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446&run=1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5年2月, 湍湾村(今属七级镇)于维功于青岛四方
机厂经邓恩铭、纪子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大吕戈庄村(今属刘家庄镇)
徐子兴于青岛邮政总局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即墨人在外地入党最早的党员。1926年,
李家西城村(今属即墨镇)李兆岐于青岛钟渊纱厂(今青岛国棉六厂)加入中国共产
党。 5月,被派去广州参加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任中共青岛市执委委
员、农运部长。1927年冬,回到即墨从事农民运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9月, 中共山东省委派党员蓝志政回即墨发动盐
民斗争。10月,他同孙希朋、赵继速等秘密建立了中共即墨支部,蓝志政任书记。有
党员12名,分布在国民党即墨县党部2名,县公安局3名,盐场4名,城阳国术馆3名。
同年12月,因活动被敌人发现,蓝志政离开即墨,支部停止活动。
1934年1月, 中共党员徐达三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指派,从河北省回到家乡袁家屯
村(今属普东乡)进行秘密建党工作,先后介绍袁家屯村袁世清、徐正福和普东村王
玉田、 孙志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袁超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转为中共党
员。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又派魏思文、黄秀芝来即墨与徐达三一起开展工作。随后,
成立了中共袁家屯支部, 袁超任支部书记。9月,成立了中共普东支部,王玉田任书
记。12月上旬,成立了中共即墨县第七区委员会,袁超任区委书记,王玉田、王作传、
孙志温任区委委员。区委辖袁家屯、普东两个支部。同月,即墨私立信义中学建立中
共党小组, 吴青光任组长, 有党员7人。 继之,中共鲁东工作委员会于即(墨)莱
(阳)边区成立,王伟志任书记,领导即墨、莱阳两县党的工作。1935年,袁超被捕
(1937年出狱),中共七区区委停止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8月,中共党员吴善堂于吴家岭村发展党员8人,随之成立中
共吴家岭支部, 吴善堂任书记。1939年3月,中共即莱边区特支于吴家岭成立,吴善
堂任书记。特支辖吴家岭、埠西、神山埠、窎庄、河头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0余名。
6月,成立了中共胶(县)、即(墨)、平(度)工作委员会,刘宿贤任书记,袁超、
乔天华、 姜子敬、韩育民为委员。7月27日,中共即墨县委于吴家岭村(今属牛齐埠
乡)成立,吴善堂任书记,修松岩任组织委员,陈鹤义任敌工委员,于宝光任青救会
长,李翰西任秘书。会议推选吴善堂为出席中共胶东区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县委成立
后, 中共即莱边区特支撤销。9月,成立中共即莱边区委员会,孙世杰任书记,中共
胶即平工委随之撤销。12月,中共即墨县第九区委员会成立,县委组织部长马金铭兼
任书记,姜学堂任组织委员,胡书程任宣传委员。区委辖中共泉上村支部,共有党员
10余人。1940年初,中共胶县县委派党员高管增回到家乡青中埠发展党员,建立党组
织。他首先发展了本村的雇工朱会平入党,朱会平又在朱家庄发展了6名党员。8月成
立了中共朱家庄支部,朱培锡任书记。党支部建立后,积极开展建党工作,在一年多
的时间内, 先后于徐家沟、河流庄、家西、傅家、马龙疃、大坝、三湾庄、张家等9
个村发展中共党员32名, 逐步形成了以朱家庄为中心的活动网络。1941年1月,中共
胶县县委根据中共南海地委指示,将原属中共胶县县委领导的胶即边区的毛子埠、青
中埠、朱家庄、徐家沟等村的党组织关系移交中共即墨县委领导。从此,中共即墨县
委将吴家岭、 泉上、袁家屯、青中埠4个党的活动基点从东到西连成一线。全县有党
支部16个,党员132人。9月,胶(县)高(密)即(墨)中心县委成立,袁超任书记。
11月,中共即墨县第八区委员会成立,朱培锡任书记。12月,县委成员分工到新区开
辟工作。全县党组织迅速发展,到年底,有吴家岭、神山埠、东皋埠、窎庄、泊东、
泉上、西三泉庄、兰东、袁家屯、普东、抬头、孙唐庄、河流庄、青中埠、朱家庄、
大坝、后店、家西、沙埠、黑家屯、西马龙疃、洼里、三湾庄、东七级等24个村成立
了党支部,共有党员200多人。
1942年7月, 组建中共即墨县西八区委员会和中共即墨县东七区委员会,分别由
朱四玉、王凤文任书记。10月,中共即墨县西七区和中共即墨县东八区委员会成立,
分别由徐晓峰和鲁林任书记。 1943年3月,中共即墨县第六区委员会成立,李西夫任
书记。 继之,中共马山区委员会成立,李勇任书记。7月,中共即墨县第五区委员会
成立, 傅星三任副书记,主持区委工作。9月,中共即墨县第四区委员会成立,江涛
任书记。1943年8月,成立中共即东县工作委员会,崔涛任书记。翌年4月,即东县并
入即墨县,即东工委撤销。1944年10月,中共即墨县委决定将原东七区和西七区合并
成立中共即墨县第七区委员会, 王凤文任书记。1945年7月,重建中共即东工委,隶
属中共中海地委, 刘东岱任工委书记。8月,成立中共即东县委员会,宫明山任县委
书记。
1945年,即墨县有中共党员192人,即东县有中共党员782人。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即墨、即东两县是胶东解放区的前沿阵地,也是国
民党重点进攻地区之一。在对敌斗争和土改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分子。各级党组
织于翻身农民中发展了一批党员。 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党组织也不断壮大。1949年5
月,即墨、即东两县全境解放,随之行政区划调整,各级党组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1949年底, 中共即墨县委辖18个区(镇)委,有党支部150个,党员2500人。中共即
东县委辖13个区委,有党支部199个,党员2462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12月开始,即墨、即东两县农村党支部先后由秘密
活动转为公开活动,各级党组织也随之执行公开建党的方针。1951至1956年,各级党
组织贯彻“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吸收一批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农业合作化
运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分子入党,全县党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1956年,即墨、即东两
县合并,全县建立党委44个,党总支和党支部779个,党员达到11882人。1958年实现
人民公社化后,各公社均建立党委,此后各生产大队也相继建立了党支部。至1965年,
中共即墨县委共辖基层党委27个, 党总支和党支部1165个,共有党员14015人。1966
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党的各级组织受到冲击,组织活动停止。直至1969年9月中
共即墨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全县党的组织活动才陆续恢复。1976年,中
共即墨县委辖基层党委30个,党总支和党支部1558个,有党员25726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党组织积极慎重地在知识分子和职工中发
展党员,使党员的文化结构和行业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1987年,中共即墨县委辖基
层党委32个,党总支和党支部1943个,共有党员3816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