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耕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118&run=13

耕地面积 明朝中叶, 即墨耕地面积约126.1226万亩。1872年(清同治十一
年) 时的即墨, 包括南到浮山所、 北到三都河的广大地区,全县农田增加到299.
7805万亩, 人均占有耕地7.65亩。1936年(民国25年)全县耕地为193.8万亩,人
均占有耕地2.55亩。 1951年,全县有耕地208.9万亩,新增农田包括划入即墨的阴
岛区和东七级等5个村庄的耕地,以及1936年以来新垦的土地,人均占有耕地达到3.
01亩。此后,除1956和1957年两年,因实现了集体经营,统一平整地片,全县增加了
近3万亩耕地之外, 其他年份,基本上没有新增耕地,相反,从1954到1959年,各种
建设共占用耕地17.85万亩,平均每年占用2979亩,其中1958年就占用了13.8万亩。
1966至1971年因平掉坟茔全县增加耕地约0.3万亩。此期间,耕地面积净减了10.81
万亩, 平均每年净减5182.9亩。971年,人均占有耕地降到1.62亩。1978至1987年
的10年间,由于连续干旱,原来沿河滨海的一部分土地被开垦利用,全县耕地面积增
加了近万亩。 但各种建设却占用耕地22.24万亩, 平均每年净减耕地2.12万亩。
1987年,人均占有耕地仅1.36亩。
农田改造 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农民个体经营,无力对农田进行大规模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对农田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主要
是因地制宜,采取了排涝治洼、改造盐碱地、改山治岭三项措施。县西部、北部共有
涝洼地56.9万亩,约占全县农田总面积的35%。其中地势相对略高些的叫“上洼”,
略低些的叫“下洼”。这些地土质粘硬、地下水位高,每逢雨季,田内积水,形成内
涝,往往涝得“地瓜不爬蔓,高粱一杆枪,谷子不秀穗,豆子喝了汤”。地里又遍生
茅草,历来产量很低。1950年,开始治河防洪,用减轻河水顶托和疏挖排水沟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排洪防涝。1955年,即墨县开挖新沟34条,疏通旧沟85条,总长约80公
里; 并试搞了沟洫畦田2062亩,改造受涝地5.3万亩。即东县挖排水沟732条,台田
9000亩。 1957年冬春,全县挖筑畦田、台田15.9万亩。以后,每年都治理一部分。
在上洼地里,以挖排水沟、修条田为主;在下洼地里,以挖沟筑台田为主。1965年,
成立了即墨县治洼指挥部,于蓝村、七级等公社组织劳力,对涝洼地按照排、灌、林、
路、田综合治理的要求,全面治理,并大面积种植水稻。1971年冬,于洼区组织10万
人治洼, 共开挖支、 干渠和排水沟63条,修斗渠645条,总长300多公里;挖填土方
131万立方米; 建成大小水利建筑物1378个;扩大稻田5.7万亩,修筑台田39万亩。
到1980年底, 全县56.9万亩涝洼地全部进行了治理,基本排除了内涝。县东部、东
北部和西南部是滨海地区,土地受盐碱侵害严重。西南部蓝村一带有盐碱地近万亩,
东北部金口一带有2万余亩, 其它沿海地带也有零星分布。这部分土地,地势低,土
质粘,天越旱盐分上升越快,遇水则地面板结,水排不出去,又渗不下去。夏季水被
晒热,禾苗便被烫死。1950年开始对盐碱地进行改造,即在春天将盐碱地的表土刮去
5至6厘米,然后每亩压上200至300车黑土,捣细扬匀,深耕耙细。这样整过之后,当
年即可增产30%以上。1958年,蓝村公社开始对部分盐碱地进行洗碱治理。根据地形,
将盐碱地统一规划,挖沟台田,在台田的四周筑上矮埂,拦蓄一部分雨水,使盐碱能
随水流入沟内排出。治理的盐碱地粮食亩产由原来的30至40公斤增加到75至100公斤。
60年代后期,蓝村一带的洼地全部改造成了水稻田。同时,从五龙河和王圈水库引水
到金口东滩, 把这里的2万多亩盐碱地全部改造成了稻田。至此,县内盐碱地基本得
到改造。 全县耕地中有山丘薄地72.2万亩, 这些地水土流失严重。 例如:1879年
(清光绪五年) 以前,白庙河宽不足2米,到1959年,河宽已达30多米。人们虽知道
保持水土的重要,但在农业个体经营时,无力进行治理。1951年,有40户农民合伙闸
山沟26处。1955年开始,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山岭地进行了治理。当年建谷坊34座、
修梯田5000亩、 修补地阡1.2997万亩。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实行统一规划,综合
治理,是年,全县共开挖鱼鳞坑38.0629万个、修梯田4.1218万亩、闸山沟209条,
使近400平方公里土地的水土流失受到控制。1962年,成立了即墨县水土保持委员会,
开始按流域有计划地治山治岭。 1963年整修地堰、地阡15.0040万条,造林13.6万
亩。1964到1968年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扩大水土保持面积19平方公里,到
70年代中期,农田改造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仅1975年投入农田基本建
设的劳力即达19万个劳动日,整修梯田7.5万亩。这些梯田,土层不低于40厘米。每
亩施土杂肥万余斤,造成“海绵土”,地面外沿高于内边,每层梯田的堰下挖有蓄水
沟,使地里的水先流入沟内沉淀,后经簸箕形石砌水流子流入谷坊,有的还修上了自
流灌溉渠道和闸门。 1977年修梯田6.3万亩。1978年修梯田2.32万亩。到1985年,
全县共修筑梯田56.17万亩、建谷坊118座、修塘坝332座、造水土保持林12.98万亩,
全县山陵地基本上得到了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