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民兵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492&run=13

1937年年底,日军侵入淄川。1939年夏,县境内即有民兵性质的抗日游击小
组活动。1940年夏,第五区镇门峪李在斌串联组织了4名青壮年,建立了民兵队,
李在斌任队长,这是淄川最早的民兵组织。1942年以后,民兵队、自卫团、自卫
队等各种形式的民兵组织相继建立, 各乡设有民兵队长。1945年,全县600多个
村都建立了民兵队,共有民兵3.2万余人。1947年,国民党占领淄博时,淄川民
兵成立了联防队,坚持斗争,直到淄川最后解放。
建国初期,全县的民兵组织分为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两种,几个村的基于民
兵成立联防队。 1952年,各乡设立民兵大队部,设大队长和指导员各1名,并对
适龄青壮年进行登记,推行普通民兵制。
1958年9月29日, 毛泽东主席发出“全民皆兵”的号召,淄川开展了大办民
兵师的活动。凡18岁至45岁的男性和18至35岁的女性,只要身体健康、政治可靠,
都编入民兵组织,并制定了全民军事化方案。在农村,公社建立民兵团,生产大
队建立民兵营,生产队建立民兵连,按基干、普通民兵分别编制。在城市,根据
行业不同, 采取分类归口的办法编组。1964年8月,淄川区正式成立民兵师,辖
14个团,78个营。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兵工作受到干扰和破坏,使民兵组织工
作和训练活动一度中断。
1970年6月,淄川区组建了武装民兵基干团,辖6个营,18个连。1972年12月,
区组建了辛大铁路口头大桥守护分队,1973年1月接防,1985年7月守桥分队撤销。
1976年春, 对武装民兵基干团进行了组织整顿,辖8个营24个连,另有重机
枪、高射机枪、八二迫击炮连和卫生队。
1981年6月, 根据中央民兵组织调整方案,对民兵组织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整
顿,缩小了民兵组建范围,压缩了民兵年龄,简化了民兵组织层次。取消了民兵
师、武装民兵基干团和乡镇民兵团的建制,只编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调整后,
民兵减少了数量,提高了质量,队伍精干,指挥灵便,群众负担减轻。在调整的
同时,还把民兵制度同预备役制度、民兵工作同战时兵员动员工作结合起来,加
强了后备力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