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49&run=13

县境东部沿海浅海水面约400平方公里(折60万亩) ,产经济鱼虾20多种,主要
有黄姑、白姑、墨鱼、梭鱼、鲻鱼、鲈鱼、黑鲷、斑、青鳞鱼、比目鱼和对虾、杂虾、
鹰爪虾、 梭子蟹等。可供贝藻养殖的水面约5万亩,曾养殖海带、贻贝等。港湾中有
适于对虾养殖的水面约2万亩, 已陆续辟为虾池。滩涂中生殖贝类40多种,主要有泥
蚶、毛蚶、文蛤、杂色蛤、缢蛏、大竹蛏、长竹蛏、四角蛤、蓝蛤、紫彩血蛤、短齿
水彩蛤、凹线蛤、宽壳全海笋等。丁字湾滩涂贝类最丰富,泥蚶蕴藏量的最大密度为
432/m↑2。沿海岛礁上有海参、鲍鱼、牡蛎、单壳贝类、石花菜等。由于酷渔滥捕,
致使近海水产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带鱼、鳓鱼、黄鲫、鳀鱼、小黄鱼等已经绝迹;丁
字湾名产近江牡蛎和宽壳全海笋采挖殆尽,泥蚶产量也严重下降,60年代初年产量曾
达50多万公斤,至80年代初年产量仅达15万公斤。
境内较大的河流和坑塘中,曾有多种淡水鱼虾。由于水量变化较大,影响生长和
发展。 50年代以来,水利设施陆续兴建,水库塘坝等共有水面2万多亩,可养殖鱼虾
的水面约1.5万亩,放养和随水游入的鱼虾达20多种,有鲢鱼、鳙鱼、草鱼、鲫鱼、
鲤鱼、鲂鱼、鲶鱼、黑鱼、黄、白鳝、泥鳅、麦穗鱼、马口鱼、翘嘴鲅、鳑鱼以及青
虾、虾虎等。因水源依靠较小区域的天然降水,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尚无可靠的保
证。80年代引进的罗非鱼已在温泉附近“安家”,将发展成为当地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