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209&run=13

即墨县手工业生产有较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窑上村(今属石门乡)、窝洛子
村(今属留村乡) 、 张院村(今属七级镇)分别兴起制陶业和柳条编制业;三里庄
(今属三里庄乡)的镰刀、菜刀生产,官庄(今属留村乡)的竹器生产相继兴起;冢
子头、小韩村、石棚子等村(今皆属即墨镇)的铜制产品有盆、勺子、顶针、擦冲面、
挂钩等;金口港的榨油业、碾米业也较为发达。至清朝末年全县又出现了棉丝纺织、
制炭、制盐、编席、制蜡、酿酒等手工业作坊和皮革、火柴、铁器等私营工业。至抗
日战争前,全县的私营工业中有铁工厂1个、织袜厂3个、火柴厂5个、面粉厂3个、火
柴杆厂3个、 铸锅厂3个、皮革厂2个、肥皂厂9个、蜡烛厂5个、木器作坊19个、酿酒
作坊50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即墨战事频繁,市场萧条,加之捐税繁重,不
少工厂停产倒闭。1949年,全县仅存私营工厂16个、个体手工业者5590户,有五金、
木器、棉纺、花边、竹编、条编、土陶等30多个行业,产品100余种。
1949至1952年,即墨、即东两县先后新建了即墨黄酒厂、大华铁工厂、兴华印刷
厂、建设发电厂、即墨县农具厂、即东县农具厂等16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同时,人民
政府扶持私营企业发展。 1952年,即墨、即东两县先后成立了6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组) 。1952年,即墨、即东两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09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产
值为73万元,集体所有制企业产值为128万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86.8%,重工
业占13.2%。 主要工业产品有棉布、黄酒、铁锅、铁制农具、原盐、印刷品、碱、
电等。
1953年后,在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计划生产,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了社
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全县共有裕民铁工厂(建东铁工厂、新成太布庄、福新油
坊先后合并其内) 、新生火柴厂(海滨火柴厂合并其内)、信昌油坊3家公私合营企
业;组建了33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1841人)、8个手工业合作组(组员107人)。
1957年金县实现工业产值1433万元,比1952年增长59.85%。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
完成产值476万元, 集体所有制企业完成产值957万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90.1
%,重工业占9.9%。工业产品中有花边、发网、档发进入国际市场。
1958年, 全县“大办钢铁” ,建成钢铁厂1个、耐火材料厂2个,同时兴办了为
“大办钢铁” 服务的铁矿、重晶石矿、青石矿等国营工业,职工由1957年的912人猛
增到1960年的4018人。但由于不顾客观条件,不计成本,盲目追求高指标、高质量,
影响全县工业正常发展,不仅使新建厂矿很快陷入停顿状态,原有工厂的生产秩序也
遭破坏。1958年,全县国营工业亏损55.261万元。
1961年后,贯彻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 的方针,停办了投资大、效益差、亏损严重的县钢铁厂、化工厂等8个地方国
营企业和城关纺绳社等4个集体企业, 将在“大跃进”运动中由集体转为国营的县木
器厂、被服厂等10个企业仍转为集体所有制,并将华山制锉生产合作社、留村修配生
产合作社等11个社办企业改为县办。1964年,全县有工业企业37个,其中国营企业10
个、县属集体企业27个。主要工业产品有粉碎机、花边、发网、档发、原盐、机制纸、
饮料、水泥、砖、瓦等,年工业产值1165万元,比1961年增长8.2%,其中国营企业
产值553万元, 县属集体企业产值612万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75.4%,重工业
占24.6%; 共有职工2353人, 比1961年减少41.2%;国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9788元/人,比1961年增长2.4倍;县属集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738元/人,比
1961年增长1.64倍。
“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秩序遭到破坏,妨碍了工业的正常发展。县属集体工
业企业产值1967年为2299万元,1968年降为2075万元,1969年降为1907万元;县农业
机械厂等5个企业的利润总和1966年为79.73万元,1967年降为74.869万元,1968年
降为61.24万元,1969年降为35.17万元,1970年又降至27.06万元。至1976年,全
县拥有机械、化学、电力、建材、木材、食品、纺织、缝纫、造纸、工艺品、文教用
品等工业门类,推出了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车床、收割机、脱谷机、播种机、
农药、磷肥、水泥、阀门、焊割炬、电焊炬、管子绞拌等新产品,还有120道毛地毯、
草制品、即墨老酒、抽屉锁、门锁、卸扣、花兰螺丝、粉碎机、焊割炬等产品进入国
际市场。 1976年, 全县有县属企业38家, 比1965年增加13.2%;职工2310人,比
1965年增加162.5%;各种机床及锻压设备3009台,比1965年增加553.9%;实现产
值9813万元, 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0.9%,比1965年增长427.7%。工业总产值中轻
工业占75.4%, 重工业占24.6%。全民所有制企业实现利润314万元,比1965年增
长383.1%。 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209元/人,比1965年提高36.09%;集体所有制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280元/人,比1965年提高58.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即墨工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处沿海、邻近青岛、交通方
便等优势,进行了行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点扩大和加强了名牌产品和出口创汇产
品的生产,使即墨工业由为城市工业配套服务转变为建立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即墨县
黄酒厂生产的即墨老酒于1979、1984年两次获山东省优质食品奖,于1980年获轻工部
优质产品奖。工业系统利用这一传统名酒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和本地的优质水源,促
进各种饮料产品的生产。1978年,由黄酒厂分出人员和物资成立了即墨县酒厂,专门
生产白酒;1986年,在黄酒厂一个车间的基础上建成琴岛啤酒厂,并于次年底投产。
即墨镶边、 海鸥牌120道改良羊毛裁绒高级手工地毯,于1983和1984年分别获国家工
艺美术品金杯奖、银杯奖。即墨镶边由于采取县办厂、乡村设点、户加工、外贸部门
经销的方式,形成了农工贸结合的10万余人参加的创汇企业群体。地毯厂在厂外设加
工点150余个, 吸收农民4500余人从事地毯加工。1979至1985年,获优质产品奖的还
有:青岛大华机器厂生产的双环牌FFC—45A型粉碎机获国家银质奖及机械工业部、山
东省优质产品奖; 青岛锁厂生产的303牌抽屉锁获轻工部及山东省优质产品奖;青岛
焊割工具厂生产的双菱牌G01系列射吸式焊炬、割炬获得轻工部和山东省优质产品奖;
即墨阀门厂生产的SM牌ZO45T—10型(Dg80—Dg100)暗杆楔式闸阀、青岛第一农业机
器厂生产的青山牌95系列柴油机连杆、县玛钢厂生产的螺纹绞板及板牙、青岛锚链厂
生产的双菱牌AM1—Z2船用电焊锚链分别获山东省优质产品奖。 1986年,全县出口工
业产品发展至100余种,出口值达8437.46万元,比1985年增长57.5%,其中当年研
制开发了铜焊条、 888门锁、塑料玩具、氧化铁红、大规格卸扣、粗工百代丽等19个
新品种, 当年出口值250余万元,出口的主要工业产品有地毯、花边、麻袋、阀门、
索具、 粉碎机、发制品、石油树脂等。4家出口骨干企业有县地毯厂、花边厂、第二
麻纺厂、索具公司。
1980年后,随着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加快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
革,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全县企业全面落实经
济承包责任制, 推行了不同形式的岗位责任制和计件工资制, 改变了企业吃国家的
“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促进了工业发展。1987年,全县工业
企业发展到291个,其中县属企业108个、乡镇企业183个,拥有工艺品、食品、饮料、
印刷、造纸、纺织、家具、服装鞋帽、机械、化工、电力、建材、冶炼、金属制品、
制盐等15大生产门类。县属企业职工18656人,固定资产30954万元。主要产品产量:
合成氨15904吨、化肥66889吨、机引犁1590台、钻头20万支、焊割炬18.41万套、抽
屉锁643.47万把、 门锁73.81万把、挂锁120万把、瓦1364万片、原盐4.17万吨、
木制家具10.03万件、饮料酒14366吨、布鞋66.87万双、皮鞋226.03万双、毛地毯
56854平方米、锚链2677吨、卸扣12018万件、轮胎翻新29847条、钢883吨。工业总产
值为119206万元(县属企业37774万元、乡镇企业8143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
.84%;工业利税为14182万元,其中县属企业3605万元,乡镇企业10577万元。全民
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8269万元/人; 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为18074元/人。 乡镇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中轻工业占60.2%,重工业占39.8%。即
墨已拥有一个以轻工业为基础,机械工业为主导,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合理,有一定
经济实力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