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1&rec=1&run=13


淄川,为山东省淄博市辖区之一,位于市境中部。东邻益都县,西接章丘县,
南连博山区,北与周村区、张店区、临淄区接壤,东南与临朐、沂源两县毗连。
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42公里,总面积999.065平方公里。区辖9个镇,14个乡,
482个行政村。居住着汉、蒙、回、满、藏、壮、朝鲜、侗、土家9个民族,总人
口62.6万人。
淄川历史悠久。口头一带出土的陶片,王母山巨石文化,皆表明在新石器时
代先民们即在淄川地区蕃衍生息。夏、商为青州之域。西汉初建般阳县。南北朝
置清河郡于般阳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淄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淄州为
淄川郡,元至元元年(1264年)淄州升为淄州路,后改为淄莱路、般阳路。自西汉
建县,历经两千余年,至1955年撤销淄川县建制,改建为区。
淄川,地处北温带,地跨东经117o4
1’~118o14’、北纬36o22’~36o45’
之间。区境内,地势起伏,平原、丘陵、低山相间,城区与乡村交错,淄河、孝
妇河、范阳河纵贯南北,自然条件优越。
淄川,资源丰富。农、林、牧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099886.5亩,占总面积的
73.4%;.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563.8小时,占本地可照时
数的58%,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122.91千卡/厘米。平均气温12.9℃,平均地
温15.2cm,平均无霜冻期196天;年平均降水量692.9毫米,径流量34565.5万
立方米,生物种属繁多,池板梨、山区黑猪、大黑山羊等名贵品种,驰名省内外;
矿藏,煤、铁矿石、铝矾土、耐火原材料、大理石、花岗岩等,已探明储量皆居
全市之首。石灰石、紫砂石、石英石等储量大,磷矿石、白垩土也有分布,煤矸
石遍及矿区。淄川有着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天然条件。


淄川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明永乐年间,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在淄川境
内安寨聚义,举兵造反,声震海内。清同治元年(1862年),刘德培率众抗漕起义,
自立为“大汉德主”,震撼清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昆仑民众奋起反对帝
国主义的侵略和欺侮,痛打了为非作歹的德国巡警及其帮凶。宣统二年(1910年),
西部山区数千民众涌进县城,抗议官府增收石匠税。民国3年(1914年) ,马棚一
带51个村庄民众进城抗议官府妄加山田税……。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山东党组织的领导人王尽美、
邓恩铭先后来到淄川传播革命火种。 1923年2月,洪山镇周宪章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成为淄博地区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4年,中共淄博矿区支部建立,为直属
党中央领导的淄博地区的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自此,淄川人民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斗争有了正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抗日战争时期, 淄川人民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奋起参战,抗13救国。
1937年12月,洪沟、瓦村分别建立起抗日游击小组,黑铁山起义后合并编为山东
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四中队,成为淄川的第一支人民武装力量。此后又相继
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四中队、第二十三中队、第二中队、第六
中队, 淄川县独立营、淄川县青年大队等人民军队。1938年3月15日,第三、第
四、第十四、第二十三中队攻克淄城,捣毁伪淄川县地方治安维持会,淄城第一
次获得解放, 迎头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8年6月,中国共产党淄川县委员会建
立, 1939年6月,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诞生,淄川人民在党和抗13民主政府的领
导下,以东西两山区为革命根据地,主动出击,拔除据点,破袭铁路,突袭敌营,
打击敌人,坚持斗争,渡过了艰难困苦的八年岁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淄川人民为了全国人民和自身的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青年踊跃参军,全民支援前线。淄川共有3600余名青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有15万余人次奔赴前线为解放战争服务。军民协同作战,打败了国民党政府
军的轮番进攻,四次解放淄城,粉碎了地主还乡团的复辟倒算,开展了轰轰烈烈
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8年3月,淄川最终获得解放,淄川人民真正踏入了国家主
人的行列。


淄川,工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农为业是淄川人民的传统,淄川人民
也非常重视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大汶口文化时期,生活在口头一带的先民们
已开始烧制和使用陶器。北齐时,淄川是我国北方青瓷的重要产区,今寨里镇大
张古窑址,是目前我国北方唯一已知的1300年前的青瓷窑炉;煤炭,境内民众早
在隋、唐代即已开发利用,磁村古窑址,是唐代以煤炭为燃料烧制陶瓷的窑炉,
到北宋年间,淄川煤炭充斥于京都市场;1888年,苏家堤煤矿使用蒸汽机排水,
淄川煤矿出现机械采煤;1906年,淄川炭矿所在洪山建起了淄博第一座发电所;
1924年,悦升公司在西河镇开办了机部机修厂、铁工厂,开始了机械制造和维修。
淄川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工农业生产历史,本应是工业发达的
富庶之地,但在元、明、清时代,封建统治者厉禁民间开采煤炭,矿产资源的开
发利用遭受限止。进入20世纪,淄川的煤炭开采权,先后被德国、日本帝国主义
者所霸占,经济遭受掠夺,人民惨遭蹂躏。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国民党统治者横
征暴敛,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至建国前夕,淄川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区。
建国36年来,淄川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农业 建国前,淄川农业生产落后,单位面积产量低而不稳。建国后,淄川
人民为了改变生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对
山、水、林、田、路进行了综合治理。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8座,塘坝151座,
总容水量3亿多立方米。打机井1806眼。修建了数千条水渠,共计长度168公里。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7万亩。整地改土4.2万亩。水浇地,由建国前的4万亩发
展到19.3万亩。 建成高产稳产田14.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86%。与此
同时, 农业机械在区内全面推广使用。 1985年,全区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
4647台,农用汽车1114辆,农机总动力为313578马力。机耕面积23万亩,占总耕
地面积的50 .86%。 机播面积为13.5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77%。随着
生产条件的改变,耕作技术的提高,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粮食亩产量由1949年
的116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394公斤。

工业 建国后,淄川工业获得了新生。1985年,区境内共有市属以上厂矿企
业44个,区属厂矿企业27个,乡镇办厂矿企业203个,村办企业960个,拥有采矿、
制造、加工、机械、陶瓷、建材、化工、冶金、电子、纺织等多种工业门类,产
品达数百种,年实现产值31374万元(不含市属以上企业) ,为建国初期1952年的
492.5倍。煤炭生产,淄博矿务局所辖9大国营统配煤矿,有7家在淄川境内。此
外,乡镇办煤井遍布境内矿区,年产煤炭百万余吨,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年产百万
吨原煤的县(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淄博无线电五厂生产出全国第一台海底地
貌探测仪,成为全国海洋探测仪器的重点生产厂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区内建材工业发展迅猛,乡镇村办建材企业遍及全区,1985年,建材企业总产值
达815万元,成为新兴的建材之乡。

城市建设 淄川古城,历史上曾为郡、州、路、府、县治所,以“回首看般
羊”驰名省内外,但至解放前夕,历经兵患战乱,已是破烂不堪。今只城市建设,
已扩展为以淄(城)、洪(山)、昆(仑)为主体,同时建设乡镇政府驻地集镇的新的
城市建设格局。 今日古城,城西孝妇河上千米内建有公路、铁路大桥4座,顺河
眺望,美丽壮观。城西南,拦孝妇河和般河水筑坝成湖,以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
字命名,辟为留仙湖公园。城东杜坡山麓,由北到南辟为新兴工业区、文化区,
正在兴建之中。古城将与洪山工矿区连成一体。经过30多年的建设,淄川城区一
改旧貌,成为街道布局合理、工矿企业林立、文化教育设施齐全、经济发达的新
城市。

交通 建国后,淄川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辛(店)泰(安)、张(店)博
(山)铁路贯穿南北。济(南)青(岛)、张(店)博(山)等干线公路穿境而过。乡镇政
府驻地皆通公路客运,村村皆有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商业 1949年,境内共有翟营商业户4000余户,在业人员8000余人,其经营
额占整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90%。1956年经过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
营、合作商业逐步成为商品流通市场的主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营、
集体、个体商业皆有了新的发展。1985年,商业零售网点共有5588个,从业人员
21959人,个体商业户4108户,从业人员4704人,社会零售总额达27176万元,呈
现着市场繁荣、供销两旺的景象。

对外贸易 淄川对外贸易产品繁多,主要出口产品有土特产品、化工产品、
轻工产品、矿产品、五金制品、工艺品等,出口25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出口
总额为907.5万元。

文化教育 1985年, 区内有小学410处,普通中学70处,农业中学和职业中
学6处, 在校学生68739人,小学教育已经普及。区内还设有中等专业学校3处。
文化设施有文化馆、站24处,图书馆(室)265处,影剧院24处,电视转播台13座,
有线广播站25处。改变了建国前的文化教育落后状况。

医药卫生 建国前,境内仅有散在的民间乡医,缺医少药,医疗条件落后。
1985年,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处,床位722张,医务工作人员1150人。农村
普遍建有卫生室或保健站。经过30多年的防病治病,区内先后消灭了天花、鼠疫、
霍乱、地甲病、黑热病、性病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加,除上交国库外,收支平衡,略
有节余。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摆脱了建国前工人生活朝不保夕,农民生活半
年糠菜半年粮的状况。 1985年,职工收入,集体企业职工人均942元,国营企业
职工人均1015元;农民收入,人均现金529元,口粮284.5公斤。

建国30多年来,淄川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辉煌的,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
也出现了一些挫折和失误。 1957年, “整风反右"运动的扩大化,一些人遭受
批判斗争,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在民主生活中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8
年,在“大跃进”和“大炼钢铁”运动中,以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生产建设,以
“理想”的共产主义标准指导分配,使生产力、生产关系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是以后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一大
批干部被打倒,知识分子被视为“黑帮”、“牛鬼蛇神”,各级党政机关被“夺
权”,导致十年动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这些问题才得
以彻底纠正。


淄川,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借鬼妖喻人世,倾激
情于笔端,著成《聊斋志异》,刊布四海,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明末清初,
名医翟良,品质高尚,不图富贵,甘居乡里,为民众解除病患,被赞称为“神医”。
清末民初,孙迥琨致力于讲学、著述,名传陕、甘、豫、鲁等省,为一代儒学名
流。抗日战争暴发后,李光祥为拯救民族危亡,弃医从戎,参加十三人聚义,挺
身组织抗日武装。解放战争中,女英雄刘志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革命。在社
会主义建设中,孙兆珍率众治水,建成“赛龙”工程,名扬全省。女青年张美花
道德高尚,舍己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成为全市青年的学习榜样。
淄川,名胜古迹遍布全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蒲松龄故居、马鞍山抗
日革命遗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大张古窑址、磁村古窑址、郝家古窑址、
西坡地古窑址、刘德倍起义“大汉德主”政府遗址、太河惨案纪念地——钓鱼台、
杨寨塔、苏相墓。此外,还有莲花庵、青云寺、土峪天主教堂、大奎山摩崖石刻、
金鸡峪摩崖造像、庞涓墓、苍龙峡、昭阳洞、悬羊山、太河水库、万米山洞、留
仙湖等。
古迹名胜反映了淄川人民的智慧,记录了历史的进程。建国30多年来,淄川
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又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将成为振兴淄川,
建设淄川,加速淄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今天的淄川,已被列为山东半岛开放区,一个宏伟的发展规划业已开始实施。
改革、开放为建设一个新淄川铺平了道路,创造了条件。放眼淄川大地,一派生
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展望前景,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淄川区志》编纂出版,是全区人民的一件大喜事。
地方志素有“资政、教化、存史”之功能,使人们“前有所稽,后有所鉴”。
因此,编纂一部观点正确、内容翔实、体例完备的新区志,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
记述,使之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知识与文化的积累,给人们以智慧和启迪,
这是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大事,尤其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更具有承前启后、服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区建置于西汉初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志书编纂源远流长,所修县志
曾先后七次成书刊印。民国26年(1937年)修志将成,但因外敌入侵,时局纷乱,
所集资料散失殆尽;60年代,政府曾筹备修志,却因故未成。
区志,是一区的百科全书。早日编纂出一部新区志,是全区60多万人民的心
愿。这部新区志汇集了淄川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各
方面的演变情况,上溯千年,纵横百里,凡重大事件,力求记载,它将为建设社
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兴旺、富庶美丽的新淄川发挥应有的作
用。
我们在区志的编纂过程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实事求是
地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坚持在方志体例上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力求思想性、科学
性、资料性的统一,立足序当代,详今略古,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总结历史经验,反映客观规律,突出淄川人民勇于斗争,艰苦奋斗,坚
持改革,开拓前进的精神,充分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成就、新变化、
新气象。
编纂社会主义新区志,工程浩繁,任务艰巨。区委、区政府在修志之初就号
召全区人民群策群力,修志人员团结合作,务成其事。现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和各阶层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在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指导下,历时六载,
几经删改,终于完成了这部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体例编纂的新区志。
借志成付梓之际,我们代表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所有为《淄川区志》的
编纂给予关心、大力协助、作出贡献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中共淄川区委书记 常志钧 淄川区人民政府区长 傅景鸿

凡例

一、 本志编纂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 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

二、本志断限,起于1840年,止于1985年。本着详今为主,溯古为辅的原则,
对部分内容适当向前追溯或下延。

三、本志结构,分篇、章、节三个层次。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综
合体裁,以志体为主。

四、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个别事件采用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政治
运动散记于篇章内,不作专章记述。

五、时间,本志纪年采用公元纪年,中国纪年放在( )内,凡行文中须用历
史纪年时,则将公元纪年置于( )内注明。

六、数字运用,凡统计数字一律运用阿拉伯数码,正文根据需要采用其他记
数形式。世纪、年代、公历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农历月日用汉字。

七、本志用语采用语体文,但也适当采用通达的古词语。

八、 坚持不为生者立传原则,对有必要记述的人和事,采用以 事系人的形
式散见各篇章中。

九、本志所附旧志序、跋,系择要而取。

十、所用建国后各种统计数字,均以统计部门和有关部门现行行政区划的统
计数字为准。行政区划的扩大或缩小期间,统计数字不作增减。

十一、本志所用计量单位均沿用1985年前通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