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车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287&run=13

手推车 自清末到20世纪50年代,手推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先为木棚木轮,后
为铁棚胶轮。1930年前后,金口港从事专业运输的木轮车有近千辆,蓝村火车站、南
泉火车站、 即墨城各有百余辆。1951年,全县共有胶轮手推车12132辆、木轮手推车
22638辆。1953年,全县共有胶轮手推车47104辆,其中从事专业运输的3715辆。1956
年,公私合营即墨搬运公司拥有专业运输手推车360辆,从事季节性运输的手推车265
辆。 1960年,从事专业运输的手推车减少到232辆。1974年,专业运输手推车全部淘
汰。手推车只作为农业生产搬运工具在农村继续使用。
地排车 地排车运输在即墨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为木架木轮铁轴,轮的外层包
铁圈或胶皮, 载重300公斤左右。后将木轮改为自行车轮,50年代改为手推车胶轮。
1954年, 即墨县搬运公司从事运输的大地排车6辆,小地排车40辆。1957年,大地排
车增加到18辆, 小地排车增加到375辆。1958年,因山东省交通厅汽车运输公司青岛
分公司的2个汽车班设于即墨,小地排车减少到183辆。1966年,地排车在专业运输部
门全部淘汰,只在工厂、农村从事生产运输。
自行车 即墨在1930年前后就有自行车出现。当时,在即墨城及蓝村、南泉火车
站都有十几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多用于运送旅客,俗称“带脚”。1949年秋,蓝村
镇成立“自行车运送工会”,1951年并入即墨县搬运公司蓝村办事处。1958年人民公
社化后,自行车运输被陆续取缔。1982年,在即墨汽车站和蓝村火车站又出现了用自
行车运送旅客的个体户,共拥有自行车40余辆。1985年,随着机动三轮车的出现,作
为运输的自行车绝迹。自行车只作为交通工具在城乡广泛运用。是年年底,全县拥有
自行车291766辆。 1987年, 全县城乡自行车数量发展到349249辆, 其中当年新增
33216辆。
马车 马车运输在即墨县于清末民初渐渐兴起,主要用于货运,也有少量棚车用
于客运。 马车初为木轮,载重600公斤左右。1910年,即墨城北阁里“源茂栈”经营
马车40辆。 1923年,河南村“紫东栈”经营马车4辆。1940年,河南村“锦世栈”经
营马车186辆。 另外,自1901年胶济铁路通车后。蓝村、南泉火车站相继出现了“宝
昌栈”、“复合栈”、“瑞昌栈”、“中华栈”等马车站。1926年汽车出现后,从事
运输的马车逐渐减少。至1949年2月,全县有马车站10家,仅余马车40辆。1949年8月,
南海公安局在西关马神庙组建运输站, 组织经营个体马车350辆。是年,华东联运公
司青岛分公司在蓝村火车站设服务站, 组织经营蓝村、南泉等地的马车100辆。1955
年, 服务站马车增至296辆,全部改为胶轮,载重1.5吨。1957年秋,即墨县马车运
输合作社成立,拥有马车173辆,牲畜316头。同时,社会上长年从事运输的马车56辆。
1960年, 专业马车减至70辆,牲畜减至150头。后来,随着机动三轮车的出现,马车
日益减少。至1970年,专业马车减至18辆,牲畜减至40头。1971年,专业运输马车被
全部淘汰,专业马车运输在即墨县结束,仅有少数马车在农村从事民间运输。
汽车 即墨县自1913年始有汽车行驶。1914年,城阳至即墨即有客车运行。1924
年,始有青岛通即墨的往返客班车,均为私人营运。1925年,聚盛汽车行,有载货汽
车6辆。1926年,赵即汽车行,有小客车5辆、货车5辆,客货兼营;紫东栈有货车6辆、
客车1辆;青龙汽车公司有客车1辆,从事客运。1927年,青即合利长途汽车公司有客
车3辆; 即城长途汽车公司有客车5辆;青沙长途汽车公司有客车6辆。1931年,赵即
汽车运输公司有货车3辆; 即卫汽车行有客车2辆;大华汽车公司有货车6辆。到1932
年,即墨私营客车发展到89辆、货车64辆。
1933年,国民党胶莱长途汽车公司成立,下令停止私商运客,并在即墨城设汽车
站于河南村, 拥有客车8辆、货车59辆。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日军占领青
岛以前,国民党青岛当局为运载物资,强令车行出车“打差”,商车全部被抓去。多
数驾驶员行至诸城、滩坊一带弃车而逃,经营多年的聚盛、赵即、合利、即城、青龙
等私商汽车行(公司)全部倒闭。
1938年,日本侵略军的“华北汽车公司”、“交通客车公司”均在即墨设汽车站,
各有客、 货车各10辆。1945年8月,国民党军队接管即墨汽车站,经营汽车10辆;至
1946年发展到30辆,客货兼运。
1949年, 青岛鲁东公共汽车公司在即墨设站。有载客汽车6辆。1950年,青岛吉
普车公司在即墨设站,有汽车5辆。1951年春,鲁东汽车公司在蓝村设站,有客车5辆。
1958年, 山东省交通厅汽车运输公司青岛分公司汽车二队在即墨设汽车班2个,常驻
即墨汽车10辆。是年,即墨县大华铁工厂购进一辆货车,这是建国后即墨县厂家拥有
的第一辆汽车。1959年,山东省交通厅汽车运输公司青岛分公司在即墨设汽车七队,
有汽车30辆。1962年,汽车七队迁往胶县,即墨仍由汽车二队驻两个班。1966年,即
墨县运输站购进4辆美制旧汽车,载重各为4吨,这是建国后即墨县专业运输部门第一
次购买汽车。1968年,青岛长途汽车公司在即墨设汽车四队,有载货汽车30辆。1971
年, 即墨县运输站与搬运站合并成立“即墨县运输公司”,有汽车6辆。1979年,青
岛长途汽车公司汽车四队新增客车17辆, 座位657个。1980年,县运输公司淘汰了简
易机动车,全部换上了大货车,共41辆,挂车31辆。1984年,物资局、商业局、粮食
局、 化肥厂、 制锁厂等企事业单位相继建立汽车队, 社会汽车当年发展到468辆。
1985年,青岛客运公司在蓝村建汽车十队,有货车23辆。至1987年,专业运输部门的
汽车客运四队已发展到有客车47辆、货车17辆;客运十队有货车22辆。县运输公司有
货车64辆; 社会上从事营运的客车28辆、货车785辆,其中个体户客车9辆、货车175
辆。
拖拉机 1958年, 刘家庄公社刘家庄联村队购进1台捷克产热特—35型拖拉机,
用于农业生产,这是即墨县的第一台拖拉机。继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村
纷纷购置拖拉机。至1970年,全县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6台、小型拖拉机19台。1975
年, 全县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1137台,小型拖拉机发展到231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 全县拖拉机不断增加。 1987年,全县共有拖拉机575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2238台,除用于农业生产外,还有众多的拖拉机被用于短途运输上。
摩托车 1977年, 全县有摩托车9辆。至1983年,发展到87辆,均为机关团体或
企事业单位所有。 1984年,个人购买12辆,全县摩托车发展到139辆。此后,个人拥
有的摩托车不断增多。 至1987年,全县共有摩托车1205辆,其中个人所有的812辆。
摩托车驾驶员16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