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植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127&run=13

虫害防治县内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害虫有蛴螬、蝼蛄、红蜘蛛、绵虫、蝗虫、大豆
造桥虫、豆虫、玉米螟、蚜虫、棉花红蛉虫等。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人工捕杀。1949年秋,即东县的王村一带豆虫为害,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捕捉,王
村区44个村, 抓到豆虫1225公斤;山区的39个村,捉到1648公斤;店集区的4个村,
捉到620公斤,虫灾迅速被捕灭。1951年8月10日,即墨县第四区发现绵虫,9500人下
地捕捉, 两天内捉到绵虫1120公斤。1953年8月,即墨县第一区(移风)9个乡7天捉
豆虫100765公斤。 1950年,即墨县第九区的18个村,晚间用灯笼诱捕蝼蛄,5个晚上
捕到128万只。
中药治虫。在使用化学药物之前,农民防治害虫使用最多的中药是砷和“玉红甲”。
1953年前,全县每年防治虫害用砷10吨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土法,如用烟草的秸梗
熬水洒杀蚜虫,利用烟袋油、刺梅菊、蓖麻叶、猫眼草、苍耳子等当地出产的药用植
物熬制汤汁,喷洒于农作物上以杀死害虫。
化学药物防治。1953年,“六六六”和“滴滴涕”传入即墨,这些药物,药效高,
使用方便,很快取代了传统的中药治虫方法。1956年,又引进了“敌百虫”、“二二
三乳剂” 和“西力生”、“1059”等高效农药,全县年使用量达300吨左右。到1964
年, 砷便停止使用。 60年代, 全县化学农药年供应量在100吨左右;70年代增加到
2000吨左右。1978年,出现了菊脂类高效农药,由于药效提高,80年代全县农药使用
量稳定在1000吨左右,并且逐步向高效低毒型发展。
生物防治。70年代末期,县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县境内的害虫及其天敌进行了普
查。 发现县内有各种害虫的天敌2纲7目30科57种,其中有瓢虫4种、草蛉3种、茧蜂3
种、 食蚜蝇3种、寄生蝇2种,还有赤眼蜂和白毛长腹土蜂。每年5月份,蚜茧蜂寄生
率达40%—50%;瓢虫一般每平方米0.5头,所以小麦蚜虫一般可由天敌控制,只有
个别年份和个别地区需要进行药物防治。1977年和1978年两年中,县农牧局还用柞卵
繁殖赤眼蜂9000万头, 在两个公社9个大队的3000亩玉米田中试验防治玉米螟,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但因成本较高,未能推广。
综合防治。1958—1960年,即墨县连续发生蝗灾,最严重处,每平方米4000只,
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蝗虫被迅速消灭。当时,除了在发现蝗虫的地片组织人力捕
打、药物喷洒、毒饵诱杀、挖沟截埋之外,还在蝗虫的源薮——沿海荒滩上设了蝗虫
监测点,派测报员严密监测其活动。冬季又组织群众烧滩、“翻滩”,发动群众开荒
种田, 经过综合治理,从1960年起,县内再未出现蝗灾。1973年8月,根据烟台地区
提供的线索,即墨可能传入危害性害虫——挪甲虫。县农林、粮食、卫生、外贸、供
销社等部门组织力量,进行跟踪搜查。经过半个月的工作,在13个单位查出了挪甲虫。
当即采取了“不惜代价、严密封锁、限期熏杀”的措施,及时消除了虫害蔓延。
病害防治40年代以前,人们缺乏科技知识,不懂得防治作物病害。50年代初,农
民开始接受科学知识,对农作物的病害进行了调查和防治。1956年普查时,发现县内
小麦病害以锈病、线虫病和黑斑病为主;地瓜黑斑病、玉米黑斑病和锈病、花生叶斑
病均曾发生。 1972年,县内发现小麦全蚀病(仅2平方米)和水稻叶枯病。1978年发
现地瓜烂根病(537亩) 、地瓜蔓割病(25亩)和花生根结线虫病(3.5亩)。1982
年又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 为杜绝作物病害蔓延, 防止通过种子调运传播病害,从
1982年起,对调出调入的种子实行检疫。同时,广泛向群众进行科普教育,发动群众
消灭病株,以减少病源,注重防止病源扩散,并采取引进抗病品种、药物防治、改进
耕作技艺、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控制和消灭作物病害。1987年,全县小麦线虫病、
赤霉病已经消灭,小麦锈病自1980年以后再未发生。小麦散黑穗病、玉米大小叶病已
逐年减少。对花生叶斑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和地瓜茎线虫病,已能够进行有效地防治;
对小麦全蚀病和地瓜根结线虫病,也掌握了一些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了
病害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