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2&A=4&rec=111&run=13

即墨县属综合农业经济区,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和家禽、家畜饲养。清代至民国
时期,全县农业种植以粮食为主,油料次之。农户多兼养家禽、家畜,东部山区居民
兼营林果,沿海居民兼事渔业。全县农业收入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90%以上。长时期
以内,由于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加之农业技术落后,无力抵
御水旱等自然灾害, 因而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36年全县粮食总产仅1.95亿公斤,
平均亩产107公斤。 1938年日军侵占即墨,连年战争使农业生产遭受重大破坏,因而
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降至1.63亿公斤, 平均亩产98公斤;花生总产1047万公斤,平
均亩产65公斤。而全县农业(含林、牧、副、渔)总产值仍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7
%。
1950年全县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接着,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全县基本实现了农
业集体化。在此期间,积极改革耕作制度,增加了复种指数,推广了选育良种、合理
密植、科学施肥等农业生产新技术,同时,发挥农业集体化的优势,对部分农田进行
了改造,兴修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得到了恢
复和发展。 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87亿公斤,平均亩产为121.5公斤;花生
总产达2074万公斤,平均亩产123.5公斤。是年,农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
77%。
1958年,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严重影响了农业集体经济优越性的发挥,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此期间,虽然农
业机械化的程度有所提高,兴修了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但效益发挥甚微,加之自然
灾害的侵袭, 农业生产遭受挫折。1960年全县粮食总产降为0.58亿公斤,平均亩产
48公斤;花生总产为152.5万公斤,平均亩产23公斤。1962年,全县贯彻中共中央指
示,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逐步调整了农业生产政策,农业生产回升。
1966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45亿公斤,平均亩产182.5公斤;花生总产2248.5公斤,
平均亩产150.5公斤。农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0%。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强调“以粮为纲”,因而花生、林果等
经济作物的产量下降。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为3.44亿公斤,平均亩产296公斤;花生
总产1075万公斤,平均亩产59公斤。农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2%。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农村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实行了各
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自
80年代以来,对全县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在稳定粮田面积的前提下,大力发
展林、牧、渔业生产和乡镇企业。同时由于电力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机械
化的程度,加之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化肥、农药等用量的增加,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迅
速发展。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4.76亿公斤,平均亩产485公斤;花生总产6619万公斤,
平均亩产199公斤。全县农业总产值(1980年价)达3.796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24%。 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68%、林业占1.1%、牧业占13%、副业占12.1%、
渔业占5.8%。