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市政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75&run=13

房屋 即墨城区的公房,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衙署、兵营、庙坛、学校,
土改运动中没收归公的房屋和各类新建的公用房舍。旧的已大部拆除或改建,代之而
起的是混合结构的新建筑。机关、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高楼平房,参差栉比,
与翻修新建的民宅,扩展平直的街道相映衬,改换了旧城区的面貌。
1950年以来,机关部门逐步增多,陆续建成专用的公房。1980年以来,随着党政
机关部门的西迁,房屋建筑开始向多层次、多样式方向发展;1987年,县直机关办公
楼房有平房100多幢、二层楼房30余幢、三层楼房17幢、四层楼房14幢、五层楼房4幢、
六层楼房2幢, 共占地20多万平方米。新建的干部职工住宅,多设在机关附近。中共
即墨县委、即墨县政府机关干部的住宅集中在府北街、府前街、府西西街和新兴路。
这个居民小区内共有平房225幢、 楼房93幢。花边厂、百货公司、运输公司、五交化
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印刷厂、地毯厂、酿酒厂、被服厂、布鞋厂等单位的住宅分布
在鳌蓝路上。中山街、北阁街、大同街、健民街上,都有干部、职工的住宅穿插在机
关和民宅间。
明、 清和民国期间的城区住宅,大致可分为4类:一是望族大户的府第,重门套
院,楼堂台房,高台阶,大门楼,门上匾额,门前旗杆,有深而大的气派;二是一般
富户的住宅,青砖瓦房,正厢组合;三是普通民房,土墙茅屋,有正有厢;四是贫民
棚,垒土架木,敷泥平顶,矮小狭窄,勉强栖身。1949年前后,全城区住宅中有双层
楼房11栋74间,砖木结构,青瓦屋顶,木质楼板和窄陡的楼梯,其上层的高度约占全
高的2/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大部旧房的草屋顶换成了瓦屋顶,木棂窗改成了
玻璃窗,土地面敷设了水泥或砖块。新建的民房逐渐从土木结构向砖木结构过渡。至
80年代, 改房建房的数量增多,约为50至70年代的3倍,质量普遍提高,一般采用混
合结构。大部正屋的进深从不足4米增至6米,檐高从2.7米左右增至3.1米左右,而
且改变了旧的格局。规格较高的房子有与正屋连成一体的耳房,分设客厅、寝室、厨
房、储藏室和便所、洗浴间等等,有自来水和地下排污设备,有暖气装置。内外墙壁
有的使用油漆、涂料粉刷,有的拼镶瓷瓦、马赛克装饰,室内地面有的铺设混凝土水
磨石面,有的还镶嵌花鸟图案,朝既实用又美观的方向发展。为节约建房用地,建筑
向空间发展, 1979—1984年,窑头村集体建民用双层楼房36排,建筑面积27441平方
米, 居民263户;1985—1987年,居民自建的双层楼39幢,建筑面积4914平方米。至
1987年,有22个村子在村外耕地上新辟了居民点,建了一批新居。城区民宅的人均占
有建筑面积为18.9平方米。
街道 即墨城区在清代共有街道77条(城里29条,城外48条);民国时略有变动,
共有街巷71条(城里24条,城外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改造与辟设新建,
共有街巷124条。其主干街道有:
振华街,东接中山街,交大同街,西行穿烟(台)青(岛)路、横河街,至新兴
路。长1420米,宽25米。沥青路面,两侧有人行道、路树、路灯和花坛。横河以西路
段系县政府机关驻地。河东路段南临墨水河,东部原为湫隘的坊子街、公盛街,1981
年按西段规格扩建,两侧有新建大楼,也有旧式平房。南侧沿河有雕塑和曲廊装点的
游园。
横河街,沿横河西岸,南端交公园街,北行穿振华街、鳌(山卫)蓝(村)路,
交鹤山路。设计长1283米;1979年始建,鳌蓝路以南路段已建成,沥青路面,宽20米,
两侧有人行道和路树、路灯。西侧为中共即墨县委机关驻地,东侧沿河石砌二级堤岸,
堤间杂植梧桐、杨柳、雪松、芙蓉等多种树木,形成狭长林带。
中山街,东交东关街,接东阁街,西行穿立法街,通过北阁街与胜利街的交接处,
穿共济街, 交大同街,接振华街。长985米,宽20—25米,沥青路面,两侧有人行道
和路树、路灯。在与大同街、振华街的交会点,有安全岛、交通岗亭和红绿指挥信号
灯。 此街为近代即墨城的中心, 名称多变,规模也屡经扩大。东段原称城里大街,
1947年改称中山街;迤西略北折,称西门外街,城墙拆除后,成为中山街的一段;再
西为西阁里街、西阁外街、分水岭街,1947年合称为胜利街,并于1966年扩修。1976
年,中山街扩修,并于1984年与胜利街合并,仍称中山街。
鹤山路,西起新兴路北端,东至大华机器厂后,长2860米。以建筑中的横河东桥
为界分为东西两段。 东段宽25米,含两侧人行道各5米,暂为沙石路面;西段总宽40
米, 中为宽15米的快车道,两侧为各宽1.5米的绿化带,并有路灯,带外为各宽6米
的慢车道, 最外为各宽5米的人行道,沥青路面。与烟青、青石两公路相交处,各有
环行会车道。此路辟于1984年,以县内名胜鹤山为名,是城区北部的东西主干街道,
系即墨县新建的商业中心。
鳌蓝路,是鳌山卫至蓝村的公路通过城区的路段,东起大华机器厂、穿大同街、
烟青路、横河街,跨横河庄头桥,西至艺品厂前,长6500米。即墨汽车站以东路段建
于1955年,宽30米;以西路段建于1973年,宽25米,1985年拓宽至30米,沥青路面。
两侧设有许多机关、工厂和商店。是重要的东西主干街道。
烟青路,系烟台至青岛的公路经过即墨城区的路段,是烟、青两市间的冲衢,也
是城区重要的南北主干街道。建成于1981年。北来与鹤山路相交,南行跨横河西桥,
穿鳌蓝路、振华街,跨墨水西桥,至土产公司南库。沥青路面,长1800米,宽30米。
两侧有人行道、路树、路灯和花坛。在与振华街的交会点,有安全岛、交通岗亭和红
绿指挥信号灯。
青石路,原为青(岛)石(岛)与烟青两公路经过即墨城区重合路段的南段。烟
青公路的路段于1981年西移后,此路仍为青石公路的一段,北与大同街衔接,成为城
区的一条南北主干街道。 沥青路面,长950米,宽20—25米。两侧多公司、工厂和商
店。
大同街,原为青石与烟青两公路经过即墨城区重合路段的北段。烟青公路的路段
于1981年西移后,此路仍为青石公路的一段。因路西为大同村,故称大同街。此街自
墨水桥北行,通过中山街与振华街相接处,穿鳌蓝路,跨横河桥与鹤山路相交。沥青
路面,长1280米,宽20米,有人行道、路灯、路树。南段与青石路(街)以墨水桥衔
接,成为城区的一条南北主干街道。即墨汽车站、即墨镇政府位于东侧。百货商店、
饭店、旅馆比较集中。清初,此街曾是墨水河的近西河段,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
决口,成为干涸河床。清末,南半段形成街道,但洪水期又往往成为南北两河互溢的
河道。
文化街,西交青石路,沿郭家巷、胡家村以南和墨水河南岸东行,至三里庄乡兴
家疃西。为城区南郊的东西主干街道。1942年开辟,初名南大道,1983年拓宽,1984
年定名。中段和东段是学校集中的地方。长2550米。宽20米,西段沥青路面,余为沙
土路面。
新兴路,南起公园街,北行穿振华街、鳌蓝路、交鹤山路。长1160米,宽30米,
沥青路面。1977年始建,1984年定名。系城区西郊的南北主干街道。
桥梁 位于即墨城区较大的桥梁有8座: 墨水河上4座,横河上4座。墨水河上的
桥梁,自东而西是共济桥、墨水桥、墨水西桥、窑头闸桥。
共济桥,北起共济街,南接信义街,是连通西关和河南的大桥。原名阜康桥,民
国时更名共济桥。
墨水桥,是青(岛)石(岛)线跨越墨水河的公路桥。南起顺河街,北接大同街。
墨水西桥,是烟(台)青(岛)线跨越墨水河的公路桥,坐落在窑头村西北的河
段上。
窑头闸桥,坐落在窑头村西,墨水河的南北河道上,东西走向。桥北曾有一座石
板漫水桥,称为窑头西河桥,现已拆除。
横河上的桥梁,自东而西是横河桥、横河西桥、横河庄头桥、城西桥。
横河桥,青(岛)石(岛)线跨越横河的公路桥。坐落在大同街北端的河段上,
南北走向。
横河西桥,是烟(台)青(岛)线跨越横河的公路桥。坐落在西北关村东南的河
段上,位于青石线横河桥以西,南北走向。
横河庄头桥,是鳌(山卫)蓝(村)线跨越横河的公路桥。坐落在孙家庄头村东
南河段上,东西走向。
城西桥,是振华街跨越横河的公路桥,坐落在县城西部的新建区,东西走向,南
临横河汇入墨水河处。
交通 即墨城区在明清时就有北达莱阳、掖县、烟台,西去胶州、济南,南至青
岛,东至海边的官路,有通往县内集镇的大道,现在通过县城的烟青公路、青石公路、
鳌蓝公路在城区的路段都与主干街道和桥梁相重合,并与大街小巷相关连,组成了一
个内外联结的交通网络。
清代和民初,有可供雇佣的毛驴、马车(大板运货车和称为轿车的客运棚车)和
人力推动的独轮车。共济桥南头是赶脚毛驴和独轮车出雇的地点,西关和河南都设有
专营马车运输和接待过往马车的行栈。1949年,公营南海马车运输站组建于西关马神
庙旧址,并组织个体马车运营。1957年在此成立马车运输合作社,主要经营货运。
汽车客、 货运输始于20年代。 1926年,赵即汽车公司在磨市村南设站;1927—
1929年,合利长途汽车公司在郭家巷今双庙街东端路南设站;1927—1937年,青沙长
途汽车公司在管家街(今河南街)西头设代办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车站初
设在西关南河滩,后无定点。1952年,在大同街北端东侧设即墨汽车站,扼青岛去半
岛东部各地公路线的枢纽,踞县城与县内各乡镇之间公路线之中心。1987年营运路线
43条, 每日始发班车88次、过路车146班。1979年,在中山街与立法街交叉处设代办
站,办理青岛市内与即墨城间客车运营。1985年,出租卧车和机动三轮车开始运营,
站设大同街南端。群众私用的交通工具有摩托车和自行车。
园林绿化 即墨县城有沿河植树的传统,既固岸防汛,又点缀景观。民国时,南
关村西和窑头村西的墨水河岸上都植有大片杨柳,间有槐榆,分别称为东柳行、西柳
行。当晨曦微露,丛林上常有薄雾笼罩,有“岸柳含烟”之雅致,是为“淮涉胜景”
之一。南阁外的苗圃,有成片的桑林,路旁、村外、街头、院落有零星的树木,使古
城的四季各具不同的情趣。但经过战乱,砍伐殆尽,至1949年当地解放前夕,县城及
其周围已经是一片光秃残破的景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中山街、立法街、共济街、大同街等一些主要街
道旁栽植了以法桐、 国槐、 芙蓉等为主要树种的路树,至1986年已成活2000余株。
1982年后, 在新辟的振华街、横河街、府前街栽植法桐和杂交杨780株,在新兴路植
黑松、银杏、芙蓉1400多株,在鹤山路植国槐1600多株,植冬青近千株。在人行道上
辟建小花坛,栽植松、柳、冬青、凤尾兰等。1985年,沿河辟建小型园林,有的绿树
成荫、细草如茵;有的雕塑耸立、曲廓环回。驻城区的机关、学校在院落内养花植树
美化环境已蔚然成风。1984年,中共即墨县委、县人民政府、县粮食局和地毯厂等单
位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绿化花园式先进单位;焊割工具厂、县水利局、人民武装
部、公路站、艺品厂、肉联厂、第二麻纺厂、大华机器厂等单位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命
名为绿化先进单位。
即墨城内,在清代曾有鸭绿池(亦称燕儿湾)、后汀、南汀、万寿宫前等几处积
水池塘,城外东北角有莲花湾,虽有岸柳、荷花、浮萍,但缺乏修整管理,并未形成
景观,而渐次平夷。城南花园村,曾有建于明代的园林,有假山、莲池,山上植树,
池中养花,池北有赏花洞,民国时已荒废,后移山填池成为居民区。
1983年,建花卉所于振华街中段南侧、墨水河北畔,沿岸辟畦占地面积17亩,培
育花卉30多种,主要提供美化县城和庭院所需的花木。
1984年,始建墨河公园于烟青公路西侧、横河街南端、墨水河东来转南处。占有
陆地面积126亩,河道面积88.5亩。园内分为百花园、儿童乐园、科学园、两宜园、
健美园、自然山水园和划船区、游泳区、旱冰场等。1986年在园内植雪松、黑松等常
绿树1100多株, 栽芙蓉、枫树、银杏等阔叶树300多株;栽樱树、红叶李、月季等花
木2000多株,一处综合性的文化休憩园林初具规模。
供水、 排水 即墨城居民的用水, 自古以来一是沿河挖泉,一是平地打井。自
1963年开始,在城区东南试办自来水厂。1970年,在东关建东关水厂;1978年至1981
年,在东障村后建东障水厂,在舞旗埠后建舞旗埠水厂;1984年,在马山东北建马山
水厂;1985年,在石棚水库东北建石棚水厂。沿墨水河道凿直径400—600厘米的大口
井6眼, 在马山东北部和营上乡郭庄村前打机井4眼,建高水位蓄水池2座,总计日供
水能力6212吨。 铺设各种规格的管道17260米,基本形成供水管网。城区居民使用自
来水的普及率达85%,与此同时,工厂的生产用水也基本上可以保证供应。
即墨城区排水系统初建于60年代。在此之前,大街小巷主要依靠路面或路旁小沟
排水。小雨后,街道泥泞;暴雨时,积水泛滥。1950年以来,虽经整修,但无固定管
道,效果不显著。60至70年代,先在旧有的主干街道上增修了地下沟渠;80年代新辟
的街道都修建了地下排水设施水泥管道。1967年,大同街石砌暗沟1000米;1976年,
中山街石砌暗沟1150米; 1982年,振华街设管道1100米,金华街设管道500米,府西
西街设管道380米;1983年,鳌蓝路设管道2180米,横河街设管道800米,府前街设管
道400米,健民街设管道400米,文化街设管道850米,北阁街设管道350米;1984年,
府前西街设管道350米, 胜利街设管道210米, 鹤山路设管道2860米,青石路设管道
1500米。北关、窑头、河南、郭家巷、北阁、磨市等村也先后在修整村内街道时,增
修排水沟渠,生活污水和雨后径流均可从地下管道排出。
照明、电信 即墨城于1938年底,由青岛供电,城关工商户和部分居民户先后装
设了电灯。1950年7月,即墨大华机械厂发电自用,并对城区部分供电。1959年1月,
开始由青岛发电厂昼夜供电,居民用电照明户逐步普及,大街和桥梁上都陆续安装了
路灯。
即墨城区用电话通信,始于1931年(民国20年),系各机关内部通话。1939年以
后,发展到部分工商户。解放战争期间,时通时停。1950年恢复,用磁石式交换机,
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装设话机,1952年20余部;1961年170部;1972年246部;981
年591部。1986年5月,开通市话HJ921A纵横制自动交换机2000门,用户话机1066部,
发展至群众家庭用户。从县城可对县内各乡镇交换点进行半自动拨号。电报通信始于
1908年,至1986年可在县城对全国自动转报。
防洪、防火 即墨城历史上常受洪水威胁,虽沿河筑堤垒坝,以防洪水,但仍难
避免水灾的侵袭。1950年后,在墨水河的上游建起了控制流量的水库,修整河道,挖
筑了“河中河”,使枯水季节河中有水,盛水季节容水量大,有效地约束了河流,从
根本上减少了洪水突袭的可能性。在堤防建设方面:1957年对旧城外墨水河北岸大坝
施行干砌护坡长168米;1984年对墨水河南岸东起磨市口西至窑头村北长780米的堤坝
和墨水河北岸东起墨水桥西至横河桥长936米的堤坝进行整修; 在北起庄头桥南至城
西桥的横河两岸修筑了长500米的堤坝; 在北起城西桥、南至窑头闸桥的墨水河西岸
修筑了长400米的堤坝; 1985年,在墨河公园北、西两侧修筑了长83米的堤坝。这些
总长2867米、 高度4—8米、基深约2米的堤防工程全系石块砌筑,可以约束穿过城区
的大部河床,使奔腾而下的洪波安全通过。1960年以来,虽经多雨的年月,但磨市口
以西的河道从未发生洪水漫溢的险情。
即墨城区的消防组织,1957年由农业合作社分别组建,队员是志愿参加的基干民
兵,除平日招之即来外,在农忙季节和盛大节日则加强宣传并昼夜戒备。1959年,县
辖专业消防队成立于城关,后经撤销和重建,陆续配备车辆和工具,闻警后可以立即
驰赴现场。此外,各企业单位都有消防组织和设备。
环境卫生设施 城区人口密集,厂店集中,生产和生活的垃圾、废水、废渣、废
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历来存在的问题。即墨县城在民国时期除在街头设置垃圾箱外,
别无其它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对公共卫生进行了
整顿。至1984年,新建公共厕所13个,分布在城里和西关的一些偏僻地方;在16条主
要街道上和13个住宅区设置垃圾箱100个、果屑筒200个。城区公共卫生由1974年成立
的城关卫生管理所负责。 10年来,清扫运出垃圾约1万立方米,填平地面5000多平方
米。1986年,在南郊墨水河下游建污水处理厂,采取“射流曝气生化处理工艺”处理
废水,使肉联厂、黄酒厂等21个工厂排放的有机污水和居民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得到净
化处理,设计日处理量为1万吨。排放含氰污水的工厂,多采取“化学法”进行处理;
排放含铬污水的工厂,采取“还原气浮法”或“逆流飘浮法”进行处理;医院的病源
污水,则采取高温消毒、漂白粉和碱水消毒以及焚化池消毒等方法处理。对大气污染
的防治,已开始采取安装消烟除尘设备进行改造。对噪声污染的防治,除沿道植树减
轻车声干扰外,对散发噪声的工厂已开始采取“密封法”或安装消声器的办法解决,
已有一个工厂因噪声扰民而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