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沽河的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182&run=13

五沽河河道多弯,堤防低矮,残缺不全,河槽狭窄。下游河道比降小(1/4000),
汇流量大,加上汇入大沽河的河口与大沽河水呈顶流方向,所以每有暴雨,宣泄不及,
便泛滥成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治理五沽河流域,即墨县政府和人民进行了
不懈的努力。1951年,首先将五沽河入大沽河的河口改道,由顶流改为顺流。1952—
1958年, 先后在中、上游修建了蓄水量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库15座,还修建了
一些闸坝,开挖了一些沟洫,共完成土石方300多万立方米,修起建筑物50余座;964
—1972年,又在22.2公里长的河段上开宽了河槽,加筑河堤10.8公里;1973年,又
疏河筑堤,对自龙化河入口以下的26公里主体河段进行了河床疏浚和筑堤培堤。1974
年,又完成了沿河桥、闸、涵洞的修建任务。经过以上治理,五沽河河床上游顺直,
宽约30—40米,深约3.5米,平槽泻量达到110秒立方米;下游宽约40—100米,深约
4.5米,最狭处的最大泻量140秒立方米。沿河还建了3座(袁家庄、岚西头、乔家屯)
拦河闸,21个扬水站(共1724千瓦),修筑渠道24公里,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3万
亩。
五沽河的支流有龙化河、花园沟、孟沙河,其流域面积共约184.5平方公里,占
五沽河在县内流域面积的72.1%。除历年进行一些局部治理外,1974年也按5年一遇
的洪峰流量挖河道, 按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修筑防洪堤坝。是年初冬,全县调集5万
劳力上阵, 整挖河床24.9公里,修建生产桥32座(内有6座有附闸)、溢流坝6座、
穿河倒虹吸4座、 涵洞16座、水簸箕16座,共动用土石方83.9万立方米,用工55.9
万个,总投资103万元,发放生活补助粮61.5万斤。至此,五沽河全河系,本正源清,
再无洪涝之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