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戏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582&run=13

剧种 流行于即墨的主要剧种除柳腔外,还有京剧、茂腔等。新中国建立初期,
为配合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各业余剧团纷纷演出歌剧,主要剧目有《白毛女》、
《三世仇》、《赤叶河》、《解放》、《瞎老妈》等。50年代中期,县文化馆派专人
去外地学习黄梅戏,回县后举办了黄梅戏短期培训班,为部分农村业余剧团培养了一
批黄梅戏演员,演出剧目有《打猪草》、《夫妻观灯》、《拾棉花》等,至60年代以
后很少有人演出。此外,部分业余剧团还演出过评剧、吕剧、话剧等。
戏楼和剧院 清代,县内各大庙宇附近均建有戏楼,供逢庙会时演戏使用。这些
戏楼的建筑设计和规模不尽相同。县城东阁外戏楼坐东朝西,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
约8米,基座高2米,用砖石砌成。屋顶覆以青瓦,四角飞檐。戏台分前台、后台、各
占1/2左右。不演戏时,三面均用红漆木板围封。该戏楼1945年毁于战火。其余规模
较大的戏楼有城隍庙戏楼、县城马神庙戏楼、大井山戏楼、催诏戏楼、丈二山戏楼、
灵山戏楼、金口天后宫戏楼、金口马神庙戏楼、金口龙王庙戏楼等。这些戏楼有的毁
于战火,有的于50年代拆除。
民国时期,为适应戏班于农村流动演出的需要,县内有专事经营租赁流动戏台的,
这种戏台多为木质,装拆简单,便于移动。当时的王村、孙家周疃、北杨头、段村、
蓝村、南泉、七级、刘家庄等地均有做这种租赁生意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
部分戏班停止演戏, 流动戏台也随之消失。1953年9月,由私人集资于蓝村镇三里建
造的“新建剧院” ,为私营企业。该院可容纳观众800人,主要接待外地剧团进行营
业演出。 1957年因失火剧院被烧毁。1950年1月于县城胜利街东端路北建造“即墨文
艺剧院”,可容纳观众500人,当时于该院演出的主要是城关的“业余文艺京剧团”,
实行院团合一的体制。1954年该剧院始独立经营,接纳各地剧团来院演出。1957年该
剧院拆除。 1957年7月建成即墨县剧院,座落于今中山街西段路南,后经几次扩建,
至1987年该剧院占地面积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分门厅、观众厅、舞台、
演员宿舍4部分。共设观众座席1036个,其中楼座212个,此外,自1968年至1982年先
后建成了蓝村影剧院、店集影剧院、大信村影剧院、楼子疃影剧院、南阡影剧院、洼
里影剧院、 王村影剧院、七级影剧院等8个乡镇影剧院。这些影剧院均为放映电影和
戏剧演出合用。
剧团 民国时期,县内有艺人自愿组合的“戏班”,于农村流动演出,较著名的
有宅科村孙立田戏班、李戈庄李球大戏班、岚上村张立邦戏班、小于庄王作瑞戏班和
挪城刘作廉戏班。
农村业余剧团兴起于清末,20世纪50年代为鼎盛时期。这些剧团的成员由各村农
民中的戏剧爱好者组成,利用冬季农闲排练节目,于春节期间在本村和邻村演出,农
事一忙即停止活动。也有几个村联办的业余剧团,如挪城、丰享庄等村联办的柳腔剧
团、以王村为主联办的即东县大众京剧团、周疃等村联办的周疃京剧团。1948年全县
农村业余剧团27处,演职员619人。1956年,全县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到419个,其中京
剧团104个,柳腔剧团162个,茂腔剧团1个,梆子剧团2个,吕剧团1个,歌剧团120个,
话剧团28个, 大头戏剧团1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除少数业余剧团演出
“样板戏”外,大多数业余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或自行解散。1979年全县
业余剧团恢复到243个。8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电视机的逐步普及,
大部分农村业余剧团停止活动。
即墨县专业剧团有两个,一是即墨京剧团,一是即墨柳腔剧团。1954年成立民间
职业剧团即墨新艺京剧团, 1956年4月转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专业剧团,有演职员35
人。1958年6月,该剧团与青岛虹光京剧团合并,改称即墨京剧团,演职员增至47人。
1976年演职员发展到68人。是年10月,京剧团撤销,部分演职员转入即墨柳腔剧团。
该剧团除于县内演出外,还于山东半岛各县及青岛、潍坊等市巡回演出。演出的主要
剧目有《岳母刺字》、《玉堂春》、《空城计》、《李毓昌放粮》、《秦英征西》、
《红嫂》、《林海雪原》、《红灯记》等60余出。1954年成立民间职业剧团“民艺柳
腔剧团” ,1956年4月转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职业剧团,1958年更名为“即墨县柳腔
剧团”,共有演职员45人。1967年10月,该剧团撤销,1976年重新恢复,共有演职员
37人,1984年发展到46人。1987年转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