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学创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589&run=13

明清两代即墨县诗文作者见诸志乘刊载的约300余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周如抵,
著有《青黎馆集》。蓝田,著有《北泉文集》、《白斋表话》等诗文集。周燝的《玉
晖堂随笔》、杜延訚的《姓略》、《谭略》、《史略》,均有较商的文学及史学价值。
清代周翕璜编纂的《即墨诗乘》 ,收集了251位作者的诗作1198首,为即墨现存较早
的诗歌总集。
民国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即墨县也涌现出一批文学作者和作品。其中
有影响的有于黑丁的小说集《沁河岸上》、《战地报告》、《火场》,刘燕及的诗歌
及周浩然的杂文等。
新中国建立后, 即墨的文学创作进入了繁荣时期。1956年8月,县文化科举办全
县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培训班, 培训业余作者213人。自1963年至1舶7年,县文化馆每
年举办业余文学创作骨干培训班, 培养了一支约300人的文学创作队伍。他们立足本
职,热爱生活,坚持创作,发表了大量作品。1971年曾于全省介绍过抓业余创作的经
验。
诗歌 1950年至1987年, 全县诗歌作者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诗267首。 其中
1950年至1960年22首,1961年至1971年20首,1971年至1980年42首,1981年至1987年
178首。
小说 1950年至1959年, 全县小说作者在市级以上报刊、出版社发表短篇小说3
篇,出版短篇小说集4部。1963年至1965年,发表短篇小说4篇。1972年至1980年,发
表短篇小说16篇。1980年至1987年出版、发表小说102篇(部)。其中长篇小说4部:
林天佐的《光棍村的喜事》、魏世仪的《天理人情》、《原子弹即将爆炸》、肖冰的
《查赈大员之死》;中篇小说7部:肖冰的《李毓昌》、《陈璜治黄》、《云遮月》,
魏世仪的《盗金者的魔影》、《原子小演义》、《炸药的故事》、李云良的《雾与海》。
其中《炸药的故事》获1982年山东民兵创作一等奖;短篇小说《邮票上的眼睛》(作
者李云良) 获1983年《解放军文艺》 优秀作品奖。刘思志的民间故事集《崂山茶》
1982年获全国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
散文 1946年至1949年9月,全县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8篇。1950年至1955年
4篇, 出版散文集1部。1964年至1978年发表4篇。1979年至1987年发表45篇(其中报
告文学12篇)。
剧本 全县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的剧本: 1950年3个, 1964年1个;1976年至
1980年7个, 其中张捷世的《春风送暖》(吕剧)参加1977年山东省戏剧月会演,获
创作一等奖。1981年至1987年发表剧本26个,其中时业兆的《王三卖鱼》被青岛电视
台录制成电视戏曲片,获首届中国戏曲电视剧鹰象二等奖;林天佐、王勇的《荒冢凤
冠》(柳腔)获1986年青岛市专业剧团汇演剧本奖;徐伦成、时业兆的《借牌》获山
东省业余戏剧创作优秀剧本奖;肖冰的《新媳妇做饭》于1984年获青岛市戏剧征文三
等奖;《新婚之喜》获青岛市创作二等奖;《李信与红娘子》于1979年青岛市戏剧会
演中,获剧本创作奖;《母女心愿》1983年获青岛市创作二等奖、征文三等奖;张可
柱的《公家买卖》于1986年获青岛市微型话剧创作比赛一等奖,发表于《剧本月刊》;
张中山的《老鼠告猫》于1986年获青岛市微型话剧创作比赛二等奖。李云良的电影文
学剧本《青春》 、《海之恋》1979年获海军优秀作品奖,《爱情与遗产》1980年1月
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张捷世的《海盗的女儿》(吕剧)获1982年山东省戏剧月
会演创作奖。
连环画脚本 1965年至1987年,全县共发表连环画脚本19个,其中肖冰的《海龙》
于1982年获青岛市儿童文学创作二等奖。
曲艺 1964年至1987年,即墨县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曲艺作品12件,其中肖冰的
《选年画》获青岛市文艺会演创作奖。孙鹏的《看嫁妆》发表于1964年的《群众艺术》,
1966年被山东人民出版社选入工农业余中学《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