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末至民国时期货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399&run=13

银元清末至民国时期,即墨市场上流通的银元有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清政府
铸造的每枚库平银一两的银元,1890年清政府铸造的每枚库平银七钱二分的银元(其
正面有“光绪通宝” 字样,背面有蟠龙花纹,俗称“龙洋”),1914年(民国3年)
北洋政府铸造的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与“龙洋”重量相同,但含银量低,俗称“大
头洋”),1933年(民国22年)国民政府铸造的有孙中山头像和孙中山骑马像的银元
(其含银量最高为89%,最低为84%)。此外,在即墨流通的还有一角、二角、五角
的辅币及安徽、天津等地铸造的含银量仅47%的银角。
铜元清末,在即墨流通的有大、小两种。大铜元每枚兑换制钱20文,每50枚兑换
银元1元; 小铜元每枚兑换制钱10文,每100枚兑换银元1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
年)后,各地竞相滥铸,劣质铜元充斥市场,铜元逐渐贬值。1935年(民国24年),
国民党政府发行“法币” ,“法币”一元可兑大铜元500枚,小铜元1000枚。1949年
即墨全境解放后,铜元在县内终止流通。
土票1945年以前, 即墨各大集镇的钱庄、商号均发行土票,最多时全县达100多
家。面额分别为1吊、2吊、×角、×分。持票者可以随时到出票的钱庄、商号兑换铜
钱,也可以在出票者有影响的地区作为货币流通。
法币1912年(民国元年)以来,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先后发行了银元
兑换券,并流入即墨。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上述三行(后加中国
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流通。随后,“法币”在即墨广
泛流通。1938年后,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无限制地滥发钞票,导致法币贬
值。即墨市场物价1948年比1937年上涨3.492万倍,人民遭受巨大损失,广大民众拒
用法币。
实业银行券1919年流入即墨,1935年推行“法币”该券回收。
山东省军用票1926年,山东省军务督办张宗昌核准发行军用票1000万元,强迫省
内各地与银元等值流通。 是年此票流入即墨,但其票值1元,实际上只抵银元一至五
角。后因商民拒用,军用票成为废纸,民众深受其害。
民生券1929年山东省民生银行发行的“省库券”和“角票”流入即墨。抗日战争
爆发后,变为废纸。
即墨经济建设流通券1938年国民党即墨县政府于三都河发行,在其控制区内推行。
1943年秋,三都河被日伪军占领,该券变为废纸。1942年国民党即墨县政府“地方经
济合作社”发行的流通券和1944年国民党胶县县政府发行的胶县经济建设流通券都在
即墨有少量流通。
即墨县银行票1948年6月, 国民党即墨县银行成立后, 曾发行过1元币和角币,
1949年即墨解放,终止流通。
关金系1941年5月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海关纳税专用货币。 1946年,关金以元比法
币20元的比率流入即墨。因贬值很快,1948年成为废纸。
金元券1948年8月, 国民党政府实行金本位制,发行金元券。之后,即墨县银行
分别在即墨城和城阳等地设立金银收兑组, 搜刮民间金银。收兑比率为:黄金1两兑
金元券200元, 白银1两兑金元券3元,银元1元兑金元券2元,美金1元兑金元券4元,
法币300万元兑金元券1元。金元券在即墨流通了一个月后,因贬值很快,得不到群众
信任,因而人们在交易活动中拒用金元券,而以棉布、棉纱、粮食或金、银等实物为
交换单位。1949年5月,金元券名存实亡,形同废纸。
附: 日伪准备币1938年2月,日伪华北临时政府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
的纸币流入即墨,在日本占领区流通。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该票停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