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132&run=13

主要疫病 县内家畜所患传染病主要有炭疽病、破伤风、布氏杆菌病等。猪传染
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猪喘病、猪流行性感冒、仔猪白痢、猪传
染性胃肠炎、猪弓形体病、猪痢疾病、猪水泡病等。牛羊传染病有牛流行性感冒、牛
放线菌病、牛肺疫、口蹄疫、羊肠毒血症等。禽兔传染病有鸡瘟、禽霍乱、禽副伤寒、
鸡白痢、鸡痘、马立克氏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兔出血性败血病、
兔螺旋体病等。马、驴、骡的传染病有马腺疫、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等。畜禽非传染性
常见病有:马、驴、骡的疝痛和跋行;牛、羊的前胃病和乳腺炎;猪的消化不良和便
秘;禽的硬嗉症。此外,还有畜禽共同易发的异嗜癖。畜禽寄生虫病有鸡球虫病、兔
球虫病、猪肺丝虫病、牛羊肝片吸虫病等。
兽医 50年代以前,民间从事兽医活动的人员都是以农为主兼做兽医的,他们一
般是随请随到,但都是靠祖传医术或经验办事,因此治疗水平不高。1940年,即墨县
城周围的少数鸡曾被注射过霍乱菌苗。1945年春,即墨城牲口市也曾一度作过牲畜检
疫,但范围极小,见不到效果。1950年,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组织民间兽医以区为单位
成立畜牧兽医站,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后来,各生产大队都配备了兽医防疫员,逐步
建立起一支兽医队伍。1987年,全县已拥有兽医师4名、畜牧师3名、助理兽医师2名、
助理畜牧师3名、牧医技术员25名。同时建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处、乡镇兽医畜牧工
作站30处。80年代,兽医事业实行了层层承包,饲养专业户、重点户由乡镇兽医站承
包防疫。
防疫、检疫 1950年和1951年,全县组织33名民间兽医为畜禽检疫,防治疾病。
1955年6月, 县畜牧兽医站建立后,每年组织专人下乡协同兽医防疫人员对畜禽进行
检疫和防治疾病。1975年,各公社都建立了兽医防疫机构,生产大队有畜禽检疫、防
疫人员1200余人。1985年,全县设专职畜禽检疫人员108名,其中监督员5名、检疫员
103名。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畜禽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1957年
以来,县内未发生畜类炭疽病;1964年以来,未发生猪瘟病;自1952到1987年,猪丹
毒病仅有零星发生, 且死亡率极低; 从1962至1978年,猪喘病基本被控制,1979和
1980年,虽然连续两年爆发猪喘病,但由于及时治疗,死亡率仅占6.58%;1972年,
县内18个点的362头猪发生传染性水泡病, 治愈312头,治愈率达96.3%。1961年,
从新疆购牛带来牛口蹄疫, 经过连续4年的防治,全县再未发现此病。1962年以后,
县内未发现牛肺疫。
药剂 清末及民国时期,普遍用中草药治疗畜禽疾病。1956年,县畜牧兽医站建
立后,逐渐改用西药和中成药。1976年后,畜牧兽医部门坚持“自种、自采、自制、
自用”的方针,发动和帮助基层单位自种、自制中草药剂和西药制剂,治疗畜禽疾病。
生产的中药制剂有:小柴胡汤、清肺散、健胃散、硝黄散和大蒜酊、大黄酊、姜酊、
龙胆酊、苦参酊及大青叶注射液等。西药制剂有:大液体、氯霉素、安乃近、安基比
林、人工盐、骨粉、贝壳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