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201&run=13

即墨人民挖井浇田历史悠久。 1949年全县(包括已划归崂山的5处公社)有灌溉
水井2560眼, 多数集中在城阳镇和移风、段泊岚(地下水位高,深挖2米即可使用)
一带。多为土井,提水工具以辘轳为主。少数浅井可用桔槔(俗名称杆)。井灌面积
仅1.89万亩,井均7.38亩。1952年,开始推广解放式水车,这一年全县凿井7738眼。
1955年,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打井为农田建设的重点,两年
之内使全县水井增加了6178眼,水车增加了2033部,井灌面积达到15.33万亩。
1958年,即墨农村开始使用水泵和煤气机、锅驼机、柴油机、汽油机和电动机提
水灌溉,数量虽少,但却引起了水井建设的巨大变化。1959年,全县出现了33眼以机
电为动力的大口井。1962年,水车和普通水井停止了发展,代之以大口机井和配套机
械。1970年,北方抗旱会议之后,即墨县建立了打井领导小组,指导各公社打井,并
开始使用岩心钻、磨盘钻等机械打井。这一年新打机井751眼。1974到1979年,连续6
年, 平均每年凿新井436.3眼。 总计达到3139眼。 1982年,一年新打机井952眼。
1983年,全县机井总数达到3940眼。1984年,井灌面积达到22.42万亩。此后,由于
连续干旱,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许多机井干涸报废,所以每年虽也新打一些机井,
但机井总数却逐年减少。1987年,只有水井3521眼了,井灌面积也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