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技农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126&run=13

耕作改革20世纪40年代以前,即墨农民整地多用木犁浅耕,耕深只有10厘米左右,
少数菜园地用镢头深翻15厘米。50年代,使用七寸步犁和双轮双铧犁,耕深可以达到
14—16厘米。60年代以后,拖拉机耕深一般为15—20厘米,大拖拉机可耕深30厘米,
耕翻深度的增加,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洼区,经过
连续几年的深耕,消灭了长期为害的茅草,增产效果更为明显。60年代中期,还推广
挖“丰产坑” 和“丰产沟” 。丰产坑是在冬季耕地之后,每亩挖上600—650个边长
100厘米、 深40—50厘米的方坑。挖时先将上半部的熟土翻堆在一旁,再把下半部的
生土挖深刨松,把粪施到坑内,浇足水,再将熟土堆在上面封严。播种时将土堆摊平,
每坑呈三角形分置三墩,每亩种玉米2000余株。丰产沟的挖法与丰产坑类似。1965年
灵山公社岚前岭(今属瓦戈庄乡)大队,挖丰产坑7亩,当年单产达270公斤,比一般
田单产75公斤增产260%; 1966年挖40亩, 单产225公斤, 比一般田增产145公斤;
1967年挖60亩, 每亩比大田增产140公斤。从1965—1970年全县挖丰产坑的面积逐年
增加。最少的每亩增产20公斤,最多的每亩增产195公斤,一般在110—145公斤之间。
70年代普遍用拖拉机深翻地,逐渐取代了丰产沟的作法。此外,1958年还曾搞过一些
“样板田”,用人工深翻40—50厘米,但未注意保护土层,结果把熟土压到底层,把
生土翻到上层,不但不增产,反而造成减产。
良种推广土地改革之前,农民对作物种子只限于民间分散、个别地进行交换。土
地改革之后,人民政府广泛发动群众选种。1951年麦收时,即东县农民进行田间穗选
的有9.27万户,片选的有0.9万户,场选的有2.41万户。即墨县逐级进行了良种评
选,选出“扁穗”、“齐大195”、“枣园青”、“红半芒”、“芦麦”5个品种于全
县推广。1956年,各农业生产合作社均建立了技术队和种子田。1966年,建立了县、
社两级良种场,对优良品种进行实验、鉴定、筛选、繁育和提纯复壮。到1973年,全
县主要农场都实现了良种化。1976年,公社建立了种子站,配备专职技术员作种子调
剂管理工作。1978年,全县实现了大田用种标准化。1980年起,由县种子公司统一安
排专业村、专业户进行玉米制种,并派专职技术员进行指导。由县办良种场和农业技
术中学以及特约专业户进行良种繁育,以保证良种的质量。在面上选择和推广优良品
种的同时,专业种子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对比试验工作。据不完全统计,50年代
到80年代,全县种子部门共引进各种作物新品种1160余个,进行了1万多次对比试验,
选出了180多个适宜在本县推广的品种。 其中小麦品种43个、玉米品种39个、地瓜品
种14个、花生品种20个、高梁品种11个、大豆品种18个、谷子品种17个、水稻品种18
个、 马铃薯品种3个。1976年,青中埠大队技术队利用短光照技术处理槿麻种子,解
决了槿麻在北方不结籽的问题,获得了1977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科技奖。
全县在种子推广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1963年,盲目引进东北迎风大豆,播
种3万亩,单产只有12.5公斤。1966年,引进“关东矮子”小麦,种植1.2万亩,单
产只有47.5公斤, 而同年引种的济南2号单产为101公斤。1972年,又派专人到海南
岛培制杂交高粱种子, 麦收后在全县播种4.13万亩。产量虽高,但质量低劣,以后
停止种植。
地瓜育秧即墨农民育苗主要是地瓜育秧,传统方法是室内火炕育苗和庭园育苗。
火炕育苗出芽早,在谷雨前栽插。院中晒育的出芽晚,可供夏至前后栽插。60年代初,
引进“回龙火炕”育苗法,育苗质量有了提高,发芽率增加,地瓜黑斑病减少。70年
代,随着农用薄膜的应用,“薄膜地瓜温床”迅速普及全县。这种温床比回龙火炕成
本低、管理方便、效果好。1977至1978年间,县农技站和金口农技站,又创造了“太
阳能温床”,进一步提高了出芽率,降低了成本。秋地瓜育苗,传统来源是剪春地瓜
的秧蔓插栽。这样有两大弱点:一是春瓜蔓供不应求;二是剪蔓要影响春地瓜生长。
60年代开始建立地瓜“苗圃”。“苗圃”有两种形式:一是后有垄前有沟的“向阳沟”
苗圃;一是“小垄密植”苗圃。每亩秧苗可插栽40亩秋地瓜。
合理密植1950年之前,即墨广大洼区和东部丘陵地区,播种多用手工点撒。小麦
墩播每亩用种2—2.5公斤。 平原地区多用耧条播,1952年,条播面积占小麦播种总
面积的20%,行距多为34厘米以上。1952年以后,政府倡导密植。1953年,小麦播种
量已增加到4—5公斤,条播面积也逐年扩大。1958年,条播面积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
74%。 60年代至70年代,小麦播种量逐步增加到7.5—8公斤,全部实行条播。到70
年代后期,用种量又逐步减少到4—6公斤。经过不断实践逐步做到科学密植,山区种
麦每亩18万—20万株为宜,平原水浇地以15万—18万株为宜,高额丰产田以10万—12
万株为宜。
玉米播种密度,50年代初每亩2000株,最多2500株。1956年增加到4000株。60年
代又把平均行改为分出大小行。1971到1973年间,为了解决套种玉米积温不足的问题,
还曾试行麦收前育苗、麦收后移栽的办法,但因费工,未能大面积推广。80年代,播
种密度基本稳定下来,一般是早熟品种每亩4000株,晚熟品种每亩3000—3500株,矮
秸早熟品种4500—5000株。
1958年,在密植方面也曾出现一些不近情理的作法,个别地方每亩小麦用种量竟
达75公斤,结果来年春即被迫疏苗,最后一无所获。
施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因肥料不足,基肥之外,很少施追肥。施基肥的方
式,视肥料的多少而定,肥多的,一般是先均匀地把肥撒于地面然后耕地。肥少的则
随耕随将肥撒在犁沟内,再少的就随种墩施。有的农民,把每块地里应下的种子拌在
粪里,连粪带种均匀地进行条播或墩播。如果播种时无基粪或基粪太少,要追施土肥
时,一般是匀扬在地面上。
50年代中期,化学肥料普遍使用,除豆类作物之外,其它作物都有追肥的,而玉
米则必须追肥。八年代中期,化肥的主要品种是氨水,起初只作追肥,后来也作基肥。
氨水追喂小麦,一般是冬春各一次,每次亩施20—30公斤。春玉米也分两次追肥,亩
用量20—30公斤。夏玉米则集中一次追30—50公斤。70年代,提倡分期追肥。小麦于
立冬小雪间追“冬肥”,惊蛰春分间追“返青肥”,清明谷雨间追“起身肥”,立夏
小满间追“孕穗肥”。稻谷一般追三次肥,即分蘖肥、拔节肥和攻粒肥。每次的分配
量, 起初是一次比一次多, 后来是一次比一次少。1971年还曾推广在小麦花期喷施
“九二○” ,1973年改喷磷酸二氢钾,这样千粒重可增3克以上。80年代,小麦施肥
提倡集中力量施足基肥,群众叫做“一炮轰”,此法简便易行效果好。玉米则提倡按
叶龄施肥,即将要追施的肥料总量,分三期按3:6:1的比数追肥,增产效果明显。
1983年种小麦时,县农牧局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在南泉、七级、太祉庄、普东、
移风、刘家庄、乔家屯、灵山、华山、官庄、段村、营上、长直、段泊岚14处公社的
14.6万亩麦田中试行配方施肥,增产效果不明显。1984年,继续在17.5万亩麦田上
作对照试验, 结果增产11.4%。1985年,试验面积达到26.8万亩,增产26.9%。
1986年,试验品种又增加了玉米、薯类、花生和蔬菜,面积扩大到51万亩。1987年,
小麦实行配方施肥55.6万亩, 占麦田总数的74.3%。据442个点的抽查对比,平均
每亩增产46.6公斤。玉米配方施肥16.7万亩,据312个点的抽查,平均亩增43.3公
斤。 地瓜配方施肥6万亩,据99个点的抽查,平均亩增瓜干65公斤。花生配方施肥27
.36万亩, 据11个点抽查,平均单株结果多1.67个,每百果重量增加20.67克,亩
增果69.95公斤。 此外,1984年还在小麦盛花期用0.1—0.5%PPM的30烷醇植物调
节剂喷洒, 增产12.3%。1986年,根据土壤养分的实际含量,实行缺啥补啥的施肥
办法, 如把有限的磷肥施用到含速效磷小于5PPM的地块上, 把钾肥施到含量低于
30PPM的地块上,效果较好。
1954年,即墨东部开始试用花生根瘤菌,每亩地平均增产皮果10%,出米率提高
5.6%。1956年,开始使用大豆根瘤菌,亩产平均增产7.3%。1973年,在城关、段
村、 南泉、刘家庄、丰城5处公社的麦田中选了14个点,试用磷细菌肥,一般增产13
%以上。1973年,在段村、南泉、刘家庄、皋虞、华山5个公社的麦田中,选了9个点,
试用“五四○六”抗生菌肥,一般增产20%以上。牛齐埠大队第四生产队的6亩小麦,
比对照田增产82%。1971年,张家烟霞技术队曾在大豆田中喷施“九二○”高效植物
激素, 使千粒重增加1.5%,结荚率提高11.8%。1980年全县土壤普查,发现部分
土壤严重缺锌, 1982年,引进锌肥,施用面积3.2万亩,其中喷施的2.95万亩,平
均增产达19.4%,并有防治玉米花叶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