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国营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236&run=13

1950年, 淄川有国营百货流动供应组1处,隶属山东省百货公司周村分公司
博山支公司, 职工26人,经营货物200余种。同年,在淄川建立山东省专卖公司
淄博专卖处, 管理烟酒专卖业务。1950年1月,建立淄博支公司淄川经营组,职
111人,经营百货、纺织、五金、医药、糖茶等千余种商品的批发业务。1952年,
建立昆仑煤建经营处。 是年,国营商业机构3处,职工56人。从1953年开始县内
先后设立了花纱布经营组、食品收购组、水产推销组、蔬菜门市部等国营商业。
1957年,国营商业职1301人。1958年,商业分局成为政企合一的管理机构。
同年,供销合作社转入国营商业,下属24个商店,751个门市部(加工厂68个) ,
共有职工3768人。
“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思想泛滥,重生产,轻流通;重国营,轻集体,
商业规模相对缩小,流通渠道趋于单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对外开放,对
内搞活”的方针,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
渠道并存的流通体制逐步形成。1985年国营商业有百货、五金交电、纺织品、石
油、烟酒、水产三级批发机构和淄城,洪山、昆仑、洪五百货零售商店等15个单
位。设有商业服务网点92个,职工2176人。
1949年国营商业交易额,在社会商品总交易额中仅占3.3%,1952年交易额
比重上升为6.57%, 到1957年跃居34%,1959年比重上升为90%。1961年国民
经济调整中,国营合作商业分开,恢复多种流通渠道,国营商业交易额所占比重,
较前下降,1962年比重为51.09%。1978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793.1万元,
比1949年增长11.14倍,198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099万元,比1978年增长1.
87倍。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176万元,比1984年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