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县城现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5&rec=12&run=13

平度城位于县境中部,潍(坊)石(岛)公路、青(岛)沙(河)公路、高(密)
平(度) 公路汇交处。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5年,城区面积扩大到6平
方公里。 驻城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152个,35,0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246
人。
主要街道马路有:
胜利路 是城内东西走向的大街。从明清两代到中华民国,称钱行街,1945年改
称胜利街、石条铺筑路面。1970年拆除石条,1973年拓宽到20米,铺筑了柏油路面。
1985年东关街、东阁街、西关街统称胜利路。
振兴街 城内南北走向,北起红旗路,南至环城南路。中华民国时期称中山南街,
解放后称胜利街,1980年因和东西大街重名,改称振兴街。长415米,宽8米。1973年
铺筑了柏油路面。东关街 以古城方位而得名。西接胜利街,东接东阁街。1985年并
入胜利路。
东阁街 因街东头有明朝跨街建筑的千佛阁而得名。1985年并入胜利路。
西关街 西关街以古城方位而得名。1985年并入胜利路。
环城路 1958年拆除旧城墙基,填平护城壕,筑成马路,分环城东路、西路、南
路、北路。环城西路北起人民路,宽32米,长850米;环城南路宽32米,长350米;环
城东路宽24米,长870米。都在1973年铺筑了柏油路面。环城北路长320米,1985年改
建为北环城路商场。
天柱路 南段原称交通街, 北段原称环城西路, 都在1973年铺筑了柏油路面。
1985年向北延伸到水沟子村西,长2,550米。
云山路 南起潍石路,北至现河北,1973年和1981年铺筑柏油路面。原名交通路,
1985年改称云山路。
文化路 在现河山西, 南起潍石路, 北至人民路, 宽28米,长1,300米。建于
1984年。柏油路面。
龙山路 在现河以东,南潍石路,北至人民路。1975年铺筑柏油路面。原名跃进
路,1985年改称龙山路。长1,320米,宽28米。
青年路 在现河东岸,北起红旗路,南至胜利路,1958年修筑。
红旗路 1958年建,东起龙山路,西至荷花湾。1985年延至天柱路。1974年铺筑
柏油路面,1982拓宽人行道。宽32米,长3,000米。1985年建荷花桥。桥西建有游园,
内有假山、凉亭、喷泉、长廊、书报亭、摄影亭等小品建筑。
潍石路 由西往东, 路经城南。从东青沙路口至西青沙路口,长3,700米。1985
年春拓宽到40米,柏油路面。
人民路 东起龙山路, 西至青沙路,1985年整修,宽32米,长4,530米,中段为
柏油路面。
泽山路 南起红旗路, 北至人民路,1985年整修拓宽,宽24米,长418米。1985
年建成泽山路商场。
党、政机关,主要分布在红旗路、人民路和云山路两侧。红旗路西段,驻有中共
平度县委、平度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等县级领导机关。县人武部驻云
山路中段东侧。县公安局驻红旗路中段路南。县法院驻云山路南段路西。县检察院驻
东关街南。
厂、矿企业,多集中在潍石路两侧,红旗路中段和东段,以及云山路北段。城区
内有电厂、化肥厂、棉纺厂、挂车厂、麻纺厂、电子材料厂、机械厂、酒厂、大理石
厂和外贸冷藏厂等近40家工厂,占县属厂、矿总数的59.6%。
邮电局在东关街北,建有邮电大楼,办理邮政、电信业务。长途汽车站设城区西
南角潍石路北侧,在潍石路与青沙路的交叉点和高平路的终点。
商业门市部有百货大楼,红旗路商店,五金交电、土产杂品、果品、蔬菜、副食
品等各类门市部、服务行业有旅馆、饭店、浴池、理发馆等。
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东南部,有平度一中、平度九中、平度师范和平度县都是进
修学校。平度实验小学,在红旗路西段路南。县城内共有各类学校35处。
宣传部门有:《平度大众》报社,驻人民路南侧;平度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位于红
旗路西段北侧。文化部门有电影公司、吕剧团、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娱乐场所有平
度影院、平度剧院、工人俱乐部、礼堂(兼放电影)等。
医疗卫生机构有平度县人民医院,在环城北路以北;平度县中医院和城关镇医院,
在云山路南段路东;妇幼保健站和药品检验所,设红旗路西段路南;卫生防疫站(附
设对外门诊部)和卫生学校,在云山路北段路西。新建中医院主楼在文化路西侧。
县城内的古建筑有千佛阁、崇德宫和城隍庙。
七十年代以来,城内增加了许多高层建筑。主要有百货大楼、邮电营业办公楼、
县人民医院门诊楼、招待所大楼、县委办公大楼、县政府办公大楼、平度影院、平度
剧院、平度长途汽车站、人大政协办公大楼、平度大厦等。从1971年至1985年,县城
新建楼房600余栋,建筑面积为63万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