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舞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579&run=13

九狮图 又称九狮舞。1924年(民国13年),即墨城北阁里村民于应召和高振孟
二人借鉴传统的双狮舞,编排了九狮图。1925年元宵节于县城首次演出,颇受欢迎。
此后,这一舞蹈即作为该村的传统民间文艺节目,每年于春节期间到城乡巡回演出,
其表演形式也随着不断完善和提高。在1984年青岛市民间舞蹈调演中,即墨代表队演
出的九狮图荣获表演奖。
九狮图的表演队伍由12名演员组成,其中4人(有时2人)执2只“母狮”,7人各
执1只“子狮”,另1人执绣球,在欢快的锣鼓声中,7只“子狮”环绕2只“母狮”欢
腾跳跃,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执绣球者穿插其间,逗引群狮。整个场面既生动活泼,
又紧张热烈。九狮图的表演形式分“走街”和“圆场”两部分,“走街”为行进舞蹈,
表演者在行进过程中,表演出“龙摆尾”、“扭绳”、“剪子股”、“双对狮”等图
形。“圆场”是就地表演,其主要场面有“四门斗”、“绣球戏狮”、“群狮扑球”
等。演员通过一连串的舞蹈动作,表现狮子的气质、神态和性格。九狮图的表演属硬
架子灯舞,要求演员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舞蹈动作刚柔结合,干净利落。
九狮图舞狮的制作:先用木棒、竹片绑扎成长约1.5米的狮子骨架,并于腹下牢
固地捆绑上长约1米的木柄;然后用毛头纸裱糊,外层披以用黄绿色麻皮缀成的皮毛、
耳朵,狮尾则用弹簧连联,腹内点燃蜡烛。表演者手执木柄,擎狮表演。
即墨秧歌 即墨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明清时,每逢年节和庙会,各村秧
歌队即串村走巷进行演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新秧歌的影响下,
即墨秧歌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各地曾编排了《送郎参军,》、《打万
第》、《婚姻自由》等新的秧歌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即墨秧歌经过加工整理,
不断创新和发展,使这一古老的民间歌舞日趋完美,在1960年青岛市民间艺术会演中,
即墨代表队演出的“即墨大秧歌”荣获一等奖。
即墨秧歌因风格不同又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以县境东部沿海一带的秧歌队为代
表,其特点是唱舞并重,舞蹈场面巧妙多变,情绪热烈奔放,动作刚健粗犷。西路以
瓦戈庄、刘家庄一带的秧歌队为代表,其特点是以唱为主,以执伞者领头,表演形式
多为小歌舞,动作细腻,诙谐幽默。
即墨秧歌的表演分为“大场”和“小场”。大场表演由全体演员出场,由持伞领
舞人统一指挥, 先由各类角色出场亮相, 然后变换各种队形进行跑场。常用队形有
“剪子股”、“龙摆尾”、“豆荚角”、“蛇蜕皮”、“四门斗”、“五股穿心”、
“疙瘩圈”等。在跑场过程中,演员一边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一边运用队形的变化、
场面的调度和节奏快慢的调节表现不同的气氛。同时,于跑场的间隙,由领舞者即兴
发挥,自编自唱秧歌调小段。“小场”俗称“扮故事”,由秧歌队的部分演员载歌载
舞地表演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段。此类小段有《锯大缸》、《绣荷包》、《放风筝》、
《石头人招亲》、《全家福》等40余个。
即墨秧歌的表演阵容, 按传统要求一般由9至11人组成。其扮演角色分别为:领
舞者(俗称膏药客) 1人,一手执伞,一手执响铃,以铃声为号,以伞为标帜,指挥
演出。 “拉花”4人,一般扮为闺门少女,头戴花箍,腰束飘带,身穿长袖彩衣,下
着百褶裙, 手持彩巾和团扇。“货郎”1人,头戴鸭尾巾,挂黪白色三缕胡须,着长
袍, 扎靠牌,手执货郎鼓和竹板。丑婆1人,挽发髻,带耳环,彩衣彩裤,着胸巾,
手持蒲扇和彩巾。 该角色有时扮两个,一文一武,相逗成趣。“戳钱棍”2人,属武
生行当, 头戴七星额,着紧身衣裤,右手持棍。“棒槌”2人,头戴文生巾帽,身着
大领大襟上衣,腰部右侧系彩带,双手各持一棒。近年来,随着即墨秧歌的改革和创
新,演出角色可根据表演内容需要有所增减,化妆也更加符合角色身份,贴近现实。
即墨秧歌的伴奏分打击乐和管弦乐两部分。打击乐通常用于“大场”伴奏,其锣
鼓经以《加官调》为基础,穿插《一封书》、《开场》、《煞局》等锣鼓点。管弦乐
一般用于“小场”伴奏,主乐器有二胡、唢呐、笙等。乐曲有《妯娌闹》、《吹大气》、
《跑四川》、《要嫁妆》、《大锯缸》等。
杂耍 流行于即墨县的其它传统民间舞蹈尚有龙灯舞、水族舞、高跷、跑旱船、
跑驴、姜老背姜婆等。1949年以后,通过与外地文化交流,花棍舞、大头娃娃舞、腰
鼓舞等也曾一度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