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民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683&run=13

扫除文盲1927年(民国16年) 全县有平民学校40余处, 学生1400余人。1930年
(民国19年),成立民众学校2处。1933年(民国22年),有民众日校1处,民众夜校
7处,学生共281人,教员8人,毕业学生85人,肄业学生196人。在杨头(今属段村乡)
设立民众教育实验区,办民众学校3个班,学生70余人,教员2人。1938年(民国27年)
日本侵略军侵占即墨,民众学校解散。1946年(民国35年),于中心、保国民学校设
民教部,共办成人班135个,妇女班278个,学员共16429人。1949年(民国38年)5月
即墨全境解放,民众学校解散。
解放战争期间,即墨、即东两县于解放区成立民校、冬学和妇女识字班,发动翻
身农民学政治、 学文化。1949年冬,即墨县办冬学517处,占全县总村数的85%;即
东县办冬学396处, 占总村数的80%。1952年,即墨、即东两县均成立速成识字法推
行委员会,举办速成识字班,于农民中扫除文盲。年底,速成识字班转为常年民校。
1954年,纠正农民业余教育集中正规化的形式主义,贯彻“整顿恢复保证质量”的方
针, 全县巩固恢复文化班687班,学员20007人,常年民校103班,学员3006人。1956
年,掀起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全县有民师7050人,扫盲队员13074人,扫除文盲67000
人。1957年建立健全扫盲协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活动,当年扫除文盲51000人;
1958年,文教工作百日奋战中,组织90%以上的青壮年文盲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
习;1959年,又扫除文盲29500人。1960年2月,即墨县人民委员会举行全县扫盲大会
考,考试合格者毕业或升入业余高小班。1961年灾情严重,农民业余教育停办。1962
年,成立即墨县业余教育委员会,贯彻“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方针,面向生产,
为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培养人才。1963年至1965年,扫盲毕业者共6086人。1966年,
农民业余教育停办,农村文盲回升。
从1973年起,农民文化业余学校转为政治文化夜校。1976年,全县有政治文化夜
校1101处, 其中扫盲班825处,在校人数为12639人,毕业42990人。是年,经中共烟
台地委考核批准,即墨县为无盲县。据1980年10月统计,全县农村12至25周岁的人口
有238246人,其中文盲或半文盲14643人,占6.1%。
业余中小学1956年,开始举办农民业余中小学。全县有9385人参加业余高小班学
习,有业余教师827人。1957年农民业余高小班学员发展到18829人,业余初中班学员
1343人。1958年,农民业余小学发展到379处,学员17447人;农民业余中学发展到55
处, 学员3362人,并成立业余红专大学6处,其中读中学课程的1942人,读小学课程
的2008人。 1959年,农民业余小学学员达21000人,占应入学人数的25%。业余初中
28个班, 827人。1960年,农村业余教育停办。1963年农民业余中小学恢复。至1965
年农民业余小学有869个班,高小班在学20079人,毕业434人;初小班在学11072人。
业余初中班, 在学10878人,高中班在学32人。1966年,农民业余中小学停办,1973
年恢复。 1975年,有业余小学班147个,在学2963人;有业余中学93个班,在校1963
人。是年,营上公社成立业余大学班,191名下乡知识青年入校学习。
技术教育1962年起, 开展业余技术教育,成立会计训练班223个,培养生产队会
计3911人。 1965年,农民业余初等技术学校在学人数2913人,有148人结业。举办珠
算班105个,在学2500人;成立技术小组145个,有3003人参加。1966年停办。1975年
恢复农民技术教育。1980年有中等技术学校1处,有400人结业。到1987年,全县有农
民初等技术学校105(班)处,有8100人结业;农民技术培训学校53处,2643人结业。
农业广播学校于1981年7月成立, 招收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没有入农
业院校学习的乡镇干部职工及农村知识青年。全县设28个教学班,各班设班主任1人,
辅导教师1人。除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外,还开设农学、农经、畜牧、
果树、林业5个专业,学制三年。自1981至1987年共招收学生4届,1130人。第一、二
届毕业生225人,1987年在学5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