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220&run=13

1949年, 即墨县有3个颜料厂、6个肥皂厂,仅能生产涂料和肥皂。1949年6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32军94师合作社在私营颜料厂的基础上建成隆大颜料厂,主要生产红
梅牌硫化碱,并兼制肥皂、颜料。1978年,全县共有化学工业企业4个,产值358万元。
1987年县属化工企业,共完成产值2186.4万元,占县属工业总产值的5.79%,实现
利润25.19万元。这些工厂是:
即墨县化学肥料厂于1960年3月始建, 1965年11月25日建成投产,当年生产合成
氨117吨,次年,合成氨产量突破2400吨的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685吨,完成产值118
.76万元。1970年,新装了1台1.98米的造气炉,解决了供气不足的问题;自行设计
安装了1台K4—8型链排式工业锅炉,被山东省化工厅命名为即墨一号锅炉;另外,还
安装了3台2D压缩机, 使合成氨年产能力达到6000吨。 这年完成产值227.79万元。
1973年,又增装1.98米造气炉和K4—10型锅炉各1台,使合成氨年产能力达到7000吨,
这年完成产值374.83万元。1976年,新上一套500系列的合成炉和铜洗塔,增装1台1
.98米造气炉,初步形成年产合成氨15000吨的生产能力,这年实现产值479.27万元。
1983年,以节能为主,更新产品品种为前提,增设了碳化工段;淘汰了2D型压缩机,
安装了H型压缩机2台;对原料进行重新配套改建,采用清水焦结煤球;变换工段,采
用段间喷水加压至12Kg/m2并加设了低压水洗岗位,以确保供给液氨和工业用液氨的
需要。 这样,不仅使合成氨的年生产能力发展到2万吨,而且于1983年12月17日生产
出了粉状的合格碳酸氢氨, 产品质量达到国家一级产品标准。这年,实现产值554万
元。1987年固定资产发展到1284万元,生产碳铵62904吨、氨水4441吨、商品氨415吨、
氯化氨511吨,还生产石灰4578吨、硫磺336吨、丙碳41吨、水泥900吨、生碱416吨、
化碱36吨, 实现工业产值1120万元, 利润35.39万元,上缴税金14万元,拥有职工
650人。
即墨县磷肥厂1971年,县化肥厂以城阳货场为基地试制磷肥,后将其迁至即墨城
北, 列为化肥厂的一个车间,1974年9月建为县磷肥厂。建厂之前,因原料充足,销
路畅通,所产磷肥供不应求;转厂之后,因所需原料未列入国家计划,供应紧张;再
加上该厂规模小,资金短缺,无力积压大量产品,使生产的磷肥或供不应求,或供过
于求, 磷肥的供、产、销之间长期处于不适应关系。1981年,该厂工业产值虽为210
万元(是建厂以来的最高纪录),却亏损19万元。1985年,转产玻璃,实行一厂挂两
牌(即墨县磷肥厂、青岛第二玻璃厂)形式。1987年,该厂实现产值386.9万元,亏
损减至0.4万元,拥有职工320人。
青岛第二橡胶厂即墨翻胎分厂1974年10月建成时称即墨县轮胎翻新厂。1975年翻
胎2300条,实现产值46万元。1978年,对产品实行“三包”,胎源增加,翻胎数量增
加到11343条。 1981年,试翻子午胎成功,1982年投产。1985年,与青岛第二橡胶厂
建立了横向联系,改名为青岛第二橡胶厂即墨翻胎分厂,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
方面得到青岛第二橡胶厂的支持。1985年,翻胎85983条,完成工业产值350万元,利
润11.2万元。1987年,实现产值600万元,亏损13万元,有职工205人。
即墨塑料制品厂建于1978年1月。产品有塑料薄膜及其它塑料用具,年产200吨。
其中的塑料托棍获1981年山东省二轻厅优秀产品三等奖。 SH—1塑料盆式太阳能热水
器获1983年山东省二轻厅优秀产品三等奖和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1985年,拥有固
定资产28万元,流动资金64万元,主要产品塑料薄膜年产142吨,完成产值120万元,
利润9.2万元, 缴纳税金4万元。1987年,实现产值80万元,实现利润3.2万元,缴
纳税金9.5万元,有职工1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