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代修志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606&run=13

县志 即墨编修县志始于明朝万历年间, 迄今400余年中,经过10多次续修、增
修,县志内容日趋丰富,编纂体例日臻完善。1579年(明万历七年),即墨知县许铤
主持编修即墨志, 教谕杜为栋任总纂,参与编纂的近20人,历时5年,于1583年(明
万历十一年)刻印。这是即墨第一部县志。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重修即墨县志,全书仅两卷,未署何人编纂。其内容基
本上是剜改明万历版《即墨志》。该志不仅内容过简,文字亦很粗糙。北京图书馆存
有该志刻印本。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由知县尤淑孝主修即墨县志,李元正任
总纂。 该志在编纂过程中曾参阅了邑人蓝重谷、 杨玠、冯文等编修的《即墨考》、
《墨志稿存》等专著,因而仅聘得“邑中博综能文者四五人,开局纂修,凡四阅月而
告竣”。1867年(清同治七年),续修即墨县志,由即墨知县林溥主修,周翕鐄任总
纂, 参与编修者近50人。历时5年,于1872年(清同治十二年)刻印问世。该志在体
例上大致沿袭旧志,门目略有增减。其编纂原则是:“于前志之缺者补之,误者正之,
漏者增之,复者删之,格于例而未载者考而载之,得诸闻而异辞者辨而存之。”该志
于抗日战争时期曾原版重印。1971年邑人张晓古、隋永谞等,于台湾集资再版了该志
影印本。1986年,由即墨县县志办公室、即墨县博物馆组织人员对该志进行了点校,
铅印再版了全一册点校本。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邑人周铭旗编修了《即墨乡
土志》,分上下两卷,设历史沿革、人类、地理三门。该书未能刊印,潍坊市档案馆
存有手抄本,即墨县志办公室存有复印本。
1927年(民国16年),即墨县政府设县志局续修即墨县志,由县长杨酉桂主持,
周正岐、王卓泉、刘铎峰、解熙业、胡介人、蓝人介、周敦恂等参与编修。志稿写成
后放置于孔庙之奎星楼,1929年(民国18年)志稿毁于兵燹。1933年(民国22年)国
民党山东省政府命令各县编修县志,即墨因原志稿被焚,资料征集困难,续修未成。
1948年,国民党即墨县长隋永谞聘请王仁山、蓝人介、周敦恂等增修即墨县志,但因
当时国民党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即墨地区战事频仍,修志并非其时,仅写成草
稿数卷而不了了之。
1958年,在全国编修地方志高潮中,即墨县由副县长薛万桂主持,贾从先任主笔,
编纂新即墨县志。 1960年基本完成草稿后,即停止编纂。1982年2月,成立即墨县县
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织人员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继之,县直各部门、各乡
镇均成立了编志小组,投入修志工作。
卫、 所志 明代即墨境内设有鳌山卫和雄崖、 浮山两所。清代邑人周荣钤编纂
《鳌山卫志》一卷,因该志已散失,其内容不详。鳌山卫优廪生姚梦白著有《雄崖所
建置沿革志》,设建置、户口、赋役、学校、吏治、人物、营城、拾遗八门。该志未
能刊印,即墨县志办公室存有手抄本。
山志 清末,肖英斋著有《马山志》一卷,对县境西部之马山的形势、建筑、释
道、轶闻等作了较详细记述。清初,邑人黄宗昌著有《崂山志》一卷。1908年(清光
绪三十四年)邑人黄兆颚编纂了《崂山续志》,共10卷,约30万字。书中搜集了历代
名人以崂山为题材撰写的诗文,对崂山及即墨县境内诸山的名胜古迹、宗教源流作了
较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