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肉食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241&run=13

肉食品业以经营猪、牛、羊肉为主,历来多生熟兼营,自宰自销,沿街叫卖。
各地乡村皆有手敲木梆的肉挑子,资金富裕的在城区雇用人员,开设店铺或固定
的肉架子。
早期的肉食品业设备较简,一般设二口大锅(屠锅和汤锅) 、杀猪架、各种
刀具和猪圈。 一般经营户自宰自销,家人帮忙,少数大户雇人经营。雇用人员2
~3人, 一个先生,一个抱刀的,一个杀猪的。生意的兴衰,与雇用的先生和抱
刀的关系甚大,故店主都雇用业务熟,技术好的亲戚或朋友。经营品种分生熟两
大类,生肉以猪肉为主,牛、羊肉次之,熟肉称肴肉,有猪、牛、羊肉,香肠、
下货、板肚、肴鸡等。
肉食品业发展历史漫长,清朝末年形成了两种经营方式,一是城区的官架子,
他们资金较多,设有门头,每年向县府纳税,占有固定地盘,垄断市场,独家经
营,不准同行进入,人称官架子。二是走街串乡的肉挑子,他们小本经营,分布
在各乡村,肩挑肉担,沿街叫卖或到乡村集市上设摊。只有到了旧历年底,猪肉
供不应求时,肉挑子方能进入城区市场,如西关大集过了腊月二十日,天天有集,
肉挑子由十几个猛增到百余个,猪肉每天上市量多达三、四百头,故有“乱了肉
架子”的说法。
生猪来源主要依靠当地农村或莱芜、 费县。生猪收购,论个估价,赊购经
营,销后还账。集市收猪,需通过经纪人,现钱结算。
早期的肉食品业集中分布在洪山镇和县城周围, 次则分布在寨里、龙泉、
罗村、杨寨、磁村、昆仑、西河等地。民国初期,屠宰户30余家,从业人员60余
人; 1937年后猛增到85户,123人,解放战争时期肉食品业店铺逐渐减少。解放
初期肉食品业网点93个,从业人员118人。
建国初期, 肉禽蛋等农副产品由肉食联营组经营。1954年,淄博市食品公
司在西关鱼市街建起国营食品收购组, 雇用收购员7人,分别在昆仑、磁村、寨
里、龙泉、罗村、西关、黄家铺等地组织供销社代购生猪。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收
购生猪,保证出口,控制货源占领市场。生猪收购后集中于西关,调往张店出口。
1956年7月过渡到供销社的私营肉食业人员91名, 转入食品收购组,8月18
日食品、 收购组改建为淄川食品收购站。内部机构设人秘、会统、储运、业务4
个股室。下设淄城、王村、磁村、萌水、傅家、沣水、石马、彭阳食品收购点。
1958年淄川食品收购站改为淄川区商业局食品经理部,统管全区购销计划,
并负责特需供应工作,下属收购点全部交给当地供销社和工矿商店管理。1959年
后,淄川食品经理部几易其名。
1963年4月, 食品业实行“一条鞭”经营,名为中国食品公司山东省淄博市
食品公司淄川商店。设立了鲜蛋、生猪仓库,各地食品收购点收交商店管理。并
建立了淄城、 洪山、昆仑3个食品门市部,杨寨、罗村、口头、王村、磁村、太
河、 边河7个食品购销站,开展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就地销售。1966年10月,
食品商店与淄川水产商店合并,仍称淄川食品商店,原水产所属的仓库,门市部
作为下属机构独立核算。 1977年1月,淄川水产商店分出。1983年,淄川食品商
店易名淄博市淄川区食品公司, 干部职工306人,其中干部44人,内部机构设有
人秘、 会统、业务、生产卫生4个股室,下设淄城、昆仑、磁村、岭子、西河、
13头、张庄、峨庄、太河、蓼坞、寨里、罗村、杨寨、洪山、龙泉食品购销站,
淄城、昆仑养鸡厂,500吨冷库,禽蛋仓库,零售门市部,2处待业青年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