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货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398&run=13

即墨刀币春秋战国时期,即墨就铸造了刀形铜币。其面文分别为“节墨法化”、
“节墨之法化”、“节之法化”。这种刀币,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
古代即墨经济繁荣的象征。
制钱即墨俗称为“小钱”,是外圆中有方孔的铜钱,在县境内长期流通。制钱与
银两的兑换率没有定制,而是因时因地而异。清光绪年间,在即墨每两白银可兑换制
钱1480—1760枚;民国初期每两白银可兑换制钱3800枚—4100枚。1921年(民国10年)
前后,制钱在县内停止流通。
银两清代至民国初期, 在即墨流通的有“库平银” (清户部铸,每两实重37.
301克)、“口平银”(金家口铸,每两实重36.34158克)、“胶平银”(胶州铸,
每两实重34.50601克)、“黄平银”(黄县铸,每两实重38.4559克)、“莱平银”
(每两实重38.43402克)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德国侵占胶州湾后,强行
将每两白银改制为36克。1934年(民国22年),全国实行“废两改元”。银两在即墨
停止流通。在田赋及不同的货币换算中,虽以银两为计算单位,但都折成银元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