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306&run=13

长途电话19世纪20年代,即墨县电报局在电报线杆上附挂电话线路,开办了长途
电话业务,可与城阳、青岛、莱阳、胶州等地通话。1931年(民国20年),山东省建
设厅长途电话管理处在即城设电话事务所, 配有50门交换机1台。对外线路有至城阳
的17.28公里,可通青岛、胶州、济南;至刘家庄的30公里,可通莱阳。对内线路通
至全县各区,其中十区的客旅店(今店集),设5门交换机1台,通王村、金口、周疃。
五区的城阳,设5门交换机1台,通商会、警察局、流亭,只为军政服务,不对外营业。
1933年,设山东省建设厅长途电话局即墨分局,局址在县城东门里路南,配有20门磁
石交换机1台,有墙挂机3部、路行机2部,有直达青岛、胶县、莱阳的3条长途电话线
路,对外办理长话业务。
1939年, 日伪在即城西门里路北设电报电话局,配有50门交换机1台,长途线路
只有自即墨经城阳去青岛的1条。
1946年,青岛电信局在即墨设电信局,配有6门交换机1台,长途线路经城阳通青
岛。
1950年, 青岛电信局即墨营业处,配有10门交换机1台,有通往青岛和胶县的两
条线路。1953年,即墨邮电局接管了县党政机关的电话设备,增加了50门磁石交换机
1台,是年,即东县邮电局成立,拥有50门磁石交换机1台。1956年,即墨县邮电局增
设20口交换机1台, 县内的11个支局同时开办了长途电话业务。1958年,增辟了即墨
青岛间的单线载波电话。1962年增开青即间载波电路2路,增辟长话电路6路。1963年,
载波机撤走。 1971年,开办长话的支局增加到24个。1973年,重开青即间的3路载波
电话。1978年,将原有的20门交换机改换为30门交换机。1979年,又改换为40门交换
机,长话电路增加到8路。1986年,新建邮电大楼落成,设有长途接续台5个,有记录
台、 查向台、班长台各1座席,长途线路增加到23条,全县30处支局全部开办了长话
业务。1987年,县局拥有12路载波机3端、3路载波机2端。
市内电话1939年,县城开办市话业务,配有100门磁石交换机2台,最高实装话机
176部。1946年,即墨电信局开办市话2户。1953年春,县邮电局接管原县级机关专用
电话设施后,即墨、即东邮电局分别在即墨城和店集开办市话业务。1956年,即墨县
城市装话机60部,以后逐步发展。1986年5月1日,县局启用HJ92LA纵横制2000门自动
电话交换机,安装话机1066部,其中有用户交换机6台、150门。1987年底,县局市话
用户实装电话1147部。
农村电话 1931年,即墨县政府与各区建立了电话联系,对外不营业。1956年,
开始根据行政区划设置电话交换点,称“县内电话”。1958年,交换点发展到30处。
1959年, 全县37处公社都建立了交换点。1960年,全县有695个大队与公社开通了电
话。以后几经调整,到1986年,除即墨镇归市话经营外,其余29个乡镇都利用各邮电
支局的农话交换台建立了乡村电话网络。1987年,即墨县邮电局拥有农话台10座席,
直达支局电路64路; 县内各邮电支局与全县(不包括即墨镇)530个村(占1023个行
政村的51.8%) 通了乡村电话,总计开话1034户。其中有10个村装了自用交换机10
台,总容量580门,实用容量240门,全县村民家庭装机263部。
会议电话 县内会议电话是1958年开设的,对上可参加中央、省、市的电话会议,
对下可召开乡镇及其它单位参加的电话会议。 1958年设置会议电话终端机2部、汇接
机1部。1980年,增设电话终端机29部,并在县委、县政府设立了电话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