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物传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757&run=13

张步
张步, 西汉琅玡郡不其县(今崂山县)人,字文公,兄弟4人,排行居首。更始
年间(公元23~25年),张步同其弟张蓝、张弘、张寿在不其县聚众数千,起兵攻取
邻近各县并占领琅玡郡,后据有青州、徐州一带。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梁王刘永自称天子,封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建武二
年(公元26年)八月,刘永兵败,逃睢阳。十一月,汉光武帝派太中大夫伏隆(伏湛
之长子)持节招降张步,封其为东莱郡太守。建武三年(公元27年)二月,刘永复封
张步为齐王,张步杀伏隆后复投刘永。七月,光武帝之虎牙大将军盖延攻破睢阳,捉
获刘永。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光武帝遣耿弇与张步大战于临淄(今青州附近),
张步败,再降光武帝,封为安丘侯,徙居洛阳。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八月,张步自洛阳抵琅玡,拟率众入海反汉。次年,为琅
玡郡太守陈俊所杀。
逄萌
逄萌,字子康,汉北海郡都昌县(今山东省昌邑县)人。家境贫困,曾任亭长。
县尉路过驿亭,逢萌迎候拜谒,事后感慨不已曰:“大丈夫岂能为他人服役!”遂去
长安就学,研读《春秋经》。在长安闻王莽杀其子,愤慨已极,对友人说:“三纲已
绝,不走必有大祸!”乃悬冠于长安东郭城门,回归故里,携眷属到辽东居住。建武
元年(公元25年)复自辽东来崂山“养志修道”,屡次谢绝光武帝的诏令,拒不出仕。
伏湛
伏湛, 字惠公, 汉琅玡郡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县)人。官至大司徒。建武六年
(公元30年),封不其侯,自洛阳徙居不其城(在今崂山县城阳镇城阳村北),食邑
3600户。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夏,应诏出仕,未及赴任,中暑病故。光武帝“赐
秘器,……亲吊祠,遣使者送丧修家”(《后汉书·伏湛传》)。
伏湛死后,次子伏翕继承侯爵,依次为伏光、伏晨、伏无忌、伏质、伏完、伏典
袭爵,共8代。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一月丁卯,曹操命尚书令华歆带兵入洛阳
皇宫,抄弑皇后伏寿(伏完之女)及其2子,又杀伏氏家族百余口,不其侯国遂除。
童恢
童恢,东汉不其县令,字汉宗,琅玡郡姑幕(今山东省诸城)人。曾任州郡小吏,
司徒杨赐闻其奉公廉洁, 乃召至府中,委以官职。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出任不
其县令。在职期间,勤于政事,体恤民情。县衙小吏或百姓有过错者,晓以理义;克
尽职守或为百姓做好事者,则赐酒肴勉励之。童恢身为一县之尊,不图荣华富贵,专
事倡导农、桑、牧、织等业,诸产业井井有条。境内秩序良好,牢狱连年不押囚犯。
邻近各县百姓迁来不其县就居者甚多。
童恢以政绩卓著,由不其县令迁任丹阳郡太守。离任后,不其百姓曾立童公祠,
又筑衣冠家,年年祭祀。在民间流传有关童恢的故事甚多,驯虎的故事至今妇孺皆知。
李哲玄
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今河南省兰义县人。他聪敏异常,诵读不忘。15岁
考中进士,唯好清淡,喜读道经,乃舍弃仕途,云游四方,访求道家名师。后入罗浮
山中, 随道人罗浮潜修多年。天祐元年(公元904年),云游至崂山,对崂山之山海
奇观颇多留恋,遂居太清宫修行布道,旋建“三皇庵”,供奉三皇神象。后唐同光二
年(公元924年) 道人刘若拙自蜀来崂山,李哲玄与之相谈契合,过从甚密。后周初
年,敕封为“道化普济真人”。晚年,另居幽静山庵,阅读《黄庭经》。“羽化”后,
葬太清宫后东山之阳。至今,在太清宫拜斗台上留有“本宫始祖李真人哲玄号守中子
敕封道化普济真人于唐天祐元年甲子至本宫拜北斗于此”的刻石。
刘若拙
刘若拙, 宋代蜀州(今四川省)人,著名道人。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自
蜀来崂,潜修道玄。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太祖赵匡胤闻其为前朝刘知远之后,
召京入觐,谈玄称旨,太祖大悦,敕封华盖真人,留京布教。后经准奏封敕回崂山。
太祖崩,宋太宗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敕建太平兴国院。元泰定二年(1325年),学
士张起岩《聚仙宫碑铭》载:“敕建宫于上苑,赐名太平兴国院(今太平宫),太清、
上清其别馆也。”
传说刘若拙庞眉皓齿,面如重枣,体魄雄浑,步履矫健,冬不戴帽、不烤火,夏
不穿鞋、不用扇。一夕端坐而逝,葬于即墨县东郭北高真宫前,有墓。生前收弟子甄
栖真。
丘处机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今栖霞县滨都里人。1148年出生。19岁赴宁海州昆
嵛山烟霞洞学道,翌年9月拜道人王重阳为师,与马丹阳、谭处端、郝大通、王玉阳、
刘处玄、孙不二同称北七真人。
1169年后,丘处机入今陕西省磻溪及龙门山潜修13载,创立全真道龙门派。1191
年回归故里, 在登、莱、青各州传道。时,宋、金、蒙3方纷争,战乱不止,乃倡导
“摒恶行善”、“恤苦救民”,深受民间拥戴,声望与日俱增。
1195年,丘处机同刘处玄等道人由昆嵛山来崂山太清宫等处传道谈玄,道众大悦,
各受戒律,旋离去。1208年复“自昌阳(今莱阳,编者注)醮罢,抵于王城永真观,
……道众相邀,迁延数日而方届。遂闲吟二十首,易为鳌山,因畅道风云耳”。丘处
机所作诗二十首,于同年三月镌于太平宫巨石上。1209年又自“胶西醮罢,道众邀请
来游此山(崂山,编者注),上至南天门,命黄冠士奏空洞步虚毕,仍作词一首,名
曰《青玉案》”,镌于上清宫,“又作诗十首刻在别石”。
1219年冬, 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诏,自莱州起程西行。1222年4月会成吉思汗于
雪山(今阿富汗境)。时成吉思汗日事攻战,丘处机乃进言:“欲一天下者,必不嗜
杀人”,治天下以“敬天爱民为本”,长生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大悦,录
其言,以为《玄风庆会录》,赠虎符、玺书,封为“神仙”,令其掌管天下道教,全
真道遂盛极一时。1224年,丘处机到达燕京长天观(今北京白云观),1227年逝,葬
“丘祖殿”,元世祖加封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在崂山上清宫前筑有衣冠家。
丘处机著述颇丰,主要有《大丹直指》、《撮生消息论》、《磻溪集》、《鸣道
集》及《西游原旨》等传世。
北七真人之一的刘处玄,1195年随丘处机来崂山讲道,长期留住太清宫,1203年
卒,敕封为“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
孙玄清
孙玄清,号紫阳,今山东省寿光县人。“潜踪崂山上清宫、明霞洞,修行五十余
年,大悟千百遍,小悟不可计数。”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朝廷差官诏取天
下玄文秘录,同治并参。辞别师斗蓬张遂即下山上京”,敕封“护国天师府左赞教”,
驻北京白云观,掌管真人府事。隆庆年间(1567~1572年),在崂山重修明霞洞时,
建三清殿1处。
袁耀然
袁耀然,字伯旭,号汉城,今崂山县城阳镇城阳村人。生卒年月不详,终年62岁。
幼聪慧,喜攻读。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丙午科举人,授安仁县令,居官清廉,
政绩斐然。旋奉旨巡按直隶(今河北省)等处,之后升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天启初年,
宦官魏忠贤结党营私,称霸一时,各县为之立生祠者比比皆是,唯袁耀然拒不同流合
污。崇祯初年,大治魏党,向皇帝上书,揭发郭国观依附魏忠贤作恶多端一事,遂任
江西九江府知府。崇祯末年,结束20余年之宦游生涯,回归故里。
其父袁三重,廪生,赠监察御史衔。其子袁肇基,字长人,号蓝雪,清顺治十六
年(1659年)己亥科进士,官河阳知县,著有《雪航近草》集
黄宗昌
黄宗昌,字长倩,号鹤岭,明即墨县人。天启壬戌进士,曾任雄县、清宛县知县
及河南道御史等官职。崇祯年间(1628~1644年),因劾逆党.罢旧故里,在崂山康
成书院南筑玉蕊楼,撰写《崂山志》,未竟去世,由其子黄坦续完,详载崂山的名胜
古迹、诗文、宗教诸项,辑存了有关崂山的许多史料。
黄坦,字朗生,号惺庵,曾任浦江知县,著有《秋水居诗篇》。
张允抡
张充抡,字并叔,号季栎,莱阳人。明崇祯甲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出任江西饶
州太守。明亡后,更号栎里子,受聘于崂山玉蕊楼、张村(今崂山县中韩镇张村),
授徒10余年。张允抡遍游崂山名胜,埋头著述,所著有《希范堂稿》、《高士廉传》、
《栎里子游崂山记》,后者收崂山游记13篇、诗70篇,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刊印
(存烟台市图书馆)。该游记对崂山的人文、自然景观记载甚详,所记年代,有据可
查者,上起1649年,下迄1675年。
康霖生
康霖生,磁州人,顺治己亥进士,康熙九年至十一年(1670~1672年)任即墨县
知县。 在职期间,厉行土地清丈法,历时2年,查清全县各户农民实有土地亩数,按
亩稽税,抑制了“田归大户,赋责贫民”的宿弊。康霖生曾视察崂山,发现山民贫困,
而山岭薄地宜种花椒,遂派人回其故里运来椒苗,并教授种植。数年后,山区居民得
花椒之利。康霖生殁于任上,居民不胜怀念,曾在杨家村(今崂山水库处)修建康公
祠,历年祭祀。
胡峄阳
胡峄阳(民间讹为立阳、玉阳、维阳),名良桐,更名翔瀛,字峄阳,号云屿处
士,今崂山县流亭镇流亭村人,约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七
年(1718年),终年约79岁。葬流亭村北东大茔,有墓及墓碑。
胡峄阳青少年时曾就读于洼里、慧炬院。清顺治十年(1653年),应童子试,守
门人强令其解衣搜身,他不受辱,拂袖而去,誓终生不试。先后在洼里和即墨县城南
关外等地设馆授徒, 间亦潜心著述, 尤热衷理学,以品学兼优而驰名乡里。胡峄阳
“生有异禀,精研《周易》,于濂洛之学别有微契。家甚贫,一介不取,蓬室瓮牖,
攸然自适。雅工制艺,视进取之途泊如也”(见《即墨县志·人物》)。所著有《易
象授蒙》、《易经徵实》、《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寒夜集》等,藏于流
亭村胡峄阳祠堂。现仅有《易象授蒙》、《柳溪碎语》等书。前者系胡峄阳研究《周
易》的专著,后者则为其撰写的论文、散文及诗歌的选集。《柳溪碎语》所辑篇章的
写作时间,最早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最晚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历时
20余年,全书70页,16000余字,手抄本传世。
胡峄阳崇尚理学,风骨刚毅,家虽清贫,然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以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与,一介不取”的处世哲学,身
体力行,谆谆诲人。
胡峄阳之父名际泰,字瑞艺,清处士。其子映藜,字光乙,乳名胡影,清廪生,
乾隆甲子(1744年)冬撰《胡氏始建祠堂记》。胡映藜嗣子野先(一说广先)。
胡峄阳死后,胡氏族人尊为十世祖、三老爷,并在流亭村建胡峄阳祠堂。堂内挂
对联1幅, 上联曰:“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下联曰:“歉而不
歉,乱而不乱,唯居之崂山最稳”。
钟成聪
钟成聪,字万春,今崂山县中韩镇钟家沟村人(其祖曾官居侍郎,明万历年间由
诸城县仁和村迁此),兄弟4人,排行居首,约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前后,
卒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葬钟家沟村南,有墓碑。
钟成聪家境贫寒,常入崂山太清宫之西的大小平岚一带砍柴拾草。太清宫在僧道
之争中,由万历皇帝御批“毁寺复宫”,名声益振,香火大盛。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即墨县令“躬诣察勘得地一顷二十七亩有奇”,“准令永不起科”。万历三十
一年(1603年),其香火山场地、土地已东至张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北至
分水河,立有界石若干,且勾结官府,肆意偷移界石或明目张胆地霸占民山。到清同
治末年(1869~1874年),山场地已扩展到八水河以西的大平岚、小平岚、鲍鱼岛等
处,且豢养爪牙,昼夜巡山,严禁民众进山拾草,迫使山区民众生活益加困苦。时,
太清宫已成为官符护身的崂山一霸。有一白姓道人,尤为凶悍,常持长矛威胁、打骂
入山场拾草的山民。
此种恶霸行径,激怒了山区民众,纷纷向地方和钟成聪哭诉窘状。钟成聪为人慷
慨仗义,好结交友人,喜解人危难,深为一方年轻人推崇。对太清宫的暴行,他本已
怒火中烧,忽闻于哥庄村民宋京士被白道士以矛刺伤,顿时义愤填膺,随即联络午山
村民王明广、马鞍子村妇女李月英等各村的有识之士,共商伐山事宜。钟成聪能言善
辩,足智多谋,所陈伐山策略,深为众人赞赏,遂被推为会首,议定各村发动民众,
数日后举事。
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的深秋,数千民众齐集段家埠、董家埠一带,由钟成聪
率领,奔赴太清宫,索还民山。太清宫道人闻讯后,逃之天天,民众涌进宫内。钟成
聪早已约法三章:勿毁庙宇,勿坏神象,勿取家什,仅将宫中粮食、布匹等物当众分
给缺衣少食之人,随即率众撤离。第二天,周围民众纷纷进山砍伐被强占的树木,曾
波及到即墨县的大妙山一带。
事后,太清宫派人携重金,去即墨县衙上下打点,呈上状纸。即墨县令深知伐山
一举事出有因,众怒难犯,乃派衙役下乡捕捉伐木之人。所伐树木已掩埋一空,衙役
疲于奔命,一无所获。之后,捕得钟成聪、宋京士等。堂讯之日,钟成聪历数太清宫
偷移界石,强占民山,欺凌百姓的罪行。即墨知县又派心腹之人进山私访,查明钟成
聪所言属实,遂判定大平岚、小平岚、鲍鱼岛一带之山林仍归民有,钟成聪、宋京士
无罪释放,平岗润之山林归钟成聪所有。此案前后历经数年。案结后,即墨县衙于崂
山陡前口立有石碑1座,记述伐山原委及重新判定的太清宫山场地四至等情。
伐山之举,传颂一时。当时,胶州曾有人编为戏剧演出,名《太宫霸》。钟成聪
由此名闻遐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获议叙五品官俸。即墨县衙赠议叙五品志
禧匾额1块,刻“名闻梓里”4字,悬挂于钟成聪家门口。时钟成聪已病故。
宫仲栶
宫仲栶,字伊真,今崂山县夏庄镇南石屋村人,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
卒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终年73岁。
宫仲栶少时家贫,然好学苦读,为即墨县学生员。及长不求功名,应聘于仙家寨、
女姑、源头、南石屋村东南孙家崮等地塾馆。为人刚直不阿,对齐国人鲁仲连为国排
忧解难的义举倍加崇尚,对汉室宦官中行说投降匈奴的劣迹则嗤之以鼻,品德和学识
甚受乡里敬佩。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侵占胶澳后,委德国人为李村区区
长,颁布殖民法令,强化殖民统治。此种倒行逆施,宫仲栶引为奇耻大辱,对乡人说:
“我堂堂炎黄子孙,岂容德人宰割;我神州大地,怎忍沦为异域?!”不久,即倡导
当地民众向即墨县衙纳粮,仍作中华赤子,不为德占胶澳之顺民,未果。他弃家北上,
奔走于北京、盛京(长春)等地,欲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仍未果,遂南归故里。此行,
宫仲栶耳闻目睹清政府“宁赠外友,勿予家奴”的腐败本质,愤慨之极。光绪三十年
(1904年) 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夜在家中自缢身死,死前书遗嘱1纸,其中“邦有道,
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行孙”两句,表达了其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宫仲栶之死,
震动了胶澳城乡各界人士。安葬之日,村中老幼挥泪送葬者不绝于途。时社会名流赋
诗颂之者有20余人,曾印成小册子分发各地,借以激发人民的反帝爱国热忱。今流亭
镇南城阳村人、前清廪生王锡极赞之为“民族义士”,并请胶澳知名人士王为其作墓
志。胶州人、史学家柯劭态作挽联赞曰:“汉家纵有中行说,齐国宁无鲁仲连。”
纪家坛
纪家坛,字泽蒲,号文苑,别号顽石、不其,今崂山县城阳镇仲村人,生于清同
治七年(1868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卒于民国34年(1945年)农历三月七日,终年78
岁。
纪家坛幼时家贫,敏而好学,曾数度辍学务农,幸赖族人相助,得以孜孜攻读,
博览群书。 宣统元年(1909年)冬,中乙酉科优贡第二名。旋经商震举荐,于民国2
年(1913年)起,历任山西省蒲县、汾城县、代县、朔县县长,山西省绥察禁烟善后
总局局长,山西省行政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
民国6~11年(1917~1922年) ,任汾城县长期间,敬业乐群,振兴实业,黎明
即起,巡视店铺,敦促清扫门面,按时营业。在乡村,常徒步视察,指导耕作。汾城
县种谷,多沿旧习遍地撒种,苗多谷穗小,产量低,纪家坛亲手传授用耧条播、间苗、
定苗等技术, 产量大幅度提高。汾阳岭有一农民耕地弯曲不直,年近5旬的县长扶犁
示范。20年代之汾城县政府,大小官员之官僚作风甚浓,或饱食终日,怠于公务,或
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纪家坛时常去各局视察,整饬风纪。有一次见农桑局官员在公
事房无所事事, 嘻笑闲谈,乃手书对联1幅曰:“冬有生温室,夏有避暑亭,我农夫
终岁勤劳,哪得如此安乐地;五亩以治桑,十亩以治田,愿诸君热心提倡,方不愧为
实业家。”这些看似平凡,实则寓意深刻的言行,在汾城城乡传为佳话。
纪家坛熟知封建社会的“治国平天下”之道,在民国时期又颇具民主思想,十分
注重兴办学校,革除蓄辫、缠足、赌博等流弊,倡导新风,在汾城县城由各小学创办
黑板报广泛宣传,且规劝全县各级官员的女眷带头放足示范,而后广及民众。此举,
早于邻近各县10多年。禁赌一项,尤为严厉,责成警政人员常年抓赌,教育赌徒。西
薛农民陈如镜嗜赌成癖,曾1年被提审7次。第七次被带到县衙后,纪家坛对陈如镜一
不打板子,二不判拘役,当堂开导说:“老朋友,你又来了,我扣你扣得脸都红了,
你不怕打板子也不怕脸红吗?!”接着晓之以利害,说得陈如镜心悦诚服,悔恨不已,
发誓决不再赌,被当堂释放。因此,在当地流行着“大盖心肚,摇小蒲扇的人(赌棍)
最怕纪老汉”的俗语。纪家坛深刻理解振兴教育、培养人才是扫除愚昧落后之本,为
此不遗余力地兴办近代学校。在汾城县城,先后创办女子小学及第二、三、四等小学,
选拔品学兼优者充任教师。在柴寺,他对年仅16岁的教师柴日升赠以亲题“教学相长”
条幅,以示勉励。
从清末到民国22年,纪家坛为政20余年,身居县长、局长、省行政监察委员等要
职,其中不无“肥缺”,然视不义之财如粪土,不以权谋私。民国15年(1926年),
年近6旬的纪家坛被委以晋绥察禁烟善后总局局长,到职视事1年,秉公执法,两袖清
风。民国11年(1922年)在汾城离职时,仅采集野生植物白蒿(药名茵陈)一批,以
丝线捆扎成束,准备返乡后馈赠亲友,此举暗寓清明廉洁之意,感动了民众。起程返
乡之日,自汾城至古城(地名)20华里的官道上,各村民众置酒设案送行者,多达数
十处。纪家坛乃下车步行,与父老握手话别,勉励振兴农桑、教育等业。民众悲泣流
涕牵衣相送者,络绎于途。
民国14年(1925年)任山西代县县长期间,正值军阀混战,纪家坛对此深恶痛绝。
时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有驻军10余万名,由代县转运粮草等军需品。代县差役局
和县巡警200多人, 每天到各村催要民夫、牲畜,敲诈勒索,屡禁不止。民众常向纪
家坛哭诉。为解民于倒悬,纪家坛屡向山西省政府去电请援,均被置之不理。他深感
身为一县之长,不能为民做主,无颜再见代县父老,愧而投井,幸被从人救起。民国
22年(1933年) 春,出任河北省涞源县县长。到职之时,恰逢春节,乃挥毫书春联1
幅:“插箭岭祭刀岭插箭祭刀古英雄,拒马南跑马北拒马南北一长城”,贴于县政府
大门。在就职演说中,公开宣布不收“脂粉银”,拒受前来谋职的旧僚属的馈赠,表
示了励精图治的决心。不久,县城中拒马河对岸之土匪武装刘桂堂(即刘黑七)部窜
入该县,向纪家坛迫交粮饷。纪家坛意欲凭拒马河之险,率众据守县城,与土匪决战。
然城中绅商苦苦劝阻,为避民众伤亡,纪家坛躲藏于乡下,刘桂堂率部进城,捣毁县
衙抢夺钱粮后逃窜。事后,纪家坛被削职为民,饮恨回乡,常痛心疾首,慨然而书对
联1幅: “空有孤城临拒马,恨无一矢射浮图”,鞭挞了军阀祸国殃民的罪行。纪家
坛返乡后,已65岁,唯不安于清闲,仍在本村教书,直至病故。
纪家坛勤劳为政,赢得了声誉。民国11年(1922年)4月8日《山西公报》载有颂
扬纪家坛德政的七律1首: “学优则仕莅汾城,五载贤劳起政声。何幕歌兴廉叔度,
不其道衍郑康成。村皆植树堂留荫,户免赔粮水比清。今日循良膺上考,看显秩叠迁
莺。”
王星五
王星五, 名佐仁,字星五,曾用名王尽臣、王曰生、袁敬臣。兄弟5人,排行居
三。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二十四日(一说生于1905年),卒于民国20年
(1931年)冬(一说卒于1933年),年仅27岁。
王星五,性刚烈,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民国10年(1921年)曾在日本占领下
的山东铁道(今胶济铁路)机械科任练习生,因不堪受辱,痛打日本工头后,弃职而
去。民国11年(1922年)秋,化名王星五,考入日商种渊纱厂(今青岛国棉六厂)学
徒, 签订合同,为期5年。不久,同王景瑞、段景钦等数十名工友赴日本神户钟渊纱
厂受训。王星五胆识过人,秉公办事,被拥为中国工友的领袖。
民国12年(1923年)春,王星五等人学徒期满,回到青岛钟渊纱厂。时,日本厂
主降低工友们的日薪,并取消了工作服、鞋袜等劳保用品,引起工友们的强烈不满,
王星五趁此发动了第一次罢工。罢工期间,日本厂主多方派人向王星五等人说情,均
遭严正拒绝,最后被迫增加了日薪。是年冬,在神户学徒的第二批工友回厂,但其日
薪仍不足养家糊口,王星五又发动了第二次罢工。这次罢工,工人不离厂,上班不干
活,一日三餐在食堂照吃不误。日本厂长坚持不增日薪,双方相持不下。为争取罢工
胜利,王星五请来沧口警察署署长向厂方交涉。不料,此人接受了厂方的贿赂,将工
友们辱骂之后,溜之大吉。此举打破了王星五对胶澳官方的幻想,改去四方机厂少林
会请来罢工参谋1名, 准备长期斗争。几天后,日本厂长突然请罢工代表谈判。王星
五等人来到厂长室后,日本厂长早已串通日本驻青领事馆雇用的一批日本浪人,对罢
工代表大打出手,个个被打得头破血流。这次罢工,日薪虽略有增加,然罢工领导机
构遭到破坏, 王星五受伤。数月后伤愈,遂回厂以“合同未满5年”为由,向日本厂
长展开斗争,终于复工回厂。斗争转入低潮,王星五变换斗争策略,改大规模为小规
模,变大团体为小团体,由厂内转向厂外,团结工友,积蓄力量,坚持反抗日方的压
迫和剥削。
民国14年(1925) 年春,王星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4月,在中共四方支部
的领导下, 再次发动钟渊纱厂工人罢工,以声援青岛纱厂工人第一次总罢工。7月24
日, 又带领钟渊纱厂工人参加了青岛纱厂工人第二次总罢工。7月27日,军阀张宗昌
逮捕了王星五等40余名。不久,王星五经组织营救出狱,赴北京燕京大学听李大钊授
课。
民国15年(1926年) 6月,化名王尽臣,任中共青岛市支部干事联合会书记。王
星五忠诚党的事业,在今崂山县中韩镇浮山后村组建了中共浮山后支部,在青岛市区
发展王景瑞、段景钦等人入党,组建了青岛市支部干事联合会机关、秘密联络站及市
区店员支部等机构。随后,编辑、印发《青岛工报》、《胶东农报》等。在浮山后村
又办起武术馆、同乐会,团结了群众,壮大了党的力量。在市区,以成衣局为掩护,
建立秘密联络站。民国16年(1927年),中共青岛地方组织系统已经恢复并有所发展,
党的工作成效卓著,王星五的声名大振,胶澳警察厅派专人跟踪追捕,王星五机智勇
敢, 多次化险为夷。是年8月24日夜,在青岛邹平路26号被捕。第二天,又捕去段景
钦等人,被视为“赤化要犯”关押。为确保党员的安全,王星五遂与段景钦商定了应
付审讯的对策。多次堂讯,王星五沉着冷静,一口咬定:“办工会存钱,预备工人成
婚和养老”;“工会提倡增加工资,缩短工时”。胶澳当局以“组织工会煽惑风潮”
为由,于是年9月判处王星五有期徒刑12年。在青岛看守所,他说服1名被释的店员,
给王景瑞带信1封,通报被捕情况,鼓励战友继续革命。在李村监狱,又动员1名狱警
代为传递消息,还着重和段景钦联名,反复向济南地区法院上诉,力争无罪释放。
民国19年(1930年)4月8日,王星五、段景钦胜诉获释。王星五又化名王曰生去
北平长辛店从事工运工作,不久被捕,转山东省反省院,终因屡遭反动派摧残,身染
重病, 不幸逝于狱中。1984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王星五、段景钦为崂山县著
名革命烈士。
李润生
李润生,原名李启谞,今崂山县夏庄镇李家曹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九月,卒于1967年1月18日,终年66岁。
宣统三年(1911年)李润生入村塾就读。辍学后,踏入社会谋生,辗转流离于奉
天(今沈阳)、青岛等地,在京奉铁路(今京沈铁路)、山东铁道(今胶济铁路)做
临时木工。民国24年(1935年),由青岛新生记木铺回原籍务农。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崂山地区游击队蜂起,有的队伍名曰抗日,
实则抢占地盘,相互兼并,强取豪夺。各种派系的游击队登门游说,意欲拉李润生入
伙。何去何从,当亡国奴抑或抗日?李润生面临严峻的抉择,彷徨不已。“九·一八”
事变后,日寇在东北烧杀抢掠的罪行记忆犹新,当前游击队的火并行为历历在目。此
时此刻,李润生的朋友、曾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的李兆岐动员他出山抗日。“大敌当
前,同仇敌忾”,李润生当机立断,决心和李兆岐共同扩建抗日独立中队。不久,队
伍发展到1000余人,更名抗日游击队,驻崂山百福庵,李润生任游击队大队长。
民国27年(1938年) 1月,日寇占领青岛后,李润生随李兆岐游击队编入国民党
鲁苏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第二纵队(司令孙殿斌)第四支队,任支队军需。是年秋,又
随李兆岐受编于国民党鲁东行辕特务团。是年12月,随特务团起义,北上胶东解放区。
民国28年(1939年)2月1日,在黄县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六十五团,
李润生任团供给处副主任。
解放区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鱼水般的军民情谊;激励了李润生驱逐日寇、争取
民族解放的决心, 夜以继日地工作。是年6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李润生历任五
支队供给部粮秣科科员、即东行署主任、青岛市人民政府办事处副主任(设在解放区)、
胶东区铁路办事处副主任、胶东公安局副局长等职。在日寇拉网“扫荡”的艰苦岁月
里,在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的枪林弹雨中,他以坚定的革命立场,超人的毅力,
对胶东解放区的发展和建设竭尽职守。
民国36~37年(1947~1948年),胶济铁路沿线重要城镇张店、潍县(今潍坊市
潍城区)、济南相继解放,李润生调任济南铁路局局长。时解放战争正处于决胜阶段,
人民军队、战略物资急需转运。李润生密切联系铁路员工,深入现场指挥,按时修复
了胶济铁路济南至潍县段,为支援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做出贡献。
建国以后,李润生先后担任济南铁路管理局工务处处长及济南、合肥、蚌埠铁路
局副局长等领导职务。
王云九
王云九,曾用名王正鹏、王中鹏、王振远,崂山县夏庄镇王家泊子人,生于清光
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卒于1970年7月,终年67岁。
青年时代,王云九在日商大康纱厂(今青岛国棉一厂)做工,曾目睹日本资本家
及工头欺压中国工人的惨状, 气愤不已。民国14年(1925年)4月,他积极参加由中
共青岛地方组织发动和领导的青岛纺织工人罢工斗争。 5月28日,胶澳督办温树德派
军警大肆驱赶纺织工人, 镇压罢工运动,王云九被捕入狱,是年7月获释。之后,到
青岛市第四医院任职,设法寻找党组织,未获成功。
民国26年(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侵华战争。王云九加紧寻找党组
织的活动,不久由已与中共山东大学支部取得联系的李西山、王夷介绍,参加了中华
民族解放先锋队(以下简称“民先”)。按照中共山东大学支部的部署,在青岛市第
四医院及青岛市政府所属的部分机构中发展了“民先”队员数名,任“民先”小队长。
是年11月,王云九随青岛市第四医院撤退至今崂山县夏庄镇张家沙沟村。是年12月,
青岛市政府撤往鲁南,王云九说服3名医务人员携带医疗器械及药品1宗,一起参加了
中共青岛市委组建的崂山抗日游击队,参与救护工作。
民国27年(1938年) 1月(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崂山抗日游击队奉命转移去高
密县。王云九留在崂山,进行抗自救亡活动。不久,参加国民党游击队姜黎川部,并
以此为掩护,按照中共胶东区委的指示,与国民党鲁东行辕特务团团长李兆岐(曾任
中共青岛市委委员,时已更名李鸣岗)保持联系,争取该团起义。是年10月,王云九
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王云九、李兆岐率特务团北上黄县。民国28年(1939年)
2月1日,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六十五团,王云九任团政治委员,李
兆岐任团长。
在胶东解放区,王云九历任八路军胶东联合供给部部长、胶东五旅政治委员、胶
东供给处处长、胶东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西海专署工商局局长、胶东救委会烟台办
事处主任、胶东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 王云九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实业
部副部长、青岛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局长、青岛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等职,为青岛市
的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1956年4月起任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副市长。在“文化大革命”
中,他遭受“造反派”批斗,仍担任青岛市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虽年逾花甲,常坚
持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1970年7月25日,正当王云九在塌方现场指挥抢险时,
突患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张战戈
张战戈,原名王守璞,今崂山县夏庄镇王家泊子村人,民国6年(1917年)9月生,
1982年2月2日卒,终年65岁。
民国23年(1934年)4月,张战戈在青岛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 民国27年(1938年)1月,为抗击日寇侵华,参加了中共青岛市委领导的崂山抗
日游击队。之后,转入胶东解放区,历任胶东军区锄奸科副科长、南海专署公安局局
长、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华东军区空
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空军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空军航空兵第十五师政治委员、空
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曾多次立功受奖,屡被评为模范党员、模范干部。
张战戈为人正派,办事公道,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在“文化大革命”中,对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抵制和斗争,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久遭到了
吴法宪等人的残酷打击和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张战戈身处逆境,仍坚持革命气
节,毫不妥协。
1976年10月以后,张战戈已身患癌症住院,左肺已被切除,但仍积极要求工作。
1978年,他不顾个人健康,多次申请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获准后,立即带领空军政
治部工作组到云南前线,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终因劳累过度,病情恶化,在完成预
定任务后,回北京入医院治疗。
住院期间,张战戈念念不忘空军的建设工作,不断地向前来看望的空军有关部门
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询问空军政治部机关工作和预防政治事故的情况。病危时,坚
持由陪床的亲属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议以及报纸刊登的有关空军的
重要消息。还多次表示,待病情稍有好转,立即撰写从事政治工作、保卫工作的经验、
体会,供后来人参考。因医治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
于云光
于云光,胶南县于家官庄(原属诸城县)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农历九
月二十日,生性豪爽,爱国心切。在益都师范学校就读时,抗日战争爆发。于云光毅
然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脱下长衫, 参加游击队去” 的号召,投笔从戎,民国27年
(1938年)回故乡参加抗日游击队。次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游击队钢枪队队
长、八路军诸城独立营股长、中共滨海地委民运干事、区委书记、诸城县农救会会长
及诸胶县、藏马县、胶南县县长和中共胶南县委书记等职。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了重
要领导职务。1950年8月,任中共崂山工委书记兼崂山办事处主任。1953年3月,任中
共青岛市建筑公司党委副书记。1954年10月任中共青岛市委副秘书长兼农村合作部部
长。 1957年4月任中共崂山郊区委第一书记兼武装部政委。1960年任青岛市农业局农
业科长。1962年3月病故,终年52岁。
于云光在崂山郊区工作期间,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凡开展一项重大工
作,必先率工作组深入基层试点,获取第一手资料后,在面上稳步推广。1952年在香
里、李家下庄试点,取得了入社自愿、合理记工、土地入股分红的办初级农业生产合
作社的经验。1955年郊区初级社已发展到445处,吸收农户12180户,占总农户的17.
85%。1955年又在杨哥庄试点,取得了生产资料经社员评议,以质折价入高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的经验。之后,又获得小麦畦田化、窄垄播种的丰产经验及山区修建水库、
方塘,开展农田灌溉的经验。这些经验推广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以1950年的全区
粮食总产量76360吨为100, 1952年为115,1954年为119,1956年为117。于云光坚持
在稳定中求发展,粮食产量渐次上升。郊区农民外出讨饭者回乡生产,安居乐业。
于云光不图虚名,执着务实,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1953年建初级
农业社时, 他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政策,曾说服沙子口村干部同意1个孤寡户
带梨树退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崂山郊区“大办集体食堂”,迫使各户停止自
炊。在深入调查中,于云光发现此举既违背农民的生活方式,又浪费粮食,且不利于
发展家庭饲养等副业,不顾上级压力,积极倡导“办食堂应坚持群众自愿,不能强迫”
以及“取得经验再推广”等主张,减轻了一哄而起和强迫命令所造成的损失。是年,
在“大办钢铁”中,有人主张社员献出做饭的铁锅炒钢,以确保“钢铁元帅升帐”。
于云光予以抵制, 坚持让社员只献暂时不用的铁锅,每户起码要留1口锅备用。1959
年集体食堂解体, 各户恢复自炊,社员们无不感激地说:“多亏于书记为俺留下1口
锅,要不就吃不上饭了。”
于云光品德高尚,廉洁奉公,严以律己,身为高干(行政11级)而平易近人,处
处与群众同甘共苦,不闹特殊,不谋私利,凡与他共事或接触的人都交口称赞于书记
待人平等热情,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解放战争时期,干部实行供给制,每年发
两套单衣,于云光常常只领1套,节省1套上交,支援解放战争。建国后,他仍着布衣,
最好的衣料是棉布华达呢。1958年,于云光在赵村蹲点劳动,正逢麦收,白天割麦,
晚上打场。为防小麦霪雨霉变,他向生产队干部提出边打边分的应急措施,并提议由
社员推选公道人司磅、监磅。于云光住在贫困户纪常章家,房东见他日夜为社员操劳,
日渐消瘦,特意做点好饭菜给他吃,但每次都让给纪常章的孩子吃了。此间,于云光
凡回郊区开会,总先向队长请假,返队时再销假。
于云光在崂山郊区主持工作长达5年, 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被誉为好干部、好党员。正当于云光年富力强,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大干事业的时候,
因坚持原则, 抵制“五风”,于1958年11月受到错误的批判,1960年4月又连续受到
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撤职、降级、留党察看2年的处分。1961年因病入青岛市人
民医院治疗。 1962年2月病危时,上级为他甄别平反。3月9日,于云光与世长辞。是
年4月,由山东省民政厅批准为著名革命烈士。
张式瑞
张式瑞, 崂山县城阳镇小寨子村人, 生于民国3年(1914年) 10月20日,卒于
1986年6月16日,终年72岁。
民国15年(1926年) 起,张式瑞入本村塾馆读书6年,后务农。1949年秋,带头
组成互助组。1950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共产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
非常关心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从农业科技着手”,这便是张式瑞的结论。于是,
他自费购置农业科技书籍及温度计、干湿计、地温表等仪器,成立农业技术队,夜以
继日地在温室、小农场、试验田进行科学实验和大田推广,先后实现了农作物套种间
作、更换良种、合理密植、水利灌溉及温室种菜等技术革新项目。1952年,为推广玉
米良种金皇后, 张式瑞步行70多华里,到即东农场买回种子50市斤,又商定以3市亩
地做玉米、土豆间作试验。时,社员对玉米亩产7、800斤持怀疑态度,张式瑞坚定地
表示:“如试验失败,3亩地粮食产量由自己赔偿。”是年秋,亩产玉米800多斤、土
豆150多斤。 社员们信服地说:“还是张式瑞的见识高、办法好。”从此,农业技术
革新活动蓬勃展开,粮食产量直线上升,社员们的主食终于由地瓜干变成了“大黄饼
子”。张式瑞因此闻名全国:1950年被评为即墨县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获山东省和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1960年9月, 张式瑞脱产入伍,历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处书记、中共青岛市崂山
郊区委副书记、崂山县副县长兼农业局局长等职。他深感地位变了,劳动人民的本质
不能变;做了官,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能变。为此,他自觉地约法三章:一是不吃
请,不收礼,不贪不沾;二是与群众同甘苦,不闹特殊;三是保持劳动本色。张式瑞
身体力行, 始终如一。1963年8月,张式瑞主动要求下基层工作,改任城阳人民公社
社长。他长期住在皂户大队,兼任大队长。皂户大队贫困异常,办公无钱买纸,开会
无钱买油点灯,社员常年吃返销粮。摆在张式瑞面前的当务之急是脱贫。他深入大田
调查,广泛向群众征询脱贫之道,发动队干部献计献策,终于制定并逐年实现了脱贫
方案:组织部分劳力,外出当建筑工,年增加收入数千元;修复墨水河大坝,设抽水
机4台,引水灌溉农田2000多亩;在盐碱地垦田300亩;在西海滩植树造林。1964年已
成活杨、 柳、 棉槐、桃等13万多株,并组织专人编筐织篓外销。1965年又植山楂树
300棵。80年代初已年收山楂3万多斤。在实施这个方案中,大队的资金不丰,除县财
政拨款数万元支援外,张式瑞用自己的工资为该村买鱼苗、买藕种,救济贫困户。他
黎明即起,身先社员,带头劳动,与社员结下深厚友情。1964年秋,墨水河水暴涨,
大坝决口。张式瑞率众跳入水中,排成人墙,终于合拢。由于劳累过度,他当场晕倒
在地,昏迷不醒,几番急救,方转危为安。正当皂户大队脱贫工作略见成效时,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撕毁了张式瑞治理皂户的蓝图。他忍痛离去,在强制“劳动
改造”中,忍辱负重,历尽坎坷。
1978年3月17日, 64岁的张式瑞退休了。但他壮心不已,退而不休,继续参加修
筑驯虎山水库、虹子河水库的领导工作,并亲临现场指挥。1979年起,又在城阳镇政
府大院内外种植大豆、 向日葵、 花生、葡萄以及榆、柳、花椒、如意兰等花木。到
1984年, 镇政府大院内外已绿树成荫, 花香四溢,荣获青岛市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夕阳无限好,晚霞胜朝辉。”1978年,中共崂山县委授予他模范党员称号。1980年
8月、1984年8月,他先后被选为中共崂山县第三次、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5月27日,张式瑞患肺癌入城阳医院治疗。9月27日出院后,自知不久人世,
乃带病奋笔疾书《回忆录》。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已撰就1931~1985年的个人经历和
重大事件68页,共3万余字。1986年3月18日,张式瑞病情恶化,再次入院治疗。逝世
前, 写有《遗命书》1纸。书中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为群众做模范,死
后还要为群众做出榜样。因此,提出几点,示家属一定执行。”在书中,张式瑞最后
一次谆谆教诲子女:在他死后,不要向组织提出要求;只带黑纱,不搞迷信活动;遗
体火化,将骨灰撒在皂户河坝上和树林间;令其老伴由公家宿舍迁回小寨子居住,迁
走时室内建筑物和室外葡萄都不准动,以便为新住户留下方便。《回忆录》和《遗命
书》文字朴实,内容丰富,字里行间流露着共产党人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