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旱 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6&rec=69&run=13

全县旱涝灾害比较频繁, 1368年到1982年的614年间,旱灾65次、涝灾60次,旱
涝灾害次数大致相等, 约10年间出现1次。其中特大旱灾7次,约90年出现1次;特大
涝灾5次,约120年出现1次。20世纪70年代前,涝灾多。1953年7月29日到8月4日,全
县连降暴雨,仅8月4日一日降雨162.4毫米,大沽河泛滥成灾,倒塌房屋37090间,财
物损失无计、粮田受灾面积51.2万亩,成灾面积19.64万亩。1955年7月3日、4日,全
县降雨220毫米,大沽河、小沽河、潴河河堤8处决口,冲毁苗11000多亩。1960年6月
到8月70余天内,全县平均降雨741毫米,部份地区达800毫米,其中6月底7月初的6天
时间降雨332.1毫米,粮田受灾面积90多万亩,其中仅水灾面积达56万亩。1962年7月
8日到8月19日,40天时间内全县平均降雨700毫米,其中8月13日两小时降雨120毫米。
1964年,全年降水1420.4毫米,7、8两月连降暴雨,7月6日24小时降雨达152.4毫米,
全县成灾面积12.2万亩。1985年8月18日3时到21日6时,全县平均降雨303毫米,最大
一日降雨量达317.5毫米。 80年代以来,旱灾频繁,危害严重。1975年4月26日到6月
22日, 58天滴雨未落。1981年全年降水377.0毫米,占历年平均降水量的53%,其中5
月28日到7月1日35天无雨。1982年8月2日到29日,28天无雨,两年共有17万亩玉米旱
绝产。本县在各个季节都会出现干旱,春旱较突出。1964年到1982年间出现春旱12次,
其中1976、 1981、1982年3次重旱,1976年春降雨公亩44.9毫米。春涝出现机率低,
据600年的历史资料载,春涝出现8次,约75年一遇。
初夏旱 1964年到1982年,共出现8次,机率很高。
初夏涝 一般不出现,仅个别年份汛期来得早,易形成成局部涝灾。1979年初夏
降雨达206.9毫米,6月24日、25日两天降雨169.4毫米,冲走小麦6.5万多公斤、麦个
子82亩,全县积水面积达20万亩。
夏旱 也称伏旱,1368年到1985年,较严重伏旱出现30次,约20年一遇。近30年
来,夏旱频繁,约4年左右一次,1964年到1987年,夏旱出现9次,平均2.7年一次。
夏涝 据600年历史资料载,夏涝出现51次,其中特大涝灾5次。1964年到1985年,
出现夏涝4次, 其中1964年汛其来得早,持续时间长,7、8两个月连降暴雨,降雨量
达939.3毫米,大片农田积水,作物被淹减产。
秋旱 1964年到1987年,出现秋旱15次,约1.5年一遇,秋播皆需人工造墒。
秋涝 1964年到1987年, 出现4次,约6年一遇。1964年9、10两月降雨日数为25
天,秋作物在地里生牙或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