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源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585&run=13

柳腔这一剧种大致产生于清代中叶的即墨县西部地区,逐渐形成后流行于胶东一
带。《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
拐调”、“哦嗬唵”。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
近缘关系。即墨县文化馆于1953年12月,在山东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戏剧组的指导下,
对柳腔的形成过程做过较详细的调查。据该调查报告称:“1748年(乾隆十三年)时,
年景不好,水旱虫灾,相继袭来,群众生活无法维持。西边(指即墨县以西)各县的
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那里的小调,在
乞讨时演唱。……当地群众称他们演唱的戏为‘周姑子’。这当是‘肘鼓子’最初传
到即墨。”又称“本肘鼓传到即墨后,当地群众非常喜欢,便有人跟他们学唱,学唱
者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靠沽河一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后
来,本肘鼓与即墨当地的民间小曲、秧歌相互融合,经历了一段时间,不仅声腔发生
了变化,而且由说唱体逐步演变为演唱体。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配乐只有一只
手鼓、一只手锣或一副呱哒板,每次演出只有三五个演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有时,
根据剧情需要一个演员兼演同一剧中的几个角色。演员化妆的服饰和脸谱也没有严格
规定,演唱者于农闲时节和节日在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划地为台,进行演出。虽然
形式简单, 表现粗俗,但却生动有趣,深受群众欢迎。这样的演出形式持续了100多
年。19世纪后期,柳腔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并采用四根弦胡琴(称“四根
弦”或“四胡”)伴奏,配以唢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没有乐谱,琴师拉的和
演员唱的不能完全协调,他们之间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人们称为“溜腔”。
后来,艺人们觉得“溜”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柳”字,正式定名为“柳腔”。由
于柳腔在即墨境内广泛流传,因而人们称即墨为“柳腔之乡”,称柳腔为“即墨柳腔”。
柳腔作为一种地方戏剧大体形成后,便开始走上舞台,每逢年节庙会,艺人们便
临时搭班登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伴奏的乐器逐步完善,角色分工越来越细,化妆
的服饰和脸谱也有了比较严格的要求,流传的地区也更为广泛。1900年,即墨西部的
刘家庄、 七级、移风店、南泉等地,艺人们组织起5个初具规模的柳腔班社,除在县
内演出外,还到平度、掖县、莱阳等地巡回演出。20世纪初,艺人江文兴、江文龙、
董乾三、范友山、蓝德先、刘作廉、杨立达等相继去青岛,于东镇平民市场、大陆市
场、四方、沧口等处的小戏院里搭班演柳腔。这期间,柳腔演员还经常同梆子、评剧、
茂腔、京剧等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有时演员们用各种剧种的声腔合演一出戏,
以吸引观众。经过艺人们对柳腔的不断加工,广泛吸收其它剧种的精华,使柳腔在艺
术上日臻完善与成熟。以著名柳腔演员刘作廉、刘嫚、刘小和刘伶搭成的柳腔戏班,
深受群众欢迎,被誉为“四喜班”。原为茂腔演员的张秀云等也改唱柳腔,甚至于著
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来青岛演出时也对柳腔产生了浓厚兴趣,只是碍于方言差
异,未能搭班,这时期是柳腔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1949年即墨解放后,柳腔获得了新生。1951年春天,县公安局组织了以刘作廉等
艺人为主的业余宣传队,用柳腔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演节目,宣传《婚姻法》、
《土地改革法》,受到了良好效果。同年10月,在胶州专署组织的宣传《婚姻法》巡
回演出中,柳腔节目赢得了群众好评,争得了锦旗。1952年冬,中共即墨县委宣传部
组织老艺人举办了柳腔戏示范演出。1953年春节,全县业余柳腔剧团如雨后春笋,遍
及全县城乡。1954年,以刘作廉为首联合即墨西部的柳腔艺人组成了“即墨民艺柳腔
剧团”,于蓝村大众剧院和县城新艺剧院轮流演出,到1956年转为集体所有制的专业
剧团,改名为“即墨县柳腔剧团”。与此同时,柳腔的流传范围也逐步扩大,1950年
艺人张秀云等于青岛成立“金星柳腔剧团” ,1959年6月改为“青岛市柳腔剧团”。
同年, 平度县也曾建立过专业柳腔剧团。1954年8月,在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
大会上,整理改编的柳腔传统剧目《寻工夫》获优秀剧本奖,柳腔演员张秀云获优秀
演员奖,在1956年举行的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柳腔演员张秀云、宋洵
光分别获演员一等奖和三等奖。1959年11月,青岛市柳腔剧团赴北京演出,并三次于
中南海怀仁堂汇报演出了《赵美蓉观灯》、《割袍》等传统剧目。国家领导人刘少奇、
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等亲自接见了剧团演职员。周扬、田汉、梅兰芳、欧阳予
倩、阳翰笙、马少波、老舍、吴雪、伊兵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先后观看过演出,中国戏
剧家协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柳腔的源流、艺术特色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光明
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戏剧报》等报刊分别发表消息和评论文章,
对柳腔这一剧种给予高度评价,誉之谓“胶东之花”。由此,柳腔成为知名全国的剧
种,柳腔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即墨柳腔受到了摧残,专业柳腔剧团被撤销,业
余柳腔剧团也随之解散。1976年10月,即墨柳腔剧团重新组建,成为仅有的一个专业
演出团体。经过“推陈出新”,积极改革,即墨柳腔剧团的演出水平不断提高,多次
在山东省和青岛市专业剧团汇演中获得奖励。 1980年7月,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特
地来即墨观赏了柳腔剧团演出的传统剧《花灯记》,观后高兴地说:“柳腔散发着泥
土芳香,很有前途;演出也很好,给人以美的享受。”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朱穆之及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贺敬之等均先后来即墨观赏柳腔剧团的演出,给予了肯定和赞
赏。1983年,在青岛市举办的戏剧创作汇演中,即墨代表队演出的柳腔《卖鱼记》,
荣获优秀剧本奖、导演奖及优秀演出奖。1984年,青岛电视台将该剧录制成电视戏曲
片《王三卖鱼》,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荣获1985年首届中国戏曲电视片“鹰象
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