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植区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123&run=13

全县农业长期以来受小农经济的局限,作物布局极不合理,1956年集体化以后,
虽有了一些改善,但仍缺乏科学地统一规划。1980年冬,全县进行了农业资源普查。
在此基础上,将全县划分成两大农业区:西部平原洼地粮牧经济作物区,东部低山丘
陵粮油林渔区。其中农作物种植又具体划为5个小区:
粮油麻区包括当时的灵山、华山(今牛齐埠乡)、官庄(今大官庄乡)3个公社,
共102个生产大队、18.87万亩耕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2.8%。该小区内岭地洼地
各占一半。岭地为棕壤,洼地为砂姜黑土,岭地土层浅薄,易受干旱威胁,适于种植
地瓜、花生;低洼地土质粘重,易受涝害威胁,适于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麻类,
土地生产力都是三级。该小区以种粮为主,适当安排红麻、花生生产。
粮油区包括丰城、王村、巉山(今洼里乡)、金口(南阡乡)、店集、皋虞(今
温泉镇)、双塔(今石门乡)、段村、鳌山(今鳌山卫镇)、白庙、三里庄、营上、
留村、金家(今大信村乡)公社的全部和下泊公社(今楼子疃乡)的部分生产大队,
共544个生产大队,71.05万亩耕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2%。该小区属低山丘陵
区,土层浅薄,易受干旱威胁。其中有山地棕壤土31.44万亩。土地生产力为四五级,
适于种植地瓜、 花生;有二坡棕壤土28.3万亩,土地生产力属三四级,以种小麦、
玉米、地瓜、花生为宜;有平原潮棕壤及潮土11.31万亩,土地生产力属二三级,适
宜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该小区除种植粮食外,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为全县的花生生
产基地。
粮麻区包括乔家屯、瓦戈庄、段泊岚、长直、普东、太祉庄公社的全部及南泉、
刘家庄、 七级公社的部分生产大队,共222个生产大队,耕地39.03万亩,占全县耕
地面积的26.5%。该区砂姜黑土占72.8%,耕层土质较粘,易旱易涝,土地生产力
属三级,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大豆为宜。当时因该小区土质适宜种红麻,故定
为全县的粮麻生产基地。
麦稻区包括蓝村、移风(今移风店乡)公社的全部和七级公社的15个生产大队、
刘家庄公社的2个生产大队、南泉公社的2个生产大队,共88个生产大队,耕地13.67
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3%。该小区土体深厚、砂粘适中、适种性广,土地生产
力属二三级。但地势低洼,易受涝灾威胁。该区从1965年试种水稻,又经10多年的水
利建设,每年麦稻两熟,成效显著,故以种小麦、水稻为主。1980年以后,因干旱无
水,停种水稻,改植玉米。
粮菜区包括城关公社(今即墨镇)全部及下泊(今楼子疃乡)公社的14个生产大
队,共66个生产大队,耕地4.6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2%。该小区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1979年复种指数已达到175.9%,以种小麦、玉米为主,蔬菜占种植总面
积的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