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近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753&run=13

谭希麟
谭希麟(1851—1912) ,石原村(今属留村乡)人,5岁随父母迁居窑上(今属
石门乡)。他的父亲先是为人看山、种田,由于克勤克俭,家中生活日渐富裕。
谭希麟9岁入塾学读书,时值清朝末叶,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割地签约,
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塾师周豫科激动地对学生说:“我们堂堂华胄,横遭凌辱,
锦绣河山沦入敌手,竭东海之水洗不尽我们男女同胞的血迹和耻辱”。谭希麟听后,
毅然弃文就武,到汪河水村(今属石门乡)拜拳师徐士让为师,学习武术,以期报效
国家。经过十载苦练,学得一身武艺。
谭希麟性情豪侠,喜朋好友,他经常去崂山各庙宇寺观寻访同道,交流武术,因
而武功日臻娴熟。1876年(清光绪三年),他在家设场传艺,教习弟子,前来拜师学
拳的人络绎不绝。县衙捕班头目苏虎,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强认他为义父。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谭希麟应朋友之邀到黑龙江省延寿县东关设场授徒,
有弟子40余人。这年10月的一天,他到街上闲游,见一壮年汉子携带儿女于集上行乞,
状甚凄惨,便上前探问,得知此人姓张,原籍山东昌邑,因逃荒至此,走投无路,欲
将女儿送于别人。 他听后深表同情, 遂将其女收养为义女,并教授她武艺。1898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谭希麟回归故里。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即墨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歉收,农民衣食无着。官
府不但不施救济,反而连年增加捐税,农民生活日益穷困。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省规定“每亩地加税契款二百文”。这一消息传出后,广大农民叫苦不迭。谭希麟对
官府的暴政更为愤怒,为抗交捐税,他与挚友朱延春(朱家高戈庄人)密议,要联合
群众抗交捐税。在他俩的倡导下,联络县东部七乡万余名农民,以农具为武器,衣巾
为旗帜,趁古历六月初八日即墨城东阁八蜡庙逢会之机,分两路来县城请愿。知县王
万甡闻讯,惊恐万分,急令将城门关闭。抗税农民进城不得,捣毁了北关劣绅冯振禄
的住宅。莱州知府裘祖诰得到消息后,兼程赴即墨,假意应允农民要求,取消加征契
税,不追究抗税乡民的责任。抗税农民认为斗争取得胜利,便纷纷回乡。
事后,裘祖诰暗令捕班头目苏虎,寻机将谭希麟逮捕。审讯中,县官严刑拷问要
他说出抗税的组织者。他一口咬定:“一切责任由我一人承担,余不必问”。知县无
奈,只得将他押解济南监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终不屈服。1905年(清光绪三十
一年),即墨县乡民赴省联合旅济同乡江正先、纪肃卿、解春霆等,于巡抚衙门多方
斡旋,谭希麟始得释回乡,但终因刑狱致病,于1912年病故。
刘懋德
刘懋德(1885—1912) , 字勉斋,即墨县太祉庄(现属太祉庄乡)人。1903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入潍县广文学堂求学,后就读于青岛礼贤书院。当时,中华民族
正处于外辱内患的多事之秋。他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发愤学习,博览群书。他在和同
学探讨国事时,激昂地说:“大丈夫当做冲天飞,发惊人鸣。郁郁案头,老死奚益?
矧敌国挟我以武力,满族压我以专制。暴骨沙场,裹尸马革,正吾侪事。”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刘懋德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春,入保定陆军速成
学堂。两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被派往陆军第五镇见习。见习期满后,任陆军九十
三标一营右队排长,驻昌邑县南部重镇丈岭。后因不满社会现实,救国抱负不能实现,
请假回乡。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刘懋德闻讯后立即归队,联络
陆军第五镇部分官兵,准备响应武昌起义,拟先攻占丈岭,然后进攻济南。他的行动
被其队官罗贞德觉察。罗贞德欺骗他说:“在我们这里起事的条件还不成熟,我与黄
县防军联系密切,你可以带着我的公文去那里共举大事”。罗贞德想借黄县防军统带
李森之手加害于他。刘懋德此时正为兵力单薄忧虑,听了罗贞德的话后,便带着他的
信函来到黄县,李森识破了罗贞德的“借刀杀人”计,便打发刘懋德复回丈岭。在归
途中,刘懋德打算赴烟台,投奔革命军。正在这时,遇到同盟会会员吴凤山,在吴的
启示下,他意识到回丈岭比去烟台意义更大,在那里一方面可以联络旧部,为革命积
蓄力量,另一方面,又可以聚集枪械,以补充起义军的武器装备。因此,便重新回到
了丈岭。
1912年1月下旬, 清军两名军需书记押送军火赴莱州,路过丈岭时,刘懋德等将
枪械强行截住,准备用以补充即墨、高密两县起义军的武器装备,并随即派人去即墨
告诉党人:“清军第五师已下令反攻蓬(莱)黄(县),宜急攻即墨据之,与烟台、
蓬、黄各地民军呼应,以挠其谋。东路清兵惧烟台民军袭其后,必不敢攻即墨,清兵
西来,则吾要之丈岭,偕护路军袭之,必可取也。”待机未发的即墨革命军接信后立
即起事,于1月27日夜攻下了县署、警察局、电报局等,起义成功。
清军协统张树远获悉刘懋德截留枪械,立即率一营兵力赶赴丈岭。而即墨、高密
革命军与刘懋德约好第二天才能来取枪械,情况十分危急。刘懋德便集合起全体起事
官兵,坚定地说:“张贼发兵捕吾党,吾党虽兵少不敌,然不可以弃此而走,委械资
敌,失高、即之援”。众人皆无异议。第二天拂晓,张树远派部分清兵潜入刘懋德住
处,准备偷袭。刘懋德发觉后,持枪反击,因寡不敌众,被捕获。张树远对他施以酷
刑, 拷问口供。刘懋德怒目而视,慷慨陈言:“受满奴蹂躏200余年,压力之苦,虐
待之惨,甚于水火!今黎君倡于前,我辈继于后,专以政治革命为宗旨,功名富贵,
困苦死生,在所不计。吾不幸为贼所束,虽身首异处,亦何所怜。所怜者,未救四万
万同胞于水火耳!”最后,惨遭杀害。
1936年6月24日,国民政府追赠刘懋德为陆军中将。
高焕章
高焕章,字华唐(1870—1926年),青中埠村(今属七级镇)人。清末贡生,后
毕业于山东高等农林学堂,曾任江苏省元和县周庄司巡检。辛亥革命前夕,弃官回乡,
立志兴办教育事业。
1912年(民国元年)秋,高焕章倡议将原即墨县公立育才高等小学堂和即墨县官
立高等小学堂合并成立了即墨县立高等小学校,并任校长。与此同时,他还在青中埠
村筹办了壮武男、女小学各一处,并亲自为学校大门题写了“本中西教育学理,为国
家培养人才”的对联。为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他自编了《体操歌》教学生唱。歌
词是:“君不见,铁血世界枪炮林,白面欧人称铁汉,短小日本反精神,藐我黄帝文
明胄,老大病人。咳!相逼何太甚!挺起脊梁站定脚,撑开眼界放平心,豪杰要练豪
杰志,英雄要壮英雄身。刘备马上叹髀肉,陶侃百甓运动勤,况我健强分子,日受体
育注重军国民。好男儿,中华军。”
1916年,高焕章任即墨县劝学所所长。他极力主张在全县废旧学,兴新学,四处
奔走,筹措经费,计划于农村兴办高等小学。为此,遭到县城某些士绅和保守势力的
反对,他们联名对其进行诬告,妄图阻挠其在农村兴学。高焕章一面上书当局申述理
由,一面坚持不懈地筹办设学事宜。在他的努力下,至1918年全县于青中埠、长直、
灵山、鳌山卫、王村等地分别设立了7处高等小学和3处女子初级小学,为即墨教育事
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18年高焕章被免去县劝学所长职务,后去湖南陆军20师任军医长。1926年病逝。
李廷伟
李廷伟,字卓峰(生卒年月不详),即墨县王家屋子村(今属蓝村镇)人,系中
国同盟会会员。山东高等农林学堂毕业。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同鄷文翰、魏显
廷等筹划捐募,在蓝村(今属蓝村镇)创办了“胶莱公学”,并任教员,为同盟会培
养干部。 胶莱公学解散后,李卓峰即四处奔走,鼓吹革命。1913年(民国2年),由
北京回到即墨,当选为国民党即墨县党部理事,曾率领学生将即墨城里龙王庙的神像
推倒投入鸭绿池中,在庙址创办即墨县立乙种实业学校,并任校长。该校为即墨县第
一所职业学校。
徐子兴
徐子兴(1899—1931年),原名徐国祥,即墨县大吕戈庄(现属刘家庄镇)人。
幼年丧母,家境贫苦。父亲竭尽全力送子入学读书。1919年他高小毕业后,以优异成
绩考入青岛明德中学(现青岛十中)。明德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学生大多是基督教
徒。一次,讲《圣经》课的艾牧师贪污了学生的伙食费,徐子兴和几个同学一起暗地
查明事实真相后,便向这位道貌岸然的牧师提出质问,并据理驳斥了他的诡辩。事后,
校长不得不将威信扫地的艾牧师逐出校门。这件事也使徐子兴对自己信仰的基督教产
生了怀疑。
1922年,子兴中学毕业后,考入青岛邮局当了邮务员。1924年12月,青岛邮局职
工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举行了罢工,子兴亲自参加了这一斗争。罢工斗争
的胜利使他意识到: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工人阶级要翻身只有靠自己救自己。1925
年,青岛爆发了胶济铁路“二八”大罢工和纱厂工人罢工,罢工斗争使他进一步看清
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巨大威力。 这年7月,中共四方村支部书记、工运领袖李慰农
被反动军阀张宗昌杀害。临刑前李慰农大义凛然,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日本
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最后英勇就义。由此,共产党人的高大形
象深深印在徐子兴脑海里。是年秋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并和在电话局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赵鲁玉等一起创建了中共青岛邮局支部,由他担任
支部书记。1927年,日本军队侵入青岛后,徐子兴积极鼓动邮局工人进行反日斗争,
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职工的信赖,他们秘密协助徐子兴扣押反动信件,保护中共中央由
上海发来的邮件和书刊,投递地下党组织的信函等。是年,徐子兴担任了中共青岛市
委委员,仍直接领导邮局工作。当时他的月薪80多元,可他的生活十分俭朴,经常把
节省下的钱作为党的活动经费。有一次,为了买武器,他一下子拿出192元钱,购得4
支手枪,交送市委。由于他把大部分收入用在党的事业上,家里常常因为缺少柴米把
衣物送进当铺。1928年春天,他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他觉得没有养活这个孩子的精力
和财力,便和妻子李毅商议,忍痛将孩子送进了“收婴箱”。1930年春,他的二女儿
得了白喉,妻子没钱给孩子治病,一时又找不到他,只能眼看着孩子发高烧死去。
1928年底,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重要职务的王复元投敌叛变,山东省党组织遭到
了严重破坏。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召开了联席会议,专题研
究如何铲除叛徒的问题。因为徐子兴是王复元介绍入党的,如果借这个关系深入虎穴,
以假自首骗取敌人的信任,甚为方便。省、市委对情况做了认真分析后,决定让他担
当这一重任。
1929年4月1日,叛徒王复元来到了青岛,徐子兴根据党的指示,立即赶赴火车站
去“迎接”。王复元一见徐子兴,心里十分狐疑,他先发制人,问徐子兴打算怎么办。
徐子兴镇定地说:“我是你介绍参加共产党的,你怎么办,我就怎么办!”经过一番
对答,终于骗得了王复元的信任,当上了“捕共队员”。徐子兴“自首叛变”的消息
传开后,招来了许多人的白眼和责骂。一向把气节看得很重的徐子兴心里十分难过,
但是为了党的工作,他只能忍辱负重,不能泄露半点机密。为了铲除大叛徒王复元,
周恩来亲自派警卫员张英来山东协助除奸。省委亦派交通员王科仁扮成卖香烟的小贩,
寻找叛徒踪迹。然而,张英和王科仁都不认识王复元,所以,如何使执行除奸任务的
同志辨准叛徒的面目成为关键所在。徐子兴利用自己是检信员和“捕共队员”双重身
份的便利,在老工人的帮助下,通过查阅邮件,找到了叛徒的照片,党组织立即把照
片在有关人员中传阅, 并让张英、王科仁用强记忆的办法认清王复元的面目。同年8
月,徐子兴获得了叛徒王复元又潜入青岛的消息后,及时把这一情报通知了中共青岛
市委,市委立即向张英、王科仁两人作了部署。接着,徐子兴又通过陈少敏向市委转
达了王复元将于同月16日下午6时去山东路(现中山路)110号新盛泰鞋店的情报。根
据徐子兴的情报, 下午6时,王科仁在张英的配合下,将大叛徒王复元击毙于新盛泰
鞋店门口。
王复元被击毙后,徐子兴首先被敌人怀疑,但由于他从容镇定,言谈行动毫无破
绽,骗过了敌人的讯问。从1929年夏到1931年春天,他多次向党组织报告“捕共队”
的行动计划,使党组织有所防范,免遭破坏。
1931年4月, 徐子兴奉命去码头迎接中共中央由上海派来的交通员,由于交通员
上船时,就被特务盯哨,所以刚一下船与徐子兴接头,即被逮捕。敌人故意放过了徐
子兴,意欲通过他猎取更多的线索,但由于徐子兴的行动谨慎,使敌人毫无所获。同
月25日上午,敌人将徐子兴逮捕。他们施尽酷刑,要他供出党的机密和击毙王复元的
经过。但他回答的只有一句话“莫名其妙”。敌人把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捉来一起
拷打, 他的回答仍是“莫名其妙”。敌人黔驴技穷,只好把他押往济南监狱。同年6
月,李毅抱着孩子到济南探望子兴,他坚定地告诉妻子:“我活着是党的人,死了是
党的鬼!”8月19日黎明,济南大雨如注,徐子兴和21名战友高唱着雄壮的《国际歌》,
被敌人杀害于济南千佛山下。
赵世恪
赵世恪(1901—1939)又名赵石可,即墨县赵家岭(今属楼子疃乡)人。初中肄
业。1919年入四方机厂,在第三场当模型匠。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
1925年2月, 四方机厂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胶济铁路管理局统治者
内讧和胶济铁路大罢工的机会, 为争取工人阶级的合法权利,举行了为期9天的全厂
总罢工, 取得了胜利,胶济铁路总工会和四方机厂分会正式成立。6月14日,为抗议
日本帝国主义杀害青岛工人,要求给被杀害的同胞雪耻和释放纱厂被捕工人,胶济铁
路总工会组织四方机厂1700多名工人,举行了罢工示威游行。当时,赵世恪任四方机
厂工人纠察队长。 同年7月27日,军阀张宗昌再次镇压青岛工人运动,封闭胶济铁路
总工会沪、青、粤、汉惨案后援会,捣毁四方机厂工会和各纱厂工会,大肆搜捕工运
领袖。赵世恪也在这时被捕,与丁子明、孙义昌一起押往济南,判刑后关押在济南模
范监狱。1926年3月,赵世恪与丁子明等同时出狱。
1926年3月, 由王桂山串连,赵世恪与王克忠、孙绪代等人在城子、韩洼、赵家
岭等地秘密活动,成立乡农会6处。1929年2月,国民党即墨县党部正式成立,赵世恪
与王桂山、王克忠、林修治、牛德穟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1929年4月,赵世恪又回四
方机厂做工。1933至1934年,赵世恪先后任国民党胶济铁路工会第六分事务所(四方
机厂)第二届常务干事兼第一股主任和第三届常务干事。
1938年初, 赵世恪与赵光等人在即墨西部一带组织抗日游击队,3月,编为国民
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47支队,辖七个大队,3200多人,赵光任指挥,赵世恪
任司令。4月,该部曾配合中国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七大队于赵家岭伏击日军。5
月,因即墨各游击队互相矛盾,该部被韩炳宸、纪淑和、孙殿斌三部联合击溃,赵世
恪只身逃往莱阳,1938年底到招远投奔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48支队。1939年
9月病故于栖霞县半成沟。
徐达三
徐达三(1906—1939),又名徐政权、徐坚如,即墨县袁家屯(今属普东乡)人。
7岁丧母,12岁随叔父去大连开饭馆,15岁到抚顺煤矿当背煤工,后被抓丁当了奉军。
阎奉交战中被俘当了晋军,后任排长。
1932年10月,徐达三随部队驻防绥远省临河县(现属内蒙古自治区)时,经中共
党员王森、房鲁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指派在晋军中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
织, 做兵运工作。1933年7月,在他回大城县结婚期间,他所在的晋军四一零团三营
十一连因党组织暴露而仓促起义失败。徐达三受此事牵连被通缉。后经中共临河县委
请示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着其转移到原籍山东开展工作。
1934年2月, 徐达三返回家乡,积极宣传党的主张,联络有志之士,经过一年多
的努力, 在袁家屯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中共党的基层组织。1935年8月,重返大
城县做党的地下工作。1936年冬,被派往卢龙县组织义勇军,因事情败露转移到北平
(北京)。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他在北平与王森一起搞军事情报工作。是年冬,被
派往北平西郊妙峰山游击队做领导工作。1939年夏,又被派往天津郊区组建抗日武装。
7月底, 再次回大城县,在魏里北村一带组织起十几人的游击队,积极收集枪支,发
展抗日武装。10月26日,日伪军包围了魏里北村,游击队被打散。当晚,他和魏里北
村一个名叫李林的青年划船到小会罗村一带寻找中共大城县委,被抗日地方武装大城
县除奸队误杀。1985年2月8日,中共大城县委作出决定,为徐达三平反昭雪,恢复名
誉。
周浩然
周浩然(1915—1939),原名周世超,即墨县东瓦戈庄(今属瓦戈庄乡)人。父
亲周孚先是有名的律师。周世超10岁时,到青岛读书。这期间,他目睹了日本资本家
勾结军阀张宗昌屠杀青岛纱厂罢工工人的惨案,悲愤异常。1927年大革命的浪潮波及
青岛,群众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军阀”的口号,那慷慨激昂的情绪,
声势壮阔的场面,在他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后来,在青岛市立中学国文教员胡
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参加了进步学生团体。他在
日记中写道:“我为着民众的生活,民族的生存,得向那恶魔,向那暴君去宣战,去
勇敢地搏斗,歼灭戕害我们民族的虎狼,铲除暴虐我们民众的敌人。火光烛天是我们
的前程,白骨遍地是我们的作为,引昼驱暗是我们的目的,旋转乾坤是我们的最终!”
1932年周浩然初中毕业后,去北平大同中学求学。在这里,他除了完成学校规定
的课程外,天天跑到国立北平图书馆饱览群书。他攻读政治,研究经济学,学习哲学,
读法律书,自修外语,还从事文学写作。他在日记中写道:“读书为了创造,读书为
了工作。如读书不是为创造,只是读了以后再照样吐出来,则何异于从口里吃进食物
去,以后再照样排泻出来。这样,于身何益,于生命何益!”1933年上半年,日军占
领榆关,北平形势危急,周浩然由上海辗转返回青岛。他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大好河
山,心情十分沉闷。他写道:“具英雄胆,销万斛愁,相对默无言,举目尽荒丘。叹
狼烟滚滚,击楫中流,虽波涛汹涌,看谁换得神州。莺去燕来春复秋,叹驹光不留,
愁何了, 恨怎休! ”这年夏天,他参加了青岛“左联”的活动,负责编辑文艺刊物
《汽笛》,先后以觉民、明、心影等笔名发表了《当》、《两种不同的人物》、《又
是黄花遍地时节》、《为了这个》、《生活》等几十篇杂文,同时翻译了日本山村雄
本的《一日间》。《汽笛》的出版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也激怒了国民党青
岛反动当局。1933年秋,汽笛社成员姜宏、于令非遭逮捕,周浩然和于敏道被通缉,
《汽笛》文艺社被查封,他只好重返北平大同中学读书。
1934年春,周浩然因患急性肺炎再次缀学回到即墨故乡。他漫步于即墨城头,作
歌述志:“但看流云笑翠微,年华转瞬似梭飞,男儿抱有冲天志,万里扶摇展翅飞。”
1935年12月,共产党人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就义,浩然在报上见到这则消息后,悲痛异
常。他在日记中写道:“报见蒋电令蒋鼎文将瞿秋白就地执行枪决的消息,我不禁悲
愤交集,誓为民众杀此老贼,更而致悼瞿君云:青冢无情埋侠骨,沙场不再供驰驱,
一生空怀济世志,于今抔土恨千古。”
1935年5月, 周浩然到《新青岛报》编辑部主编《小青岛》文艺副刊,化名周家
美。时年20岁的浩然,一面埋头紧张地做着编辑工作,一面夜以继日地撰写文章。他
以梦熊、猛士等十几个笔名,在青岛各报上连续发表了《星》、《法租界的惨案》、
《答唐泉东》、《给青年作家》、《关于文艺》、《漫谈文艺》等几十篇杂文和文学
评论文章。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值钱,中国善良的劳工群众们只好给帝
国主义任性的枪杀,开他们的心,做他们活动的枪靶。不悉政府将怎样解决这事情…
…。”他在《漫谈文艺》一文中,就文艺的方向、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真善美等问题,
发表观点鲜明的论述。正因为这样,《新青岛报》受到国民党青岛反动当局的警告,
他只好辞去编辑职务,另谋新生。1936年3月,入山东大学旁听。第一学期大考结束,
他选修的8门课程有7门课成绩名列榜首。经济学教授杨津先生赞叹地说:“有真才实
学者乃周世超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周浩然在日记中写道:“我血性男儿,正宜荷戈,
誓死为国,奋勇抗敌,民众无第二条路可走了。”他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
毅然弃学回乡,在即墨县瓦戈庄一带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他深入集市、学校、街头发
表演说,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0月,他以强身健体为号召成立了“瓦戈庄镇国术训
练所”,组织青壮年民众学习武术。接着,以训练所学员为骨干,成立了“抗日义勇
军”。他亲自制定了义勇军游击队行动准则,明确规定“对内联络同志,保卫地方;
对外联合各团体以抗暴日, 期于打倒帝国主义,复兴中华民族为宗旨。”1938年3月
18日,驻青岛日军开赴莱阳进行“扫荡”。抗日义勇军和国民党地方武装联合于旺疃
伏击日军,给日军以重创。
1939年2月, 周浩然赴抗日军政干校山东分校学习,任军事班班长。不久,由副
校长徐源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派周浩然来即墨任中共
即墨县委组织部长。当时县委组建不久,斗争形势又很严峻,他被分配到九区一带开
展工作,在白色恐怖下,经常以串亲访友为掩护到各村发动群众,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9月,周浩然到西尖庄活动时,被叛军姚士吾部秘密杀害。时年24岁。
侯延宾
侯延宾(1884—1940),号鸿程,即墨县时于庄(今属南泉镇)人。1901年(清
光绪二十七年)考中秀才。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入山东省公立高等学堂。1908
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考取官费赴英留学生,于英国利资大学攻读矿学6年,获硕士
学位。 后又到德国比茨堡煤矿实习2年,获采矿工程师职称。德国比茨堡煤矿曾以优
厚的待遇留他在那里工作,但他认为祖国灾难深重,正是用人之际,中国地大物博,
正有用武之地,毅然谢绝了异国的挽留,于1916年(民国5年)辗转返回祖国。
侯延宾回国后,先后任山东省财政厅矿务科长、山东省矿务调查委员、淄博章矿
政局局长、峰蒙矿政局局长、山东大学矿学系主任等职。他十分重视地质勘探人才的
培养,多次向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王寿彭提出培养地质人才的建议,并为此奔走呼号。
终于1932年成立了山东省省立矿业专门学校,并出任校长。他在矿业专门学校和山东
大学矿学系执教期间,经常勉励学生,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洋人,他还以自己留学
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高超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国
之心。他将大半生奉献于教育事业。
侯延宾对山东各地的矿藏曾进行过调查勘探,足迹踏遍鲁南山区和胶东半岛。有
一次,他在沂蒙山区勘探,偶尔从一位老农那里发现一块天然金刚石,他立即在这位
老农的指点下,亲赴现场,反复勘探,终于探明了这个地区金刚石、赤铜、金、铅和
煤等矿藏的分布和蕴藏情况。他在巨野县勘探时,听当地人讲县城南门外有一口井,
民国元年曾发现水里漂着一层油花,有煤油味,点燃后井中起火柱,燃烧一昼夜方熄。
他通过到现场进行查访勘探,确认此处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1928年,侯延宾在同其妻侄王子岩交谈中,得知家乡南泉有人打井时挖出一种异
样的白色石头。他立即让王子岩回即墨取来样品,经化验分析确认为优质重晶石。侯
延宾如获至宝,马上回即墨进行测定,并在胶东半岛进行勘探,于1931年写出了《山
东半岛重晶石矿床的形成与走向倾斜度》的论文,发表于《山东矿学专刊》。侯延宾
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的愿望,于1933年联络青岛商界友人,集资10万元,在青岛成
立了“鸿兴矿业公司”,自任采矿工程师,在即墨的大埠后、挪城、朱家埠南等地开
采重晶石,后因政府不予重视,加之销路不畅,被迫停业。
1938年,日伪青岛市长赵琪派专人持聘书请侯延宾去青岛任职,伪即墨县长张子
安也曾派人相邀,均被侯延宾拒绝。1939年春,侯延宾去潍县其长女家养病。临终前,
嘱咐其子女,要把他大半生心血所勘探的山东各地的矿产资料,妥善保管,绝不能落
到日本人手中。1940年秋,侯延宾病逝于潍县。
张树基
张树基(1901—1940),原名张瑞先,即墨县灵山村(今属灵山镇)人。青年时
代求学于灵山学塾,20岁投笔从戎,曾在北洋军某团任书记长,后见军阀混战,人民
涂炭,遂愤而离开部队,回家务农。
1938年初,日军占领了即墨城。张树基参加了纪淑和组织的游击队,后任苏鲁战
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第十六支队第十纵队第三营营长,兼任国民党即墨县第8区区长。
1938年秋天, 张树基率部偷袭驻灵山伪军,全歼伪军一个连。1940年2月,张树
基指挥部队于太祉庄村西伏击下乡骚扰的伪军, 击毙伪军特务队长,俘获伪军4名,
缴获捷克式步枪9支。1940年4月,驻长直的日军下乡扫荡,张树基率队于刘家庄村东
进行伏击,打死日军2人,打伤3人,迫使日军退回长直据点。
日军多次受挫,便伺机对张树基部进行报复。1940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张树基带
领12名游击队员宿营于大蓝家庄(今属太祉庄乡)的蓝家祠堂内。十三日拂晓日军步、
骑兵200余人包围了蓝家庄, 并向蓝家祠堂发起猛攻。张树基等13人,凭借院墙顽强
抵抗,日军不断倒下,但他们依仗十几倍于张树基的兵力,仍不断向蓝家祠堂发起冲
锋。这时,张树基和他部下的子弹已经不多了,如果再守下去就会陷于绝境。他大声
喊道:“弟兄们,随我冲出去!”一个反冲锋,冲出蓝家祠堂,转入小巷。张树基回
头一看,有两名队员未冲出来,他又带队返回,架着两个伤号冲出村外。当他们抢占
了一处坟地时, 日军又重重包围上来。至上午11时,战斗结束,13名游击队员除2人
负重伤幸免于难外,张树基等11人均壮烈牺牲。
事后,日军将张树基的头砍下,放在即墨城西门外木架上示众。
李兆岐
李兆岐(1904—1940),又名李鸣岗,即墨县李家西城村(今属即墨镇)人。出
生于农民家庭,14岁入青岛钟渊纱厂(今青岛国棉六厂)当工人。1926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 5月,受中共青岛地下组织派遣,前往广州参加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学习。结业后任中共青岛市委执行委员、农运部长。1927年春,被派回即墨开展农运
工作。1929年,在济南被韩复榘部逮捕入狱。因而与党失去联系。
1934年2月, 李兆岐出狱,回家乡务农,1937年任李家西城小学教员,兼任即墨
县东城乡民众训练教官,直接控制了一部分枪支。
1938年3月4日晚,李兆岐与田世磊等人,在李家西城村外王家茔内召集抗日青年
50多名,利用训练壮丁时保存下来的枪支,成立了“抗日独立中队”,当晚队伍开到
大庙山,次日进入崂山百福庵、棉花村一带,开展抗日活动。他运用过去在农民运动
讲习所获得的知识,教育队员,提高队员的阶级觉悟,激发队员的民族仇恨,因此,
队伍不断扩大。后该部暂编为国民党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第二纵队第四支队,他任
支队长。 是年6月,四支队趁日本侵略军换防之机,一度占领即墨城。两天后,主动
转移进入崂山。日军为消灭这支抗日武装,集中优势兵力对该部进行跟踪追击。在敌
强我弱的情况下,他带领四支队转移到即墨县西北乡刘家庄和平度县冷戈庄一带休整,
临时受编为国民党山东省鲁东行署特务团,李兆岐任团长,并改名为李鸣岗。10月,
中共党员王云九根据中共胶东区委指示,与李兆岐取得联系,并组织该团部分军官到
蓬莱、黄县、掖县抗日根据地参观,消除了他们对八路军的疑虑,为策动该部起义做
好思想准备。不久,新任国民党鲁东行署主任卢斌发觉特务团长李鸣岗就是当年的共
产党人李兆岐,因而调集了姜黎川部、纪淑和部、韩炳宸部、刘东扬部、张金铭部与
葛子明部等6股国民党游击队, 准备围歼李兆岐部,情况万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
八路军五支队派联络部长宋竹亭亲往李兆岐部,传达总部指示,着该部迅速转移。李
兆岐遂以该团一、二营为先头部队,兼程开拔,三、四营随后前往,辗转数月,队伍
到达黄县香房村。1939年2月1日,部队正式改变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六十五
团,李兆岐任团长。部队通过休整、补充和政治教育,战士们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
战斗力也随之加强。在八路军第五支队的统一领导下,先后参加过攻打招远城、玲珑
金矿和解放栖霞城等战斗, 为创建牙山根据地和保卫胶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39年2月,李兆岐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10月,李兆岐调任新编五支队三团团长,尚未到职,即于掖县元岭王家村
八路军后方医院病逝。
于宝光
于宝光(1914—1943),又名于启瞳、林承先,即墨县窎庄(现属牛齐埠乡)人。
宝光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21岁毕业于县立初级中学。青年时期,即受民主思想影响,
关心劳动人民疾苦。他曾极力主张用本村“裕源堂”族产公田之地租周济贫苦人家,
并张贴揭贴,揭露会首、族长贪污公产的丑行。为此,遭到会首的报复,寻机将其告
于官府,一场官司使他倾家荡产。父亲于方世走投无路,含恨悬梁自尽。他面对黑暗
的旧社会,心中异常愤懑。从此,他开始探寻铲除人间不平的真理。
1937年秋,于宝光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他四处奔波,宣传鼓动民众奋起抗
日救国。 1938年5月15日,于宝光在窎庄于家祠堂内召开大会,宣布成立抗日救国军
第四大队,宋庆梧任大队长,于宝光任指导员,下属三个连,共有官兵70余人。9月,
这支抗日武装被国民党地方武装韩炳宸部打垮。后来,于宝光带领数人随同李兆岐部
到达黄县八路军根据地。
1939年春,于宝光被派回家乡进行革命活动,由吴善堂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在窎庄先后筹建了“农民抗日救国会” 、“青年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7月,
中共即墨县委成立,于宝光任县委委员、青救会长。不久,又改任军事委员兼宣传部
长。 1940年1月,受党指派打入国民党军队孙殿斌部,秘密联络该部中抗日力量,筹
措武器, 为建立党独立领导的地方武装作准备。1941年2月,他从孙殿斌部带出了一
个班战士,十几支枪,为建立抗日地方武装创造了条件。
1942年3月19日, 胶即大队在即墨县朱家庄(今属移风乡)成立。于宝光任大队
长。同年9月,胶即大队发展到120余人,奉上级指示改编为南海独立二营,他任营长。
9月,队伍发展到200余人,又奉命改编为即墨县大队,他任副大队长。这支革命武装
于即墨、平度、胶县、莱阳边境进行了多次战斗,为开辟以堤前、马军寨为中心的抗
日小根据地作出了一定贡献。
1942年冬,于宝光患病在大坝村(今属移风店乡)休养治疗,由于叛徒告密,被
国民党顽固派管明斋部逮捕,1943年3月,被杀害于三都河。
李成玉 李成玉(1907—1946),原名李玺正。即墨县李家西城(今属即墨镇)
人。8岁在本村私塾读书,16岁入即墨师范讲习所求学,毕业后,回本村小学任教员。
他自幼嗜书成癖,求知若渴,酷爱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在教学期间经常与密友共产
党员李兆岐谈论国家大事,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1927年,李兆岐在即墨作民运工作,
后来不幸被捕,押入济南监狱,他闻讯后,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波,进行营救。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了抗日救国,李成玉与李兆岐一起组织抗日游击队,
并提出“有热血就要救国” 、“不当亡国奴”等口号,宣传鼓动群众。1938年3月,
“抗日独立中队”成立,李成玉任该部书记(文书)。
1939年春,李成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六十五团供
给处主任、五旅供给处主任等职。1943年6月任即墨县抗日民主政府代理县长。此后,
他经常亲率部队到边缘地区开辟工作,多次深入敌占区袭击日伪军,镇压土顽。日伪
警特和国民党顽固派对他恨之入骨,曾多次图谋逮捕他。1943年秋,李成玉将年仅16
岁的儿子李文光从家中接出送至部队参了军。 1946年2月22日凌晨,国民党地方武装
包围了李成玉的家,枪杀了他的妻子。
在日常工作中,李成玉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1944年七八月,即墨县抗日民
主政府在西八区的官庄召开全县区、村代表大会。时值盛夏,天气炎热,雨水较多,
街道泥泞。他白天冒雨踏泥,往返于分散居住的各代表住处,参加讨论,听取意见,
晚上开会讨论代表们提出的各种提案的处理意见,并亲自起草次日大会报告,连续几
天饭不能及时吃,觉不能按时睡,以致患了胃病。别人劝他休息,他半认真半开玩笑
地说:“区区小事,无足挂齿,任务当前,焉能休息。”他不顾难忍的病痛,从深夜
直坚持到翌日拂晓,把稿子写完才搁笔小憩。早餐未用,就又强忍腹痛作了一上午报
告, 在场的同志无不为之感动。1946年5月,县人民政府在程戈庄(今属段泊岚乡)
召开全县参议会,连续四五天,李成玉不顾疲倦地昼夜工作,终因劳累过度而患脑溢
血, 于5月31日逝世。6月3日,县人民政府在程戈庄为他举行了有3000余人参加的追
悼大会。
聂仁花
聂仁花(1928—1946年),即墨县钓鱼嘴(今属洼里乡)人,她出生于一个贫困
渔民家庭。1944年,父亲被日本侵略军打死。当时,爷爷年迈,母亲体弱,弟妹年幼,
家庭生活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
1945年8月,家乡解放,村里建立了民主政权。年仅17岁的聂仁花参加了青妇队,
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村青妇队长。她带领广大群众参加减租减息、反霸诉
苦斗争,组织妇女们做军鞋,送公粮,慰问伤病员……,样样工作都很积极。
1946年4月28日拂晓, 国民党即墨县三区区队偷袭钓鱼嘴村,挨家搜捕村干部和
民兵。 聂仁花的母亲被打得死去活来,爷爷被砍了8刀,躺在血泊中,许多群众被残
酷拷打。隐藏在聂永彭家的聂仁花,听到群众和亲人的惨叫声,心如刀绞,为了群众
和亲人免遭残害,她毅然挺身而出,怒斥匪徒:“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准你们残害乡
亲!”
国民党区队把聂仁花和25名村干部、民兵和群众押回驻地青山。他们对聂仁花施
以打竹板、锯指缝、火把烤、吊大梁等酷刑,要她说出村里共产党员的名单,但她始
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党的半点机密。
1946年5月1日,聂仁花被杀害于青山东麓的海滩上,年仅18岁。
袁明三
袁明三(1913—1951),又名袁淑光,即墨县袁家屯(今属普东乡)人。青年时
期即与中共党员有过接触,接受进步思想,具有强烈的救国救民愿望。1937年抗日战
争爆发,他对家人说:“虎狼入室,国难当头,抗日救国,匹夫有责。我要走弟弟袁
超之路,投身革命!”此后,他便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
由田文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即墨的抗日斗争正处于艰苦阶段。袁明三奔走
于即墨西北乡一带,宣传党的主张,联络有志之士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他的家被当做
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点,每逢革命同志于他家开会或过往,他的侄子便站岗放哨,
妻子烧水做饭,为同志们缝鞋补袜,一家人都积极从事抗日活动。因此,他家曾多次
遭受日伪军和顽固派的洗劫,兄弟姐妹子侄6人惨遭杀害。
1940至1945年,袁明三任即墨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七区区长。当时的七区南靠胶济
铁路的南泉火车站,东北接近长直,西邻蓝村,西北面是南村,四处都是日伪军据点。
他经常率领区队袭扰周围日伪军据点,截击出来扫荡的日伪军,保护群众利益。1943
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他率区队于抬头村同从长直据点出来扫荡的日伪军遭遇,敌众我
寡,袁明三当即率队向西南转移,不料又遭到从南村据点出来扫荡的日军阻截,区队
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他果敢地指挥区队突围,战斗中,不少战士相继牺牲。最后,
敌人一窝蜂地涌来,他下定决心,宁肯为国捐躯,决不当俘虏。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
头部,想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孰料子弹哑火,这时,疯狂的日军猛扑上
来将他逮捕。日军把他带到南村据点严刑审讯,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
日军打掉他的牙齿,用铁丝将他的手脚捆绑起来,囚禁于堡楼底下。三月二十一日夜,
八路军某部与地方武装一举攻克南村日伪据点,袁明三得救。
1949年,袁明三任即墨县人民政府县长,时值即墨全境解放,百废待兴,他忙于
政务, 日夜操劳。1951年6月,牙病复发,到医院拔除病牙后,不待休息,即去县工
商联作报告,因患部感染引起急性败血症,与世长辞。
姚庆祥
姚庆祥(1927—1951),又名姚清祥,即墨县鳌山卫镇姚家庄人。少年时,家境
贫穷,12岁时,父亲病故,家庭生活更加困难。
15岁时,随母亲及兄嫂去东北吉林省延边自治州一带谋生,他拣煤渣,下煤窑,
历尽艰辛。当时,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他目睹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心中燃起
了仇恨的怒火。在煤窑里,他听到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向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
号召大家参加抗日军队, 心里非常激动。1945年7月,他瞒着母亲,毅然参加了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下,他作战英勇,
工作积极,曾多次立功,荣获“艰苦奋斗”奖章。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扩大侵朝战争,我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姚庆祥踊跃
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他发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冲锋陷阵, 勇敢战斗。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他奉命调任开城中立区军
事警察排长,忠实执行和平谈判协定,保卫中立区和双方代表团的安全。美帝国主义
为制造借口, 达到破坏停战谈判的目的,于8月18日夜晚,派出30多名武装人员,非
法潜入中立区。姚庆祥带领战士执行巡逻任务时,遭到潜伏的美国武装人员的袭击,
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姚庆祥牺牲后,朝鲜松古洞村的老百姓绝食一顿,以示对庆祥的哀悼和对美帝的
抗议。朝鲜各界人士为他开了追悼会,并于朝鲜开城善竹桥附近为他立了纪念碑。中
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为表彰烈士为和平事业献身的精神, 于1953年1月追认姚庆祥为
一等功臣,并授予“和平战士”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抗美援朝分会于1954
年10月25日在他的家乡修建了“姚庆祥烈士祠”。
王仁山
王仁山(1889—1956),字静轩,即墨县大信村乡乔家村人。幼年曾读私塾,继
入济南陆军小学,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立志投身民主革命。 1911年春曾于日本陆军学校作《感怀》 诗一首以述志。诗曰:
“弃却儒林结绿林,男儿漫说无知音。从军岂有封侯志,为国常存保种心。快意头颅
原不惜,伤时泪血恨难禁。宝刀磨罢中庭舞,满腹恩仇积已深。终年伏案茹酸辛,且
了前生未了因。迹溷鱼龙乃故我,志除腥膻有谁人?孤身漂泊难忘汉,满腹纵横莫说
秦。徐福高风已往矣,桃源谁为指迷津?”辛亥革命爆发后,王仁山回国,参加奉军
张作霖部,后因负伤回到家乡。
1913年,王仁山于家乡创办《即墨公报》,任该报主编,积极撰文宣传民主,鼓
吹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不久,重返奉军,历任东北讲武堂战术教官、队长、
少将教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仁山带领部分讲武堂学员赴北平(今北
京),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参谋处处长,曾参与指挥长城抗战,阻击进
攻华北的日本侵略军。嗣后,负责编制全国军事地图去各地勘测。
1935年,张学良回国后,王仁山随东北军赴西安,任东北军少将高级参谋。1936
年,东北军和西北军于王曲成立军官训练团,王仁山任军官训练团教育长。此期间,
王仁山曾秘密护送一些青年学生赴陕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2月12日,“西安
事变”爆发,王仁山曾为张学良、杨虎城出谋献策,并参与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张
学良、杨虎城的会谈,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一定贡献。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东北军被调去安徽、江苏一带整编,许
多原东北军军官被撤换,组成军官团,王仁山任团长,驻江苏省清江浦。王仁山因不
满于蒋介石的背信弃义,以父亲有病为由请假回乡。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仁山随于学忠部去鲁西南,任苏鲁战区中将总
参谋长,随军转战于抗日战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王仁山即离开军队,先后隐
居于济南、青岛。1956年遭一精神病患者杀害。
刘启章
刘启章(1905—1960),又名刘其章,即墨县孙家瓦子埠(今属店集镇)人。他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给地主当过长工,1942年4月于莱阳县柞村参加八路军,
历任战士、班长等职。
刘启章身高力大,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先后参加大小战斗几十次,负伤18次,
立功10余次,被授予胶东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在一次战斗中,他击毙两名日本侵略
军,缴获三八式步枪两支。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当时正在家中休养的刘启章
为了保卫土改胜利果实,保卫家乡,在中共即东县委的支持下,组织部分青年于同年
12月成立了店集区保田大队,他任大队长。为了补充保田大队的武器装备,他毅然把
自己家中的粮食卖掉,以换取枪支、子弹。这期间,他率领保田队员英勇参战,给国
民党地方武装以沉重打击。
刘启章对革命事业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部队时,他虽然多次荣立战
功,但为了革命需要,曾充当过运输员,到生产基地种过菜,在供应处油坊榨过油。
他在生产基地种菜时,经常肩挑百余斤,几十里不歇脚,把蔬菜送往部队驻地。1952
年他转业到商业部门工作后,仍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艰苦朴素,不谋私利,他
任县供销社储运科副科长时,发现收回的柴油桶中有少量柴油未倒净,就一点一滴地
回收起来,交给公家。有一次,露天货场遭到洪水袭击,他奋不顾身地在洪水中抢运
物资,使国家财产免受损失。他的个人生活非常俭朴,食不厌粗,衣不厌旧,经常自
己动手缝补衣服鞋袜,而当周围同志有困难时,他却毫不吝啬地解囊相助,为此他受
到同志们的赞扬。
1960年9月,刘启章因病逝世。
刘作廉
刘作廉(1914—1961),艺名刘森,即墨县挪城刘村(今属南泉镇)人,出身农
民家庭,父亲刘世贞是一位民间艺人。刘森10岁入私塾,14岁即辍学随父学艺,17岁
投师陈镇举。从此,开始了他的舞台生涯。
19岁时,他在柳腔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22岁时他与刘德昌、刘洪石、刘邦君等
搭班,成为柳腔著名的“四刘班”,在青岛东镇大陆市场戏院固定演出。同时,着手
柳腔的研究和改革。这期间,他借与梆子、京剧、评剧等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机会,
把这些剧种的长处融合于柳腔之中,使柳腔在唱腔、板式和音乐伴奏方面都不断得到
丰富和完善。1945年,他返回家乡一边经商,一边教戏。
1951年,刘森于丰享庄(今属七级镇)组织了一个农村业余柳腔剧团,活跃在即
墨西部。1954年春,他又联合丰享庄、大吕戈庄两个村的业余剧团,组成了民间职业
剧团——即墨民艺柳腔剧团。 1956年5月,即墨民艺柳腔剧团转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
专业剧团,刘森任该剧团团长。他率领剧团先后应邀到青岛、烟台、昌潍等地演出,
足迹遍及胶东半岛。1954年刘森当选为即墨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当选
为即墨县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
刘森工旦角,精花旦,善扮演《月墙记》中的王美蓉、《井台会》中的蓝瑞莲等
角色,他表演细腻,唱念俱佳,所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1955
年1月在胶州专区文艺会演中, 他于《王定保借当》中饰女主角,荣获演员一等奖。
他在艺术上力求创新,坚持戏剧改革,先后编演了《辛城》等现代剧目,挖掘整理了
《珍珠衫》、《白玉楼》等一批传统剧目。同时,以极大的热忱向青年传授技艺,培
养了一大批柳腔优秀演员。
1958年, 刘森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1年5月因病去世。1962年,刘森被错划为
“右派”问题得到甄别,恢复了名誉。
吕子人
吕子人(?—1961),又名吕建同,即墨县大信村(今属大信村乡)人,中国同
盟会会员。14岁时去青岛学习德文,后曾承包建筑青岛自来水公司工程。1907年(清
光绪三十三年)捐献个人资产以筹办震旦公学。1908年震旦公学被德国胶澳殖民当局
和清政府查封,他便同赵象阙、王英甫等人去内地奔走,宣传革命,联络同志。1909
年(清宣统元年),吕子人伙同革命党人于沂水县穆陵关马站夺了沂水县署上解济南
府的款银,充作革命活动经费。后又辗转东北三省,奉命与熊成基联络,适逢熊遇难,
他也因母病回乡。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吕子人受革命党山东省负责人刘冠三指派
于青岛秘密募捐,购买枪械,运往济南,以备山东革命党人起事。到济南后,适逢革
命党人刘溥霖等被捕,举事不成,只得返回青岛。
1913年,为响应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吕子人去
浦口同柏烈武联系,集合山东同乡成立了齐鲁北伐大队,他任大队长。后该部改编为
第三十九混成旅,他任该旅三团团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回到青岛。
1914年,吕子人去东京会见孙中山,受孙中山指派回山东,筹建革命武装,讨伐
袁世凯。 受命后他先去大连活动,于1915年底购枪800余支。后来,孙中山派居正赴
大连领导组建起义军。吕子人同居正等将枪械、人员秘密运往青岛,组建了中华革命
军东北军,辖五个支队,他任第三支队长。1916年5月,吕子人率部参加了攻克潍县、
高密的战斗,击溃皖系军阀第五师张树远部。这时,东北军改编为两个师,他任第二
师师长,驻高密。东北军正计划北上讨袁,袁世凯病死,东北军军长居正去北京,吕
子人亦辞去军队职务,任山东省政府谘议员。
1918年, 吕子人入北京讲武堂,翌年,入陆军大学,为第六期毕业生。1929年4
月,任青岛市警察局局长,不久离任。后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参议院参议。1937年抗日
战争爆发后,隐居济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子人历任山东省政府参议、山东省政协委员。1961年
病逝于济南。
周至元
周至元(1910—1962),原名周式址,又名周式坤,号懒云,自称伴鹤头陀,即
墨县城坊子街人。自幼嗜书成癖,十余年的苦读,为他后来的著述奠定了基础。正如
他在《自述》中所写:“总角年华渐喜书,苦攻坟典事三余,痴情更较蠹鱼甚,灯火
常亲子夜初”。
周至元酷爱山水,经常陶醉于崂山之中。他每次游崂山,总要把所见所闻整理成
篇,然后与前人所论一一核对,从而发现前人记述与实际不符之处,以及曾未有人记
载的景观、胜迹。为纠谬补缺,他于1934年写成《崂山小乘》和《游崂指南》。此后,
为了“昭山之灵而发国之光”,他立志续修《崂山志》。他在崂山上攀危崖,历邃谷,
探奇索隐,往往数月不归。而每次回到家时,常常伤痕累累,又不顾劳累,伏案撰稿。
1938年日军侵占崂山,编志之事因无法进行而搁置。1946年春,迫于生计,他开始行
医,诊病之余,就拿出积稿,日夜编次,历经三载,终于纂成《崂山志》初稿八卷,
约30余万字。书中除详述崂山古迹名胜、人文景观等外,还辑录自己所作诗、赋、记
等140余篇。
周至元一生勤于诗作, 尤以七律见长, 平素观感交游无不述之于诗,所作收于
《头陀吟草》 、 《懒云诗存》。其诗作大致可分四类:一为怀古,如《田横岛》、
《于七墓》、《明妃》、《读黄培含章馆诗集有感》等。二为感事,此类诗多写于日
寇侵华期间,因事而作,慨叹国事多艰而心系民族安危,如《辽事杂感》六首等。三
为咏物,多写于游崂时,咏物寄情,如《玉龙瀑》、《耐冬》、《明霞洞道中》等。
四为抒怀,如《懒云集》、《诗癖》等。
周至元对乡土历史的研究,也颇有造诣。1959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
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60年又被中国历史学会山东分会发展为会员。其著述有《即
墨黄培文字狱资料》、《辛亥革命即墨光复始末》、《于七抗清史略》、《郑康成生
平简介》等。1962年2月6日,病逝于济南。
于维功
于维功(1903—1963),又名于文成,即墨县湍湾村(今属七级镇)人。青年时
去青岛四方机厂做工,1924年11月由邓恩铭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工人运动
的骨干分子。 1925年2月,由邓恩铭、纪子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即墨人中第
一位中共党员。嗣后,他先后任四方机厂工会执行委员、胶济铁路总工会常务委员等
职。 1926年5月,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1929年,受党组织
派遣赴苏联学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国,被分配在北京市汽车修配厂工
作。1963年病逝。
王裕昌
王裕昌(1930—1969),社生后街(现属温泉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9年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司务长、连长、空军某部管理员等职。
王裕昌对同志有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在战友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他
多次冒着生命危险, 挺身而出进行抢救。196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兵模范”的光荣
称号。
1957年,他在一个新兵连工作时,一次实弹投掷训练,一位新战士,失手将一枚
拉开导火索的手榴弹丢在身边,在即将造成事故的一瞬间,站在不远处的王裕昌猛冲
过去,冒着生命危险抓起这颗手榴弹投了出去。1962年夏天,他在高炮连当副连长。
一次,他在检查防台风准备工作时,突然发现压在屋顶上的一块大石头往下滚,眼看
就要砸到正在屋檐下劳动的一班长黄先容头上。他一个箭步跃过去,猛力推开黄先容,
而自己因躲避不及,右手被砸得鲜血直流。另一次,部队紧急转移,当行进到一个狭
窄地带时,炮车突然向路边侧滑,眼看将压住一位战士。王裕昌夺过三角木,推开那
位战士,一下子窜到车轮后面,就在他塞进三角木的同时,车轮已经抵住他的肩膀,
幸亏三角木的支撑,才化险为夷。
1965年5月30日清晨, 王裕昌带领一支30多人的小分队,去训练场进行手榴弹投
掷训练。一位战士投掷的时候,因用力过猛,失手把手榴弹掷向身后,滚进右边的一
个掩体里。在这个掩体里,文书正在埋头作记录,生命正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千钧一
发之际,王裕昌飞速过来,向这颗手榴弹猛扑过去,抓住飞速旋转的手榴弹的铁头,
用身子挡住了文书,就在这一刹那,手榴弹在他的掌心爆炸。
王裕昌被送进医院,他从昏迷中醒来时,第一句话就问:“文书怎么样?”当他
得知文书只破了点皮时,才欣慰地笑了。他做了截肢手术,但他说:“我虽然失去了
右腿和右手,但还有左腿和左手,更重要的是我还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只要我一
分钟没有停止呼吸,我就没有权利停止工作!”
1966年9月21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关心战士就是关心革命》的长篇通讯,
介绍王裕昌的事迹。同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爱兵模范王裕昌》一书。
1969年,,王裕昌的伤口复发,于1月7日逝世于北京。2月2日,王裕昌家乡的群
众为其举行了追悼会。
卢忠溪
卢忠溪(1887—1971),字宝泉,即墨县太祉庄乡荒洼村人。幼年家境贫寒,仅
读了三年私塾就辍学务农。17岁时,他去烟台英国商人创办的仁德洋行当花边(棒锤
花边)工人。经过几年苦心钻研,熟练掌握了“棒锤花边”的编织技艺。同时,利用
晚上时间,向老艺人求教,又学会了钩针花边的编织技术。
1918年,仁德洋行从意大利引进一套花边新样品,其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洋行老
板把这套花边样品交给他研究仿制。卢忠溪集当时烟台、威海各类花边工艺之大成,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创出了一套新的花边编织技法和工艺程序,并把这种花边命名为
“手拿花边”。
“手拿花边”问世后,仁德洋行便与卢忠溪签订合同,让他回乡设点,加工制作。
1926年,卢忠溪回到家乡,在县城北阁街开设了裕民花庄,招募工人,传授“手拿花
边”编织技艺。许多农家妇女学会了花边编织技艺,从事花边生产。随着“手拿花边”
技艺在即墨的广泛流传,卢忠溪同一些民间艺人,又把当时在即墨流传的“小扣锁”、
“绣花”等工艺融合于花边编织工艺中,从而衍生出一套完整的花边编织技法。卢忠
溪把用这种工艺制成的花边命名为“即墨手拿花边”。1971年,这位“即墨手拿花边”
的创始人与世长辞。而“即墨镶边”以抽纱瑰珍之称享誉世界。
于笑虹
于笑虹(1914—1973),又名于得海、于占魁,即墨县南山东村(今属楼子疃乡)
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正在济南读书,为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
政策,参加了去南京请愿的行列。1935年,到北平(今北京)读书。在中共地下组织
的影响下,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被吸收为“民先”队员。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同平津流亡学生一起到达济南,在中共山东省委动员
青年到鲁西北发动抗日游击战争时,被分配到聊城。这时,韩复榘命令山东第六行政
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撤退到黄河以南,于笑虹等几十名青年则反对不战而退。后
来,范筑先在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拒不接受韩复榘的命令,通电全国表示
“守土有责,誓不南渡”,于笑虹时任范的卫队长。1938年春,他被派往寿张,发动
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建立抗日武装。是年7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范筑先部
第二十一支队任政治部主任,从事争取改造该部队工作。1939年春,于笑虹遵照党的
指示,到临清组建卫河支队,先后任该支队副司令、司令。1940年春,调八路军一二
九师先遣纵队一团任团长。10月,调任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二团政委。
二十二团作为新八旅的主力团,转战邯郸南北的平汉铁路沿线和临清、大名间的
卫河两岸,多次给日军以重创。1942年,日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频繁进行“扫荡”,
于笑虹在反“扫荡” 中,机智地带领部队英勇战斗。1月24日,2000多日伪军配以坦
克、汽车,对活动在曲周、邱县、广平、馆陶交界的新八旅进行“合围”,二十二团
正处在敌人合围的中心。于笑虹指挥部队,英勇地向日伪军进行冲杀,在西张孟、崔
庄、侯村、东阳固等地,多次展开激战,胜利地突破了敌人的包围。1943年,他带领
二十二团开辟卫河以东地区, 不久,任冀南七分区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的8年间,
他转战卫河两岸,屡建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于笑虹先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旅政治部主任、第
二野战军第十军第二十八师政委、第二十九师政委等职,曾转战冀鲁豫,强渡黄河,
挺进大别山,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战斗。
新中国建立后,于笑虹任海军修造部、工程部政委,1956年任海军第二海校校长
兼政委,1958年任海军科研部部长,受命领导海军装备事业的科研工作。他走访了全
国十多所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吸收了几百名大专毕业生和专业人员,先后组织建立
了6个研究所, 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舰船科研协调会议,把全国造船科研力量组织
起来,为发展海军装备服务。1960年,他又和战友刘华清、戴润生一起,按照中央军
委的指示,克服种种困难,组建了一个研究院,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舰艇流体
和结构力学、动力设备及工艺材料等科研项目的试验,为我国舰船科研事业的发展打
下了良好基础。1961年调国防部第七研究院任副院长、院长,晋为少将。1963年,于
笑虹在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国防现
代化的关键,为实现国防现代化,许多科学技术问题要解决。当前需要科学技术现代
化的迫切程度,如同大革命时期需要人民武装一样。”对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措施,
他总是亲自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看准了的,就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张春桥等人捏造罪名,对于笑虹进行了五六年的审查
和批判,面对“四人帮”的迫害,他坚持斗争。1971年,于笑虹任第三研究院院长,
他写信给周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 汇报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再一次受到
“四人帮” 的残酷迫害, 他气愤难平, 心脏病突然发作,于1973年6月含冤逝世。
1980年, 于笑虹蒙受的不白之冤得到平反昭雪,被授予烈士称号。5月22日,在海军
远洋测量船队的指挥船上,于笑虹的老战友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撒放在大洋之
中。
衣思文
衣思文(1945—1975),即墨县温泉镇西温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任生
产队保管员、民兵连副连长等职,因工作积极,曾多次受到表扬。
1975年5月23日上午, 青年女社员韩林下地瓜窖取地瓜种,因缺氧晕倒在窖内。
窖上的几名女社员发现后便急呼救人,正在附近干活的衣思文闻声赶来,纵身下到窖
中,急忙用绳子捆住韩林腰部,让井上的社员将其拔出井外。韩林得救了,衣思文却
晕倒窖中,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中共即墨县委根据衣思文的生前表现和要求,追认
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做出《关于向衣思文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县干部群众
学习衣思文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辛宗山
辛宗山(1948—1980),移风店乡小坝村人。1964年参加工作,生前任青岛市房
产局第一住宅建筑公司第四施工队维修班班长,曾先后七次荣获先进生产者称号,11
次被评为先进民兵和民兵积极分子。 1980年3月17日傍晚,辛宗山在巡逻执勤中,于
一偏僻处发现三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拦劫一名女青年。辛宗山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同三名罪犯进行搏斗。由于寡不敌众,他的心、肺、肝多处被歹徒刺伤。后来,虽经
抢救,但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为了表彰辛宗山同志的模范事迹,山东省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决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授予他“雷锋式的好民兵”的
称号。
于兴邦
于兴邦(1956—1981),即墨镇新建村人,初中毕业,济南铁路局青岛分局巡路
工。
1981年9月16日, 于兴邦在胶济铁路马尚路段巡逻。下午三时许,由青岛开往上
海的直快客车开出张店站后,以每小时70公里的车速向西飞驰。当列车驶近马尚铁路
大桥东北的弯道时,突然,一位50多岁怀里抱着孩子的老大娘带领三名儿童,抄近路
走上了铁路大桥,并未发现列车到来,安然地走在桥中间。此刻,于兴邦正巡逻到桥
东北头,既发现了迎面奔来的列车,也发现了走在桥上的人,情况万分紧急。这时火
车司机也发现了桥上的人,如紧急刹车,弯道上的列车很可能因惯性脱轨,造成车毁
人亡,只好缓慢地扯起了制动闸,使火车减速,以争取时间,让行走在铁路上的人离
开险境。可是,当老大娘和几个儿童发现火车驶来时,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在
这千钧一发之际,于兴邦急速冲上铁桥,将老大娘和小孩一个个按倒在护桥板上,当
他把最后一个人推出铁轨时,列车呼啸而过,于兴邦被排障器推出60多米。老大娘和
四个孩子得救了,列车满载着1000多名乘客,安全地离开了马尚大桥,于兴邦却以身
殉职。
为表彰于兴邦舍己救人的精神,共青团济南铁路局委员会授予他“优秀共青团员”
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铁道部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铁路职工向
于兴邦学习。
杜世询
杜世询(1929—1982),长直乡杜家庄人。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就
读于私塾和小学。 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即
墨县灵西区粮库会计、代理主任、县粮食局购销公司副经理、购销股股长、秘书股股
长、副局长、中共刘家庄公社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前进大队支部书记等职。
1959年10月,杜世询调任中共刘家庄公社委员会副书记,当时正值严重的经济困
难时期,刘家庄公社人民群众挣扎在极度饥饿之中,杜世询一边满腔热情地努力工作,
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一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国家
前途的忧虑,对群众疾苦的关怀,他先后两次直接上书给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反映基
层的真实情况,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建议纠正“大跃进”、“浮夸风”等错误,
同时指出错误的根源在中央,要求中央承担责任。当时,正开展“反右倾”斗争,上
书直言,无疑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正如他在上书中所说的:“在考虑写这篇报告
的时候,同时也考虑到三个可能:可能是抓住一点否定全面,蓄心专意地向党进攻;
或许是以国家为重,不为私利,赤胆忠心地谏诤;或许是头脑不清,精神失常,胡里
胡涂地胡闹。按照我个人反复地考虑,还是属于中者。如果党认为前者,即定罪有据,
专政待之,以理服之,甘愿受之;属于中者以民为重,以共产主义事业为重,党参考
之;属于后者,严肃批评,党纪处之,加以教之”。在另一信中也说道:“如果我这
篇报告完全是一支向党进攻的毒箭,有意或无意拆散社会主义,可以此做反面教材,
批判揭发,借以教育其它党员,让鲜花开得更香,这对党更有好处。最后向党提出一
点要求,如果这篇报告属后一种类型,望将我的党籍保留三年之后再作处理,这就是
我最大的幸福。别无他求”。他周围的亲友、同志无不为之担心,而他却心情泰然。
有人劝他放弃自己的观点,管好自己职内的事情就行了。他回答说:“现在的事情非
只一社、一县、一省,而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是刘家庄
共产党党员, 理应关心全国大事”。1962年7月,杜世询心情沉重,对许多现实问题
百思不解,最后请求退职回家务农。临走留下一首诗:“革命十几年,吃些人民饭;
是非难辨别,解甲归庄田。”从此他回到家乡,立志改变家乡的穷困面貌。
杜世询一生喜欢读书,才识超人,善与人论古今,工作方法独特。一日,他于刘
家庄大集上看到一位算卦先生愚弄群众, 骗取钱财。 他便踱过去,蹲下来小声说:
“老先生,你的卦位摆错了,坎、离应对正南、正北方向,你却摆为东北、西南方向,
这样如何能算得准?”然后步步进逼发问,问八卦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等问题。那
算卦先生顿时张口结舌,羞愧满面,收摊而去。
杜世询当干部二十几年一贯清正廉洁,对自己及其亲友要求极为严格,对群众疾
苦却关怀入微。在刘家庄公社工作时,他经常到最困难的烈、军属家中去串门,问寒
问暖, 用自己的工资去接济他们。1961年春的一天,公社干部每人分到2斤马肉,他
自己舍不得吃,立即将这两斤马肉分成四份,分别送到最困难的烈、军属家中。自己
却饿着肚子回到宿舍蒙起头来睡觉。无奈饥肠辘辘难以入睡,忽然想起院中有几颗白
菜种子,他便悄悄去掰了几个老菜叶啃了充饥。于是他体会到群众因生活所迫而“吃
青”之情。翌日,他便召集部分社队干部谆谆告诫说:“对偷吃青苗的群众千万要婉
言劝慰,你们想想,谁肚子里有饭去啃青苗?”在他离开刘家庄之后的十几年中,每
重游故地,总忘不了去看望那些老烈属、老困难户。
杜世询退职回到家乡之后,从当生产小队副队长到任前进大队党支部书记,从来
没有脱离过生产劳动,在修水库的艰苦日子里,他常常光着脊梁与群众一起流汗大干。
他不仅自己身先群众,而且总是让自己的儿女干重活、脏活。一年冬天,他率领儿女
和部分群众一起挖平塘,一直干到临近春节,由于劳累过度,支持不住,身子一晃栽
进冰水里,等人们把他抬回家,妻子好不容易才为他脱下冰衣裳。
杜世询一生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加上种种“莫须
有”的罪名,多次被批斗,但他毫不在意。1982年,他被确诊患有“膀胱癌”,在死
亡面前,他不惧不忧,还反过来安慰亲人,他一回到家乡,马上邀集老朋友、老同志
聚会,他举起一杯酒安然地说:“我得了死症,今日请各位最后来看看我,我也看看
各位。我今天也解放了,不戒酒了,大家喝个痛快。”大家心里十分难过,他却谈笑
自若,风趣横生。酒后还挥笔赋诗云:“人生恶死谁无死,人杰鬼雄层层去,终生不
做食民贼,乐哉苦哉各自取。”
1982年8月2日,年仅54岁的杜世询与世长辞,临终前充满感情地说:“前进大队
五个自然村,我修了四座水库,唯独咱杜家庄还没修成,老天让我再活一年,我就没
有遗憾了!”杜世询逝世后,乡亲父老无不悲痛。
吴善堂
吴善堂(1909—1984),原名吴培庆,化名冯梓、李芳亭,吴家岭(今属牛齐埠
乡)人。7岁入本村学堂读书,18岁当了本村小学教师。1931年,考入省立第九中学,
毕业后,继续当教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善堂目睹日本侵略军烧杀掳掠的罪行,义愤填膺,毅然
投笔从戎,后经青州四师学生辛少波、王子阳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
由李春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8月,任中共莱阳县委秘书,接受县委指示回到吴家
岭村开辟工作,发展了一批“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建立了中共吴家岭村支部,并
兼任书记。当时,日本侵略军从金口到即墨城的汽车,经常往来于吴家岭村后的公路
上,吴善堂带领“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于夜间挖断公路,截断电话线,破坏敌人的
军事设施。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投降派惊恐不安,到处搜捕他,并把他的父亲捉去,
严刑逼供,胁迫吴善堂妥协投降。他的父亲吴杰然虽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始终没有供
出儿子的半点情况,后经保释才得回家。在吴善堂的影响下,弟弟吴培吉也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队伍。
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吴善堂不畏风险,昼夜奔波,先后在埠西、埠南、神山
埠、三都河、窎庄、泊东等十几个村庄,发展“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建立和发展
了党的基层组织。根据上级指示,于1939年3月成立了中共即莱特支,他任特支书记。
随着党组织的迅速壮大, 在中共南海特委指示下,是年7月,在吴家岭村成立了中共
即墨县委, 他任书记。不久,出席了胶东区党的代表大会。1941年8月,吴善堂到中
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1942年7月学习结束,继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1944年4月调任
中共南海地委宣传部长。1945年9月任中共平东县委书记。1946年3月到中共华东局党
校学习, 1947年1月调中共南海地委任统战部长。 1948年2月任中共平东县委书记。
1949年2月随军南下, 历任中共江苏省金坛县委书记、中共华东局组织部一科科长、
组织处副处长、华东局机关党委组织处长、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区委副书记、中共黄浦
区区委副书记、中共松江县委第二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
上海市机关党委副书记、芦湾区区政府顾问等职。1984年4月17日病逝。
孙举京
孙举京(1900—1986),王村镇南王村人。16岁时就跟随叔父孙德朋学整骨、接
骨术,22岁开始行医。历时63载,成为远近闻名的骨科医生。
孙举京开始行医时,大部分药物自采自制,为人治病用药,分文不取,有时遇上
生活艰难的穷苦人, 还周济他们食宿。1933年4月,宫家大丈村宋氏带着儿子宫子到
王村讨饭,宫子被财主家的两条黄狗追咬得跌进路沟,折断了腿。宋氏抱着孩子痛哭
失声,恰逢孙举京锄地路过这里,当即将宋氏母子接到家中,给宫子整了骨,服了药。
母子二人在他家一直住到宫子的腿伤痊愈。
1956年6月,孙举京被即墨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发展为会员。1958年8月,他接到内
蒙古建筑公司发来的电报,说公司有5个工伤病员,在当地医院久治不愈,其中有2人
要做截肢手术, 望其前往内蒙古治病救人。8月14日,他动身赴内蒙。诊断后,对症
下药,并施行整骨、接骨等手术,经过一个月的治疗,5个人完全康复。9月18日,孙
举京准备动身回即墨, 该公司送来200元钱,病人家属送来了皮大衣、毛毯等土特产
品表示酬谢,他婉言谢绝了这些礼品,只带回了一个题为“医术超绝,妙手回春”的
匾。 1963年4月,哈尔滨汽车修造厂干部房克和,由其予陪同前来王村求医,房的腿
被机器碾伤,小腿为粉碎性骨折。经孙举京精心治疗,使这位濒临残废的人,恢复了
健康。 1966年5月,西宁市水利局有几名工人因塌方砸伤,其中两名伤势严重,不能
转运, 派人请孙举京出诊。这时,他虽已年迈体弱,不胜长徒劳累,但还是去了。5
月24日, 抵达西宁市水利局,对两名患者多方医治,30天后都能下地活动。1973年4
月,青海毛纺厂有位单工程师,因骨伤到上海诊治,效果不佳,派专人请孙举京到上
海出诊。这时,他已是73岁高龄,行动多有不便,为了治好病人,他便让儿子孙益山
陪同前往。单工程师左腿膝盖下伤处已脓肿,担心地问:“不截肢能不能保住生命?”
孙举京诊断后说:“不仅可保生命,还可以使伤腿复原。”单工程师的骨伤恢复很快,
22天后,就能拄着拐杖走动了。青海毛纺厂送来300元钱,单工程师的家属送来了烟、
酒、茶及一副对联。孙举京说:“我祖传家规,出诊不收费,这钱我不能收,东西也
请收回,这副书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对联,我当之有愧,但我要把它留下,
时时鞭策自己。”
慕名来王村求医的病人很多,有的患者因治病造成经济拮据,孙举京照样为其诊
治。临沂地区一位姓陈的农民来到王村时仅剩下4元钱,孙举京将他收留在自己家中,
为其治疗。小小的诊室,实在难以容纳这么多患者,他就让经济困难的患者分别住在
3个儿子及邻居的家中, 患者治愈后,要拿房费,他总是那句话:“药费、车费、饭
费、家属往返的消耗就够多了,让您住我家,就是想给您省几个钱,否则,住旅馆多
方便,这钱我不能收!”
1976年7月14日,北海舰队的一位战士扭伤了脚脖子,登门求孙医生整骨。此时,
孙举京年迈体衰,又加天气炎热,手术时累得满头大汗。术后他坐在门外树荫下休息
时着了凉,从此右手颤抖,失去工作能力。他便指导自己的儿子为患者接骨、整骨。
每次术后,都要用左手探测是否接好、整好,并仔细询问儿子处的药方。
1986年1月8日,孙举京病逝。噩耗传出后,四乡八疃的乡亲纷纷前来吊唁。送葬
的队伍达一里多长。
张渐九
张渐九(1894—1987) ,七级镇东七级村人。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6岁进胶州
达材学堂求学。这期间,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带头剪辫,踊跃参加支援辛亥革命的
募捐活动。 1913年(民国2年)毕业,先后在青中埠小学、哈尔滨三育小学任教师,
后转入哈尔滨邮政局、青岛港务局供职。1928年,在青岛参加中国国民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胶县和即墨相继沦陷,张渐九结交当地爱国志士,奋起抗日,
共赴国难。1938年3月,他与姜黎川等5人发起成立抗日游击队——山东人民抗日救国
军。姜黎川任司令,他任军需处长。1941年冬,在中国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下,张
渐九被姜黎川部派到胶东抗日根据地与八路军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他在胶东抗日根
据地,目睹八路军军纪严明,军民关系亲如家人,共产党干部艰苦朴素、廉洁奉公、
一心为劳苦大众办事的事实,深受教育和鼓舞。回去后,向姜黎川一一作了介绍,姜
黎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接受了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于1942年夏率部从胶县
南部投奔胶东抗日根据地,改编为山东军区特别旅。是年冬,姜黎川背信弃义,率部
离开胶东抗日根据地,投靠国民党第二十八集团军司令李仙洲,被编为第二挺进纵队。
张渐九对姜黎川朝秦暮楚的行径, 极为愤慨,毅然于1943年8月脱离姜黎川部,奔赴
胶东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
1943年秋,张渐九当选为胶东临时参议会驻会委员,1944年共产党号召根据地军
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他虽已年过半百,仍然和根据地军民一样,抱起磨棍推磨,
抡起镢头刨地。1946年他当选胶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兼交通局副局长。1947年共产党号
召开展捐献运动,他把积蓄的万元北海币捐给民主政府,荣立捐献一等功。1948年秋,
他受胶东行政公署派遣对国民党军队做策反工作,策动了国民党七五四团团长方本庄
率部起义。1949年,张渐九任青岛市港务局副局长。1950年调任山东省民政厅社会处
副处长。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他将每月津贴的一半捐给国家,直到1953年朝
鲜停战。1959年,张渐九任山东省劳动厅副厅长。60年代初,他已是古稀之年,每次
到新汶、淄博等煤矿视察工作,仍坚持亲自下井,到生产第一线察看矿井安全设施和
矿工安全生产情形。“文化大革命”中,他蒙受不白之冤,受到批判。1970年,组织
上为他恢复名誉,并补发了2000元工资,他拿出其中1000元支援家乡七级公社七级东
北大队购买农业机械。
1985年,已是92岁高龄的张渐九,经中共山东省劳动局机关党委批准,吸收为中
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他几十年的夙愿。1987年5月16日,张渐九病逝于即墨。
张伏山 张伏山(1910—1987),名存恒,号横河老人,即墨城阁里人,中国
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著名指画、国画家。9岁入私塾读书,16岁毕业于县立职
业小学。 这期间他爱上诗词、绘画。17岁进他父亲开设的“同德祥”五金店学商,3
年后考入即墨县简易师范,毕业后到考院小学任初级教员。1934年到济南私立书画社
学习绘画,拜关松年、关友圣为师,学习国画。后又赴北京华北大学艺术教育系学习,
旁听李苦禅的美术课。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回到故乡。1939年和1943年,他先
后两次在青岛举办个人画展,他的画引起了书画界的注意。从此,他一面教书,一面
作画,绘画技巧日益娴熟。
1958年春,张伏山被错划为右派,回生产队劳动。在这以后的十几年中,他一头
扑进了画中。晚上油灯下,他坐在炕上画;刮风下雨天不能出工干活,他弓身躲在屋
里整日地画;冬天大雪纷飞,雪片飘进破场院屋内,他哈开冻了的墨,还是画;没有
宣纸,他就收集废纸和旧报纸在上面画。队里派他看管菜园,身边没有方便的笔墨,
他常常蹲在地头、场院,手握草棒在大地上画,他在画中寻求寄托。他的画既博采众
家之长,又独具一格。他在杂记中写道:“我是专门学石涛、石溪、梅青、马夏和近
代张大千、善仔的,由笔画转习指画,将新旧线条结合起来。景物以黄山、崂山、泰
山、桂林为主材料,笔墨全是石涛、张大千变化而就。或有点成就,大胆名曰‘横河
画派’,也可以说是崂山画派。”
1964年,张伏山完成大型指画《东崂探胜》,画幅为三丈多长的横卷,画面生动
地再现了从王戈庄到梯子石的崂山名胜古迹,构思巧妙,指法细腻,浓淡相宜。著名
画家李苦禅为此画题跋称:“名胜技法,堪称双绝”,并称赞说:“伏山的指画已经
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1979年张伏山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问题得到改正,被分配到即墨县文化馆从
事专业美术工作。他虽已是古稀之年,但精力十分充沛,焕发出比任何时候都旺盛的
创作热情。这期间,是他一生中绘画艺术的高峰,他先后去崂山、登泰山、游黄山、
赴桂林,画了上千幅山水画,他把艺术献给党、献给了人民。他在一首题画词中写道:
“人瘦如鹤,指墨淋漓落,岩石龙松欲活,月照大海浪恶。独立矶头高歌,广寒仙子
婆娑,疑是舞袖招我,人间天上共哦。”
张伏山很注重文学修养,得空就手不释卷地研究古典诗词,所以,他的题画词豪
放、 浪漫,具有自己的特色,他收在《樗散庐诗词题跋草稿》中的800余首诗词,有
较高的文学价值。他的指画、国画,先后流传于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日本、
英国和德国。
1987年9月14日,张伏山病逝于青岛。
李秉和李葆初
李秉和,号春台(生卒年月不详),即墨县李家周疃(今属南阡乡)人。清朝中
叶,开始在金家口经商。他靠从当地向南方贩卖私盐和从江南向北方贩卖竹杆、木材
等土产品发财致富。
李秉和暴发之后,便在本村购置了大片宅基地,修建起豪华的庄园。为了炫耀声
威,他花钱捐了个保康县(今属湖北省)候选知县。此后,相继在上海、天津、大连、
烟台、 莱阳、平度等地开设了120家“春”字号店铺。当时李家有“一百二十春”之
称。与此同时,他不择手段地兼并农民的土地。至清朝晚期,李家成为即墨境内最大
的地主。
李葆初(?—1936),系李秉和之曾孙。他主管李家庄园时,李家占有土地二三
万亩, 山地和滩涂5万多亩。这些土地分布于平度、莱阳和即墨等地。李家在各地建
立了40多个“庄子” ,负责收缴地租,每年约有200万公斤租粮流进了李家的仓廒。
李葆初一家靠这些贫苦农民的血汗,过着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当时,李
家雇佣和买来的佣人、丫环达三四十人之多。李家大小主子有32人吸食鸦片。李葆初
一人就有大烟枪10余支,有的烟枪价值白银百两。李葆初的女儿李二嫚嗜烟如命,每
天吸食鸦片4两。 李葆初的胞弟李荃初用4000两银子在济南买了一个妓女,专门为其
修建了一座豪华的“乌龙院”,供他们寻欢作乐。
为了保护李家庄园,李葆初于民国初年在周疃修筑了圩墙、炮楼。圩墙外挖了护
城濠沟,建造了吊桥,同时,组建了地主武装,购置长枪60余枝,土炮22门,钢炮一
门。李家一家大小都携带有护身短枪。当时的李家有财有势,盛极一时。
1936年,李葆初病死,李家庄园日益走向没落。
迟敏章
迟敏章(1913—1948)系王村镇小桥村人,绰号迟彪子。
迟敏章中学毕业后,曾任本村小学教员。1939年,他投身国民党军队,曾任国民
党山东保安第一旅副班长、团军需股长等职。1945年秋天,王村岛里一带解放后,迟
敏章充任了国民党王村镇镇队长,他网罗了一批恶霸地主、兵痞流氓,组成了一支反
动武装,或于附近海上抢劫过往船只,或窜抵解放区捕杀革命干部和群众,制造了多
起惨案。
1946年4月17日, 迟敏章带领20余名匪徒潜回小桥村,同该村恶霸地主迟长林等
人勾结,一手制造了小桥惨案。他指挥匪徒用铡刀铡、大刀劈、石头砸等残忍手段,
将该村民兵队长迟锡惠、民兵指导员迟云修、青妇队长迟素纹、青妇队员迟秀英杀害。
村团长迟承节、妇女队长迟凤英被打昏于血泊中,匪徒们误认为他俩已死,才幸免于
难。当时的迟家祠堂大院中血肉横飞,令人目不忍睹,而迟敏章却狞笑着向在场的群
众狂叫: “谁跟着共产党闹就杀谁,今天先杀这几个给您看看!”同年5月,迟敏章
又率领匪徒窜至巉山村(今属洼里乡),先杀害了土改积极分子黄美兰的母亲,又将
该村村长黄相范、村团副刘忠章等八人捕去,扔到海里活活淹死。6月3日,迟敏章又
于迟家店子(今属南阡乡)将该村民兵队长孙小九、区交通员迟结坎捕去,杀害于米
粟山前。6月4日,迟敏章带领匪徒血洗马山后村(今属王村镇),杀害该村干部、群
众13人, 其中一名5岁的男孩也未免于难。1947年8月3日晚,迟敏章一伙又制造了洼
里惨案, 一次杀害干部和群众13人。8月12日,迟敏章等押着被捕的区干部朱修安,
在朱家高戈庄村游街,朱修安当众痛斥匪徒,迟敏章恼羞成怒,指挥匪徒先将朱修安
打倒,后将鞭炮放于朱的鼻子、耳朵里点燃,最后用绳子拴着朱的双脚拖着游街,当
朱修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后, 匪徒们又把他仍到湾里活活淹死。9月22日夜,迟敏章
率领匪徒袭击了周家高戈庄村, 杀死干部群众7人。据不完全统计,在两年多的时间
里,他亲自指挥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55人。
迟敏章在王村岛里扩充实力,独霸一方,对国民党即墨县政府的指示阳奉阴违,
不受制约,这样引起了国民党即墨县县长隋永谞猜疑,遂于1948年3月将迟敏章诱捕,
4月10于即墨城南河滩将其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