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林业区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134&run=13

清末至民国时期,县内林业发展无统一规划。1956年实现农业集体化后,植树造
林亦限于局部规划。1980年10月,在对全县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同时,对
林业发展进行了初步规划。共划分了3个林区:
沽河用材林区 位于县境西北部。包括刘家庄、移风、七级3个公社的35个大队;
7.25万亩土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其中耕地4.9万亩,林业用地1.66万
亩,占总面积的22.9%。该区1984年前已有用材林1.3179万亩,主要树种有刺槐、
毛白杨、加杨等,占林地面积的88%;经济林1657亩,有苹果、梨、板栗等,占林地
面积的11.2%。 该区的林业发展以毛白杨、刺槐为主,加快引进适宜栽植的优良树
种,并要积极营造速生丰产林,逐步将单一树种林改造成混交林。实行呈块状或带状
轮伐, 保持延续利用,争取10年后林地面积达到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加上
四旁树木,使林木总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达到每年提供木材1万立方米。
平原洼地农田林网区 包括蓝村、南泉、下泊、金家、普东、长直、段泊岚、太
祉庄、瓦戈庄、灵山、乔家屯、华山、营上13个公社和刘家庄、移风、七级、城关、
段村、官庄6个公社的一部分,共计565个大队,51.8万人;142万亩土地,占全县土
地总面积的53.2%。该区林业用地3.4968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4%。区内1984
年已有用材林822亩;经济林2.4402万亩,主要是苹果和桑树。宜林网面积101万亩,
1984年已形成林网面积25万亩。根据规划,该区从四旁绿化入手,因地制宜地搞好林
粮间作,建立以农田林网为主体与四旁绿化相结合的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并在全区再
发展5万亩用材林, 使林地面积达到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6%,加上四旁林网覆盖
面积,使林木总覆盖率达到10%以上。10年后年产木材达到3万立方米。
低山丘陵水源涵养林、经济林区 包括丰城、王村、巉山、金口、店集、皋虞、
鳌山、 白庙、双塔、留村、三里庄11个公社和城关、段村、官庄的一部分,共422个
大队, 35.6万亩土地。该区是崂山的支脉,海拔在100—300米之间,坡度较大。林
业用地14.78万亩, 占全区总面积的12.5%,占全县林业用地的75%。多属棕壤性
土, 土层薄,裸石较多。海滨多沙滩和盐渍地。该区1984年已有防护林8.62万亩,
以黑松、 刺槐为主,占有林地的76.5%。已有经济林2.65万亩,占23.5%,以苹
果为主,板栗、花椒次之。根据规划,该区的林业发展方向应尽快增加森林植被,加
快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海岸防护林,减少水土流失。在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以刺
槐为主的用材林。现有的五级以下农田,逐步退耕还林。到2000年,使本地区的有林
面积达到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5%,加上四旁植树,林木总覆盖率应为22%。
每年可提供木材2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