的指示,淄川大
力加强了山区教育。是年全县有小学430处,在校生34305人。教师也由1949年的
459人增加到1078人_o1955年, 全县共有小学514处,在校生50537人,教师增至
1331人。
自1958年起,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公、民办小学都有了很大发
展。1960年,全区共有小学721处,在校生91544人,教师2819人。其中民办小学
199处,在校生33236人,民办教师1029人。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办学方针,全区共有公、民办
小学540处, 在校生78060人,教师2783人。1965年,全区共有公、民办小学540
处, 在校生92916人,教师3154人。1969年,农村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实行民
办公助。
1971年,恢复公办小学。1980年,全区公、民办小学共414处,在校生78774
人。1985年,全区公、民办小学共410处,在校生606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